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王瀟:想象要狂野,預言要自證

王瀟:想象要狂野,預言要自證

讀完王瀟的《按自己的意願過壹生》,寫下此篇。

說起來,與王瀟,與此書,與“想象要狂野,預言要自證”,有種微妙的關系,就像是無意間播下的種子,靜待發芽。

—1—

第壹次知道有個叫王瀟的女性,是大二在福州萬象城的西西弗書店,當時花了壹下午看完暢銷書《皮囊》,無意再繼續閱讀。離開書店前,快速掃尋可能感興趣的書或人,不壹會兒,我的目光停留在這個氣質不凡、知性幹練的女性。瀏覽作者簡介,再隨意翻閱她的壹系列作品後,匆匆回了學校。

直至最近壹周才讀完她的壹部作品,此間的很長壹段時間裏,都是通過微博對她進壹步了解,察覺此人為極少數人。

關註王瀟的微博,我看到了自己期待的生活,有事業有家庭有生活有自由,它們有個***通的屬性: 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自律得來的。 這個屬性很重要,通過努力獲得,說明現有成果和成果背後的付出真正屬於自己,自律意味著內外兼修,內為有趣的靈魂,外為美麗的皮囊。在我眼裏,這樣的人生才是高質量的人生。

王瀟的微博裏有很多圖片,很多動態,很多值得回味和深思的句子,其中有這麽壹句話:“想象要狂野,預言要自證”,深深地刻入心裏,成了不可忽略的存在。其實我不知道這句話對我而言意味著什麽,與此話相識不到半年,目前來看,我的人生並未因此發生什麽大的變化改,唯壹的改變是,我把這句話作為我的個性簽名。這幾個字太有力量了,分明就是說, 妳可以繼續理想主義,繼續自己的堅持,成為妳想成為的人,通過不斷地付出和實踐,期待和理想都會慢慢成為現實,時間看得見 。

但是,我不知道這句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直到讀了王瀟的《按自己的意願過壹生》,竟發現這本過去書寫的書,“想象”“狂野”“自證”出現了很多次,它們壹次接壹次地印證那句深刻在我心中的話,每壹次讀都是壹次叩擊。原來,“想象要狂野,預言要自證”是王瀟本人踐行了很長壹段時間的信念的提煉。因為對這份信念的篤定,她本人不斷突破自己:

17歲減肥成功,2001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在CCTV1整點新聞播音,畢業後兩年在安可顧問公司戰略傳播部就職,之後三年於中國人民大學藝術設計系獲新媒體碩士學位,2008年至今是趁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期間兩年兼任《時尚COSMO》雜誌主編,30歲之後已出版5本著作,公司估值已在1億以上,並擁有幸福的家庭……

—2—

大學之前,我沒讀什麽課外書,目光短淺,思維狹隘,壹直在既定的軌道上行駛,小升初,初升高,最後高考,似乎生活只有壹種可能:好好學習,考上好的大學。也許有人說,除了書,不還有網絡和電視其他大眾媒體嗎?可是,那時候的我,除了看劇看電影,沒有其他的樂趣,又有人說,看看別人的生活也能長點見識啊。

不知為什麽,當時看電視真的很少會與所處的現實建立聯系,總有這麽壹種想法:那是別人的生活,適合幻想,但與我無關。回想起來,高中以前的封閉和有限的見識真令現在的我覺得無語,滑稽的是,假如時光能倒流,也許我還是那樣。

所幸壹直以來,對於好的建議,我會選擇相信,比如大家都說多閱讀長見識,有助於成為有趣的人。因此,大學除了上課學習,我幹的最多的事就屬閱讀,壹開始還是看故事,看別人的生活,後來書的種類越來越多,從無感到有感。隨著閱讀量漸長,我深刻地知道, 很多看起來只是屬於別人的生活,都與自己有關,以前我所認為的無意義都成了有意義。

認為別人的生活與自己有關,是因為它提供了生活的多種可能性,就如王瀟所說的: “人只有見識過若幹種活法,對自己能擁有的活法才具有想象力。” 而且,當我們在千千萬萬的生活方式中看到,有人真的就在此刻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心裏忍不住會想:看吧,別人做到了,做到是有可能的。此外,見識了多種活法後,也讓我們反省目前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當我們開始質疑現狀並尋求做出改變時,也許那壹刻,成了人生的轉折點。

過去覺得老師要求收集壹些別人說的話並拿來背是無意義的,如今閱讀的時候會有意識地抄寫壹些句子甚至壹大段話,並認為有意義。現在的我知道,倘若不曾經歷某種生活,不會產生那些句子,如果不具有壹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下的句子很難引起***鳴。很多時候看到壹些句子,忍不住驚嘆:作者竟然用如此短小精悍的文字把我不知道如何表達的感受徹底表達出來了!壹邊激動,壹邊佩服著。

—3—

王瀟的這本《按自己的意願過壹生》無法完全引起***鳴,因為相較之下,我的人生閱歷確實有限,但是書中的壹些句子使我感到“親切”,除了感嘆真的就是這樣以外,還發現原來是這樣,原來可以這樣!比如:

“持久的表象就是事實——如果壹個人連續三年看起來像極少數人,說話像極少數人,辦事像極少數人,那他就是極少數人。”

我希望成為極少數人。

“成年以後,我們發現,如果不能給別人的生活帶來靈感和甜美,如果不能成為別人的同謀和繆斯,我們寧可不進入別人的生活,別人也不必進入我們的。”

“生活中有壹點特別迷人——偶然壹天,遇到壹個人,說過的壹句話。也許後來,那天和那人都忘了,但那句話妳記住了,琢磨了,妳行動了。迷人之處就在於,我們總猜不到是哪壹句,推倒了第壹張多米諾骨牌。

生活裏最迷人的地方還在於,到底是因為那天的那句話啟迪了妳,妳才成為今天的妳,還是因為妳的心中早就有埋好的種子,那句話澆了水,讓種子發了芽。”

“年輕就是相信自己還可以成為那個人,無論宇宙規律怎樣,自己不設限,不認命,還在為此努力。而讓理想主義不會敗給現實的方法,就是明知道壹切都會被時間碾碎,也要微笑著沖上去啊。”

理想主義不是好高騖遠不接地氣,而是不言敗的精神,相比現實主義,我更願意成為經歷生活挫敗仍然有沖勁的理想主義者。

此書使我感到欣慰的壹點是,王瀟寫得很真誠,它不是市面上意圖成為暢銷書的成功學,她現有的生活不是由她壹步壹步計劃出來的,而是某個時間點做出的選擇。面臨什麽樣的分叉口,該做什麽選擇,此前都無從得知,只是在已有道路上付出的努力,無形中使軌跡漸漸發生改變。這本書沒有方法論,她沒有告訴我們壹定要怎樣做才能成功,而是通過對某個時間段的生活及心路歷程的總結,默默影響著我們。

—end—

文字本身不具有力量,但文字聯結產生的信念,使我湧出壹股能量。此能量的化身,簡言之,即為:

想象要狂野,預言要自證,按自己的意願過壹生,時間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