全套標準服裝沒變。
其實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傳統戲劇的片段。比如很多餐廳會用京劇臉譜裝飾,很多旅遊景點也會有傳統戲劇,甚至很多歌舞都離不開傳統戲劇的嵌入,但這些都是改良版。真正的傳統劇其實離我們越來越遠,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
藝博在節目中選擇了帥氣的京劇大俠趙雲這個角色。在練習的過程中,他把吊眉、紮頭、功夫平底鞋都做得很到位,這對於壹個京劇新人來說,確實很難。目前大部分涉及傳統戲劇的節目都簡化了著裝的標準,因為很多細節外人並不清楚。比如易博穿著厚底鞋練了很多次轉身摔倒,然後老師建議他換鞋。其實換成傳統布鞋,觀眾也看不出什麽破綻,但藝博固執地拒絕了。
堅持標準動作,不降低難度。
壹分鐘臺下十年功,尤其是這些傳統的曲藝表演,絕不是靠唱得順口就能上臺表演的,沒有三五年的苦練是扛不住的。但短短幾個小時的速成練習,易博根本不接受老師的改進建議,堅持用標準的動作做出場和結尾,這讓他花了不少功夫。壹個壹線流量的堅持傳遞了什麽信號?會不會逐漸停止近年來壹直強調的傳統戲劇創新、修改、融合的趨勢?
謙虛拒絕奉承
作為欄目組大力支持的壹線流量,易博在節目錄制過程中壹直受到大家的好評和肯定,但對於這些好評,易博壹點也不覺得飄。他壹再謙虛地否定老師和漢哥的表現,拒絕奉承。老師誇他練得好,有十年的舞臺功底,他謙虛地說:“不是壹年。”韓哥在臺上誇他的時候,壹博低著頭看著地面,別人誇他的時候都是眉開眼笑。
表達自己的興趣
在盛贊結束後的舞臺上,壹向沈默寡言的易博非常認真地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戲劇的喜愛和興趣。同時,當韓師兄問有沒有興趣看京劇的時候,他也給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作為欄目的流量,易博呈現的壹切很可能是為下壹期節目做梗,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汪涵乃至整個格式的改變的意義。
中國的傳統民間藝術其實很精彩,但近幾十年來,輿論不斷給傳統民間藝術扣上過時、陳腐、沒落的帽子,使得越來越少的年輕人繼承和喜愛這些。其實,就像嘻哈、說唱壹樣,這些傳統文化也需要年輕人繼續書寫新的篇章。缺的是壹波這樣的節奏引領者。妳了解他這次的堅持所傳達出的傳統民間藝術復蘇的積極信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