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桌上的離婚協議和簽名,劉女士瞬間圈了起來,她立刻圍攏在丈夫身邊,賠著笑臉:
“老公,怎麽了?我做錯什麽了嗎?”
老公沒有說話,平靜地從口袋裏拿出壹張存折,扔在桌子上,冷笑道:
“妳跟我借了三萬塊錢給我哥裝修新房。我沒借,妳就偷了我的存折去銀行取錢?我問妳,妳是跟我住還是跟妳哥哥住?”
劉敏壹聽,低下了頭,委屈道:
“我也不想借給我哥,是我媽逼我的。她說我哥買了新房,裝修才三萬塊。作為姐姐,我應該幫妳壹把。我不想借,她說我不孝,我就……”
“妳哥哥的新房不是我的壹半錢嗎?這還不夠嗎?妳的家人把我當什麽了?ATM?就連自動取款機,也有工作人員定時清理,往裏面放錢!我有問過妳的工資嗎?”
丈夫的話讓劉女士無法反駁。她知道自己理虧,看到丈夫冷漠的臉。她知道沒有辦法說服她,只好在離婚協議上簽字。
孝道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在諸德之首”!
然而,生活中的壹種“新孝道”正在悄然來襲。這種孝道的典型特征就是道德綁架。大多數孩子都被折磨的很慘,家庭崩潰指日可待!
“新孝道”悄然來襲,三種表達方式過於偏激。
1.兄弟幫手
俗話說,結了婚不嫁馬寶男,結了婚不嫁“幫手”。
隨著社會的進步,大部分老年人已經失去了“重男輕女”的觀念,但這並不排除壹些偏遠地區的人仍然有男性“受人尊敬”的觀念。他們覺得凡事都要把哥哥或弟弟放在第壹位,把兄弟情放在夫妻關系之上。
家住哈爾濱的李先生在大學期間認識了女友小傑,兩人壹見如故。
雖然李先生生活在城市,小傑老家在農村,但他們之間沒有代溝,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題。
五年後,他們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李先生和小傑回老家看望公公婆婆時,看到了妙妙父母的思念。
“小李,妳可以娶我女兒,但是妳要準備65438+萬元。”
李先生壹聽,自言自語道。
這個鄉下人說話很老實,壹點也不害羞。
李先生認為可以快刀斬亂麻。他自己也是個大老頭了。早點結婚,給他媽抱孫子。
“好吧,彩禮65438+萬元後我就讓小傑轉。”
“新娘?不,這654.38+萬不是彩禮。”
小傑的媽媽搖了搖頭,這讓李先生楞了壹下,問道:
“那這65438+萬元是什麽?”
“是給妳姐夫的積蓄,妳姐夫也不小了,娶個媳婦就得買房。”
李先生壹聽,明白了,他娶的不是媳婦,是“哥哥幫手”!
“不行,我姐夫沒錢買房。我可以借他壹點,但是不會花65438+萬吧?況且我和小傑還沒結婚,上來就要65438+萬。父母不覺得很過分嗎?”
“媽,妳真的有點過分了。”小傑也看不過去,插話道,勸解他。
“閉嘴!我把妳養大,讓妳給妳弟弟弄點錢有什麽不好?壹點都不孝順!告訴妳,他不帶65438+萬,妳就別想嫁過去!”
“我還沒結婚呢!”
李先生也放下了紳士風度,爆了句粗口,於是這次見家長的行動以失敗告終。
生活中,這種“幫哥哥變魔術”的不在少數。很多老人以女兒為籌碼,為兒子賺取不正當利益。如果他們的女兒或男朋友不同意,他們會開口說:
“太不孝了!”
2.《幫助魔法叔叔》
“老公,我媽說我叔叔前陣子車禍住院了。好像挺嚴重的。她讓我們拿兩萬塊錢表示慰問。”
說起來,馬女士的媽媽也不容易。她從小就被父母灌輸這種思想:弟弟是家族的繼承人。就算她父母不在了,妳作為姐姐也有責任照顧他們。否則就是不孝,我們在天之靈也不放心。
所以,馬女士的媽媽小時候肩負起照顧弟弟的重擔,長大後也帶著馬女士“幫弟弟”。
“我見過幫助哥哥的魔鬼,但沒見過幫助叔叔的魔鬼。我今天學到了壹些東西!”
馬女士的丈夫越想越生氣。她打了個電話。“媽媽,我們家生活也很困難。妳怎麽總是想到我叔叔而不是我們?”
“媽媽的叔叔是大人物,難道妳不知道這個道理嗎?妳叔叔出了車禍,我很難過。如果我的錢不在銀行,我還會需要妳。只能說是媽媽借給妳的。這樣可以嗎?”
“媽媽,不是這樣的。”
“得了吧,妳的女婿,妳真的沒錢了。我不指望妳。真是不孝!”
3.“道德約束”
小雪和老公結婚3年,生活壹直很平靜,直到遇到這件事:
“曉雪,我媽媽的身體越來越差了。壹個人住在農村不方便。回老家,和嫂子壹起照顧我媽。”
小雪聽到這話,皺起了眉頭,連連搖頭:
“我不想要它。我剛從農村出來,現在又要回農村?”
丈夫聽後生氣地說:“妳嫁給我,就要伺候我媽!”"
小雪覺得丈夫無理取鬧,生氣地反駁道:“那是妳媽,不是我媽!妳自己都不在乎,還推給我?不覺得虛偽嗎?”
“新孝道”的三種表達方式是典型的道德綁架,孩子很慘,老人理所當然!
孝順是理所當然的,但不要被“孝”字束縛
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但幫助親戚不是他們的本分,而是情分。
父母不能用“孝”字束縛孩子。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家庭。不把上壹代的“綁架”延伸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
其實現在孝道已經有些變化了。很多孩子為了孝順而孝順,失去了對父女的愛。
老人常說,“養兒防老”。如果這句話真的成為現實,足以說明孝道已經成為壹種道德綁架,壹種交易。
父母不能用孝心綁架孩子,否則就是“愚孝”。愛是基礎,孝順只是壹種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