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柳浪聞鶯》——愛要怎樣說出口

《柳浪聞鶯》——愛要怎樣說出口

說到柳浪聞鶯,妳會想到什麽?

妳壹定會說,柳浪聞鶯是西湖十景之壹嘛!沒錯,它是西湖十景之壹,也是3月5日剛剛在全國公映的壹部影片,還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浙江省作協副主席王旭烽系列作品《西湖十景》之壹。

在美美的女神節,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電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我是沖著小說作者王旭烽去的,也是沖著主演“音樂劇憂郁王子”鄭雲龍去的。

三年前的夏天,我在茶香裊裊的書屋裏邂逅了《南方有嘉木》,才知道這部作品的作者叫王旭烽,才知道《南方有嘉木》是她著作的《茶人三部曲》之壹。

我驚嘆於作者嫻熟老道、出神入化的文筆,驚嘆於她龐大而縝密的文學架構,驚嘆於她只用壹支筆便勾勒出了壹部近現代史上中國茶人的命運長卷。讀完那本書後我久久不能釋懷。

而現在,我又可以看到她的作品!

愛說“天下茶人壹家”,只說自己是壹片茶葉的作家

王旭烽,1955年出生於浙江平湖,1982年畢業於杭州大學(1998年並入浙江大學)歷史系,自1980年便開始文學創作。她曾在中學任教,曾在中國茶葉博物館工作。

她癡迷於茶文化,當她得知浙江林學院(現浙江農林大學)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聯合成立全國首個茶文化學院後,當即決定辭去作家協會的職務而加盟浙林院,做壹名專職教師,並擔任茶文化學科的帶頭人。

她集中精力潛心教學和科研,壹邊編寫《茶文化通論》教材,壹邊給學生上課。

她從1990年開始創作《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築草為城》。

1995年,《南方有嘉木》獲國家“五個壹工程”獎、國家八五計劃優秀長篇小說獎、浙江省第二屆魯迅文藝獎。2000年,《南方有嘉木》和《不夜之侯》再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揭曉之後,她被稱為“黑馬”。但她不認為自己是“黑馬”,她說她只是壹片茶葉,她給人簽名時,總愛說“天下茶人壹家”。

她是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主任,是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浙江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杭州中國茶都品牌促進會理事長。

可以說,她是茶文化領域的專家。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能夠把寫作、編導和教學、科研緊密結合,她在用多種方式、多個維度傳播歷史悠久的茶文化。

茶葉,茶人,給人清爽,給人清香,沁人心脾。把自己定位於壹片茶葉的作者,帶給我們的就如同茶葉壹般意蘊悠長,香氣四溢。

“音樂劇憂郁王子”鄭雲龍銀幕首秀,變身畫扇師

鄭雲龍,是音樂劇、話劇演員,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他在2014年加入北京松雷音樂劇團,主演了《愛上鄧麗君》、《啊!鼓嶺》等音樂劇。2017年前往上海發展,先後主演《變身怪醫》、《我,堂吉訶德》、《小說》等多部音樂劇。

2019年,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節目組找他去參加錄制,而他認為自己沒有綜藝感而予以抗拒;之後,節目組找了12個人去勸他,最終以“可以推廣音樂劇”這個理由說動了他。

我也是看《聲入人心》才知道了這位早已聲名在外的“音樂劇憂郁王子”。在《聲入人心》12期節目中,他演唱了14首音樂劇作品,拿到了“最終首席”。

還記得那個夏天,梅溪湖36子帶給我的音樂盛宴和強烈沖擊。他們是壹群真正熱愛音樂的人。

我很喜歡這位“音樂劇憂郁王子”,不僅僅是喜歡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執著,還喜歡他看得見的真誠和坦誠,還喜歡他骨子裏的憂郁。

他在這部影片中飾演了與越劇團兩姐妹之間存在情感糾葛的畫扇師。這部影片入圍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他也憑借該部影片榮獲了2021第十七屆中美電影節“年度最佳新晉演員獎”。

煙雨朦朧,情深緣淺,壹段西湖愛情

影片以西湖十景之壹的“柳浪聞鶯”為背景,講述了江南越劇團裏兩姐妹垂髫、銀心與畫扇師工欲善之間的情感糾葛。

越劇女小生垂髫與花旦銀心自幼便在壹個戲班子學習,兩人性格不同,卻情同姐妹。

垂髫性格內斂,對越劇執迷和偏愛,更顯壹份孤傲。銀心活潑開朗,性格靈動,更為現實。

垂髫在壹次演出中摔下舞臺,摔傷了眼睛,不可逆的損傷了視力,但這並沒有妨礙她唱戲,她是為舞臺而活的。銀心喜歡唱戲,則是摻雜了現實因素的。

她們從嵊縣到杭州匯演,垂髫更多的是看重自己在唱戲中的進步和提升,而銀心想的卻是留在杭州取得杭州戶口。

她們在杭州匯演學習期間認識了給她們講扇的畫扇師工欲善。垂髫因工欲善對扇子和越劇角色的見解而對工欲善心生好感,工欲善也被舞臺上如光壹般耀眼的垂髫吸引。

銀心在杭州有熟人阿姐,阿姐本想將工欲善介紹給銀心,卻發現工欲善與垂髫已生情愫。銀心不甘心自幼便是垂髫的配角,加之自己也喜歡工欲善,便最終在阿姐的幫助下留在了杭州越劇團。

垂髫痛苦地發現她被銀心頂替了留下的名額,她不願意在杭州越劇團做幫腔,毅然決定離開杭州。

在她離開時,她最後給銀心說“唱戲,要唱小姐,不要當丫頭”。看到這裏,妳會糾結,糾結於她倆的姐妹情深,糾結於姐妹二人同時愛上壹個男人的殘酷。

垂髫演梁山伯,銀心演祝英臺。本是彼此眼中最重要的那個人,卻因為愛情讓兩人心中有了隔閡,有了間隙。

垂髫愛工欲善,但她離開杭州時選擇了不辭而別。她是倔強的,執拗的,她不能在杭州唱戲,她知道自己的視力會慢慢消無。所以她不想連累工欲善。

銀心愛工欲善,但總覺得她的愛裏是摻雜了壹份賭氣的。她知道垂髫愛工欲善,而她不甘心壹直做垂髫的配角,所以她想超越垂髫,她想奪她所愛。

這就是女人的心思,極其敏感,極其細膩。

垂髫離開杭州後,銀心在杭州越劇團並不好過,她還是演了丫頭,也面臨著被縮員的命運。所以當在鄉下唱戲班的垂髫給她打電話問她還想不想演祝英臺時,她濕了眼眶。

當銀心趕到鄉下,看到正在唱戲的垂髫,當垂髫聽到她走過去,妳會清晰地感覺到隔在兩個人之間的傷口慢慢愈合。

銀心告訴垂髫已經與工欲善訂婚,垂髫心裏難受但也坦然祝福,並將工欲善送給她的扇子還了回去。

當銀心看到送還回去的扇子和工欲善的表情時,徹底明白了工欲善的心裏真正愛的是垂髫,所以她最後選擇了現實,她把垂髫交給了工欲善,自己和有錢的老板遠赴美國。

愛情是沒有對錯的。真正愛過了,便無怨無悔。

特別記得畫面中那唯美的詩意:工欲善的扇莊裏滿是壹把把精致的扇子,他給垂髫壹壹說著那些扇子的名稱和由來。

他拿起壹把團扇隔在兩個人中間,說這把團扇的寓意是“隔扇羞窺意中人”。

兩個相愛的人,只隔著壹屏薄如紗的朦朧,這朦朧像極了愛情的不可言說,也阻擋著相愛卻羞於說出口的兩個人。

如果垂髫和工欲善再勇敢壹點兒,再大膽壹些,又何必讓三個人糾糾纏纏,令人唏噓呢!

愛情,從來都是壹道難解的題。

是啊,相愛的兩個人,隔著紗,就如同隔著山,隔著水,可要怎樣說出口呢?

越劇,團扇,江南煙雨,傳統文化中的詩意表達

整部影片中,越劇唱段占據了近20分鐘,有《梁祝》,有《十八相送》,有《五女拜壽》,那專業的唱段,那精致的妝容,會讓妳領略戲劇的無窮魅力。

畫扇師工欲善在影片中說:“妳們越劇中的‘女小生’,她是介乎於男性與女性中間的第三性。”垂髫回道:“‘女小生’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也不是不男不女,她是超越男女,像是把男人跟女人揉成了壹個更加純粹的性別……”如此深邃的戲劇哲學,會讓妳不自覺地陷入思考,思考戲劇角色中的性別之別。

影片中那些精美絕倫的畫扇,柔軟的宣紙,那婉轉曲折的古曲,還有無時不在的江南煙雨,宛如壹幅幅靈動的水墨畫,這是傳統文化的詩意表達,令人陶醉。

令人難過的是,影片中表達的越劇團的式微,越劇演員的改行,還有越劇市場的悲涼。特別是看到垂髫和銀心為了能唱戲給有錢人唱戲後還被拉去現代化的歌舞廳陪舞時,那種心痛難以言喻。

淵源流長的戲劇文化,傳統文化,是要傳承的,要壹代代傳承的!

影片最後,垂髫說她看到了,看到了最美好的時候。

什麽是最美好的時候?初見時的樣子最美,萌生愛意的時候最美,這初見,這愛,不僅僅是愛情,還是悠遠悠長的瑰麗文化。

1994年,王旭烽看到斷橋有裂痕的報道後,很是難過,便開始著手寫作小說集《西湖十景》,她是想用筆留住迷人的西湖美景。

愛情很美,西湖很美,在西湖邊發生的愛情故事更美。

想到幾天後,《柳浪聞鶯》會如約趕至我的書桌,心裏便漾出層層疊疊的溫暖和幸福。

愛要怎樣說出口?不防去影片裏看壹看,去書裏看壹看,再去西湖邊看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