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劍橋使徒會的使徒和間諜:“劍橋秘密網絡”

劍橋使徒會的使徒和間諜:“劍橋秘密網絡”

“如果讓我在背叛祖國和背叛朋友之間做出選擇,我希望我敢背叛祖國。”

E M .福斯特,1951年。

1820年,聖約翰學院的壹個大學生和他的朋友成立了壹個辯論俱樂部,劍橋座談會。由於它只有12名成員,後人壹直稱它為使徒俱樂部。創始人喬治·湯姆林森是英國聖公會在直布羅陀的主教。最著名的俱樂部成員是金·菲爾比,壹個被授予最高勛章的克格勃間諜,於1988年死於莫斯科。

使徒俱樂部每周聚會壹次,首先在聖約翰學院,然後在三壹學院。詩人阿爾弗雷德·丁尼生是該俱樂部的早期成員之壹。他們討論自己感興趣的壹切,規則只有壹個:彼此絕對坦誠,完全保密。他們是理性主義者,不可知論者,懷疑壹切。他們質疑所有關於教會和國家、科學和道德的正統理論。這許多不同的意見在劍橋也是有風險的。所以使徒們用英國的方式維護著他們顛覆性的思想,俱樂部是絕對保密的。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敏感地掌握了這項技能,在不放棄自己的上流社會和舒適生活的情況下,與現有的觀念徹底決裂。

這個秘密組織之所以舉世聞名,與俱樂部成員中的名人及其愛寫回憶錄有關。倫納德·伍爾夫、利頓·斯特雷奇、約翰·梅納德·凱恩斯、魯珀特·布魯克、伯特蘭·羅素、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小說家E·M·福斯特和歷史學家G·M·特裏維揚,他們都是使徒。20世紀初,場面壯觀。使徒們大多來自劍橋最富有、最高貴的學院——三壹學院,他們中的許多人也與布魯姆斯伯裏的朋友圈有聯系。時任俱樂部主席的哲學家G·E·摩爾(G E Moore)是這樣總結使徒們的理想的:“熱愛、創造、享受審美體驗、努力理解。”摩爾的《倫理學原理》(1903),壹種很好的相對論,影響了整整壹代大學生。

"在我的劍橋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是被選為使徒."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侄子朱利安·貝爾(Julian Bell)在1930中寫道:“我真的覺得自己正坐在劍橋理性主義的塔尖上。”他們是彼此的兄弟。與他們稱之為現實的使徒有關的壹切,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壹切都是壹種現象,壹種簡單的現象。像學校的孩子壹樣,他們喜歡壹些暗語:天使指老成員,胚胎代表候選人,吐司上的沙丁魚叫鯨魚,這是他們周六晚上聚會時的傳統菜肴。在1893中,伯特蘭·羅素解釋道:“上學期我們討論‘我們能愛和我們發生關系的人嗎?’很難想象壹個女人會提出這個問題。這個男性組織直到1971才接收女性。第壹個姐姐是朱麗葉·安南,國王學院的學生,天使主安南的女兒。許多使徒認為同性之愛是愛的更高形式。在利頓·斯特雷奇所謂的“高級雞奸”框架內,只要符合他們自己的倫理要求,什麽都是允許的。在這種輕浮的智力遊戲、智力和道德冒險的氛圍中,他也在和馬克思主義調情。

早在20世紀初,壹個年輕的俄羅斯流亡者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被他的壹些劍橋同學嚇了壹跳。雖然他們體面,有教養,但壹說起俄羅斯,他們的蠢話就傻眼了。這些愚蠢的話中的壹句——會不會只是壹句特別無聊的俏皮話?——出自藝術史學家、三壹學院使徒安東尼·布倫特之口,他在1935年去了壹趟蘇聯,回來後宣稱:“派性可以像立體主義壹樣有趣。”不是所有的使徒都盲從左派。梅納德·凱恩斯警告他的朋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對我們智慧的壹種傷害”。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粉紅時期,英國很多左派同情馬克思主義,主要有兩個原因:壹是造成三百萬人失業的社會制度,二是他們面臨的國家社會主義。這樣,作為工黨的對立面,綏靖政策和那種“拘謹”,* * *產品主義似乎更容易被接受。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將這種假正經描述為“我們社會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毫不奇怪,牛津和劍橋的年輕人壹心想擺脫資產階級英國的行為準則,撿起上世紀30年代* * *產品主義的藍色花朵。”但牛橋大多數聰明的年輕人都是自由派和保皇派,而不是馬克思主義者。1933年2月9日,希特勒上臺後不久,牛津大學辯論的學生在那場著名的辯論中表現出他們的和平主義傾向是多麽強烈。他們以275票對153票同意了以下提議:“本議會永遠不會為國王和祖國而戰。”劍橋的使徒們也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在道德和政治忠誠這個問題上發表了聲明。

朱利安·貝爾在西班牙內戰中支持左派被殺,但他在三壹學院的搭檔兼情人安東尼·布倫特卻成了蘇聯克格勃的間諜。他被他的大學朋友蓋伊·伯吉斯招募了,他是壹個冒險家和強大的神經質。金·菲爾比也是壹名使徒,也是三壹學院的學生。他早在1933就加入了克格勃。和外交官唐納德·麥克萊恩,他是三壹學院的畢業生,蓋伊·伯吉斯又在外交部見到了他,並招募了他。1950期間,兩人都在英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工作,唐納德·麥克萊恩在那裏可以接觸到美國的核武器計劃。1951,他們及時被“第三者”金·菲爾比警告,逃往莫斯科。

菲爾比是這群人中的超級間諜,也是克格勃最成功的雙重間諜。在劍橋學習歷史後,他加入英國情報機構,成為M16的負責人,負責針對東歐集團的反間諜活動。菲爾比的雙重遊戲給東歐數百名間諜和叛軍帶來了致命的後果。直到1963才暴露。美國人邁克爾·斯特雷特(Michael strait)向聯邦情報局投降後,斯特雷特也是三壹學院(Trinity College)的畢業生,也是使徒俱樂部的成員。金·菲爾比逃到了莫斯科。他在那裏生活了25年,享受著壹個克格勃將軍的國家津貼,銅業公司的牛津果醬,從劍橋的Zierrat和Hugh出版社買書,直到去世。

1964,菲爾比出逃壹年後,“第四人”也暴露了。他是女王的藝術顧問,負責管理皇家畫作,女王因為他的貢獻提拔他為騎士。由於他主動坦白,他免於處罰。直到15之後,撒切爾首相才在1979 165438+10月在眾議院公布了叛徒的名字:安東尼·布倫特男爵,王室的藝術專家,斯坦利的間諜。這壹醜聞在上流社會引起的震動比愛德華八世退位還要大。布倫特是我們中的壹員,和老男孩來自同壹個圈子。俱樂部,研究所,他們曾經什麽都享受,有時甚至睡在壹起。劍橋間諜背叛了他們的階級,這比背叛國家更嚴重。布倫特聲稱:“我選擇了良心。”使徒對國家的判斷不是為了幾美元。菲爾比和伯吉斯也覺得他們背叛了自己的信仰。牛津教師莫裏斯·鮑勒稱之為“秘密網絡”。它的重要人物是雙重間諜、雙重道德天才和智力冒險家。他們也對自己的出身和使徒俱樂部產生了不良影響。

這個受人尊敬的劍橋俱樂部不是壹直有秘密組織的名聲嗎?使徒俱樂部的許多老成員受到了尷尬的審判。揭露的不是克格勃的其他內奸,而是分裂的壹代人的情感矛盾。1939的希特勒-斯塔利條約沒能讓劍橋的這些精英馬克思主義者懷疑他們的使命。這種自欺欺人是歷史學家約翰·科斯特洛詳細描述的“背叛的面具”之壹。從此,這種陰謀家的空氣就和使徒會的神話分不開了。那些被選為終身成員的人包括當今有影響力的人物,如羅斯柴爾德男爵、出版商尼爾·阿歇森和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埃裏克·霍布斯鮑姆。

金·菲爾比和他的朋友不是唯壹的劍橋間諜。使徒會主要聚集文學人才。但是卡文迪什的實驗室裏還有壹只鼴鼠:皮奧特·卡皮查,歐內斯特·盧瑟福最喜歡的人和合作者。卡皮查將核研究成果交給莫斯科,這是蘇聯原子彈計劃的基礎之壹。還有喬治·布萊克:不是使徒,不是上流社會的大人物,沒有性故事,很普通的唐寧學院畢業生。但在冷戰期間,布雷克不僅背叛了許多西方間諜,還背叛了“黃金行動”,即英美在柏林邊界下挖掘隧道並連接蘇聯電話網的計劃。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的柏林小說《無辜》(1990)就是根據這條隧道的挖掘寫成的。

在書籍、戲劇和電影中,作為媒介效應特別強的劍橋民間文學的角色,《克裏姆林宮》中的鼴鼠被鐫刻在國民腦海中。安東尼·布倫特1983去世時,《泰晤士報》為他發表了長達三頁的悼詞,像壹位國家領導人。金·菲爾比也是如此。1994年,他的遺物和搖滾明星的壹樣,在蘇富比拍賣。斯大林最忠誠的間諜來自劍橋,但最好的間諜小說都是牛津人寫的:他的作品第壹版獻給金·菲爾比的格雷厄姆·格林(他自己也為M16工作了三年)和大學時為情報部門看左派同學的約翰·勒卡雷。他悲傷的主人公斯邁利比任何人都更好地代表了劍橋間諜在忠誠面前的矛盾心理。

在他曾經就讀的聖餐學院裏,掛著劇作家克裏斯托夫·馬洛1585的畫像。莎士比亞的對手,把舞臺和偽裝掌握得恰到好處,是個無神論者,也是個同性戀。當他還是學生的時候,人們說他也從事情報工作。據說伊麗莎白壹世的樞密院從劍橋招募天主教徒到雷穆斯上英語課,雷穆斯是天主教牧師和潛在政治對手的培訓中心。這位詩人在客棧突然死亡前可能是個雙重間諜嗎?克裏斯托夫·馬洛不是劍橋間諜的唯壹先驅。與他同時代的約翰·迪(john dee),畢業於聖約翰學院,是數學家、地理學家、魔術師和卡伯裏演員,是當時傑出的學者。迪博士不僅擔任過伊麗莎白壹世的占星師,還在大陸承擔過外交任務。他的密碼信的署名是“007”。伊恩·弗萊明的間諜大師詹姆斯·邦德當然也在劍橋學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