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寧波天壹閣和天壹閣博物館有什麽區別?

寧波天壹閣和天壹閣博物館有什麽區別?

天壹閣博物館是以天壹閣為主體,以藏書文化為特色的主題博物館。占地26000平方米,由藏書文化區、園林休閑區、展覽區三大功能區組成。

東明草堂

天壹閣建成前是範欽的圖書館。範欽(1506-1585),本名堯卿,名東明,故將其書房命名為東明草堂,又名“壹吾宿”。現在東明草堂重建於1980。

樊氏故居

原為範宅的東廳,後為範後人的居所,在高墻環繞的天壹閣藏書室外,使生活區與藏書區相互隔絕,是範欽為保護藏書而精心布置的。現存建築為清道光九年(1829)重修。

寶樹樓

建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是明代兵部右侍郎範欽的圖書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人圖書館。

範欽取“水生於天”之說,建了壹座有水控火之意的圖書館,取名天壹閣。樓上壹室,樓下六室,亭前挖有水池,以防火災。

清康熙四年(1665),範欽的曾孫範文光,堆山治水,在亭前植樹造園。花園整體造型為“福壽吉祥”,九獅壹象用海礁堆砌而成。風景秀麗,格調高雅,獨具江南庭院園林特色。

天壹閣圖書館大樓(寶樹樓)

寶樹樓內部

尊經閣

在中國,儒家經典古往今來備受推崇,各省各縣都建有經學館,收藏儒家經典。這個亭子最初在寧波付雪,是壹個在光緒年間重建的重檐,山頂休息建築。1935期間,寧波當地人集資修繕天壹閣,建在這裏。

尊經閣

明州碑林

* * *石碑173塊,其中近90塊是1935年從寧波付雪和鄞縣學校搬來的。碑林中有從元世祖二十九年(1292)至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修復付雪的碑刻16處。還有格言、諺語、學田、學山、學者姓名等銘文,反映了古代官學教育的內容、經費來源、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記載。

前進寨

民國時期,在寧波上學的馬立安保存了千余斤磚,嚴琦的儲藏室被稱為“千斤齋”。天壹閣捐贈後,天壹閣開辟了專門的房間進行展示,至今仍使用其名稱。現在是寧波本地藏書家捐贈的藏書,標誌著以天壹閣為代表的私人藏書回歸。

東苑

位於天壹閣東南,占地約6000平方米。自1959起,平整土地,種植竹木,將石婷、鐵牛、石虎等移至此處,園林初具規模。1974中,收集到的69塊石碑嵌在圍欄裏。1982年擴建東園,挖成池塘,堆石成山,建園周廊,並於清末遷入兩棟,於1986年建成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