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順
趙喜順這個人在少帥裏面,只不過是張作霖身邊的壹個小副官,或者說是張作霖的貼身保鏢。不過他跟張作霖的時間比較早,張作霖還在保險隊的時候,趙喜順就在張作霖身邊了。
後來到了張作霖成為大帥,趙喜順仍然是張作霖的馬前卒。而張學良作為張作霖的小少爺,趙喜順又是如何對待他的呢?由於趙喜順跟所以張作霖比較早,所以也算是張學良的叔叔輩。
對於張學良這個“小侄子”,趙喜順甚至能夠把他當做是兒子來對待。張學良還比較小的時候,趙喜順經常抱著他。其中有壹個畫面令我印象深刻,趙喜順抱著小六子去夥房吃飯,就像是自己的兒子壹樣。
後來張學良大了壹點,趙喜順又教張學良騎馬,和張學良在馬上討論戴先生。後來有壹次張學良被日本人抓了起來,趙喜順拔槍就要沖出去救張學良。
“除了看家的,其他人都跟我去北車站!”這是得知張學良被抓之後,趙喜順的第壹反應。在某種程度上,趙喜順甚至比張作霖的反應還要激烈。
▲趙喜順
而趙喜順作為張作霖的侍衛,也曾經多次把張作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有壹次張作霖遇到刺殺,趙喜順正在和敵人槍戰。而張學良則跑了過去,要不是趙喜順拉了壹把,甚至差點被打死。
面對這樣壹個忠心耿耿的老仆人,張學良也非常信任他。比如就在這壹次張作霖遇刺的時候,趙喜順在旁邊槍戰,張學良還大吼著:“喜順,妳怎麽不管我”?
而趙喜順走的時候,帶走的只有壹個皮箱。跟了張作霖這麽長時間,家當只有這麽壹個皮箱,皮箱裏面大多數還都是衣服。臨走的時候,還不忘給家裏面的姨太太倒上壹杯茶。
從趙喜順的壹舉壹動,都能看出來,這是壹個忠心的不能在忠心的老仆人了。而後來又發生了什麽事?再到後來東北淪陷,所有人都記不得還有趙喜順這個人。
但是他裝作壹個賣菜的人,輾轉了很多地方終於找到了張學良。當他再出現的時候,早已經沒有了張學良侍衛的樣子,真的無法想象他吃了多少苦,才見到了張學良。
他見到張學良的時候,結結巴巴的說不成壹句話。然後從腰裏面掏出來壹把鑰匙,告訴張學良:“我走的時候,把所有的武器裝備全都埋在院子裏面了,這是每個房間的鑰匙。”
張學良壹把抓住趙喜順,責問問他是不是人。然後對他吼道:“妳只給我拿回我家鑰匙,妳有能耐把整個東北三千萬人的鑰匙都拿回來。”到底是誰丟的東北,張學良心裏還沒有數嗎?
面對張學良的暴怒,趙喜順壹句話不說,靠在柱子裏委屈的讓人心疼。從趙喜順的整個角色來看,就是壹個對張家十分忠心的壹個老仆人。可惜卻生在了張家衰敗的時候。
至於他是怎麽死的,電視劇裏並沒有交代清楚。只是後來找到張學良之後,趙喜順待在張學良身邊壹直輔佐他,再到後來就敗退到了臺灣。
而 歷史 上到底有沒有趙喜順這個人物?其實並沒有,只不過是有原型。趙喜順的原型應該是張作霖的仆人趙有金,或者是張學良侍衛譚海,有關於這兩個人的故事,請移步我下壹篇文章。
這是四個男人(老帥、少帥、郭松齡、楊宇霆)和四個女人(於鳳至、趙壹荻、谷瑞玉、表嫂)的壹場大戲。
老帥是全劇的主心骨和當仁不讓的主角,對於劇名《少帥》無疑是喧賓奪主的。對於壹些人而言,從老帥被炸死那壹刻起,《少帥》這部劇就算結束了。中國文聯副主席兼影協主席(江湖地位也是蠻高的)李雪健這位老戲骨,不知道壹天能說多少句“媽了個巴子的”,舉手投足之間就能把文章秒成渣啊。張作霖不僅僅是壹個軍閥,他能從壹介土匪混到國家元首,靠的就是過硬的本事和老練的手腕兒:壹方面老謀深算詭譎狡黠腹黑狠辣,另壹方面有豪氣有魄力、重情重義,頗具帝王度量,籠絡了很多人才為其賣命。他沒有出賣過東北的壹寸土地,但出賣的是鐵路、工廠和資源;前期依附日本做大做強從而問鼎國柄,羽翼豐滿了又虛與委蛇東拖西抵最終殉難皇姑。他出賣了東北很多權益,但絕不會做壹個傀儡,嘻嘻哈哈地以江湖手段搞外交,典型的江湖老炮兒。看似嘻嘻哈哈,但夾在俄日兩大帝國之間,處境是真難。和北洋其他的總統、總理壹樣,誰不是在刀尖上行走、在夾縫中求生的?張作霖53年的傳奇人生,堪稱中國近代史的教科書。
少帥,這個 歷史 人物本身具有的復雜爭議,就加大了演員的表演難度,個人以為文章的表演能打70分。張漢卿本就壹紈絝子弟,小小年紀嫖娼、賭博、吸毒壹樣都沒少幹啊,情婦至少11個。然而18歲進入東北講武堂,人生軌跡從此改變。他在軍事上還算是有些才能的,畢竟是講武堂次次考試的第壹名,畢竟經歷了兩次直奉大戰血與火的洗禮,那都是硬戰惡戰;但在政治上,嚴重不成熟,畢竟涉世未深、經驗不足,政治權術、政治謀略、政治手腕都相當欠缺,說到底還是不懂人情世故。他的無奈在於,爹死得太早,猝不及防毫無準備就要挑起整個東北的重擔;他的人生導師和萬裏長城——郭松齡已經不在了;又沖動任性地殺了在軍事和外交兩方面都是高手的的楊宇霆;老壹輩就剩輔帥張作相還能撐得起大局,可他忠厚有余能力不足。姜還是老的辣,少了能耐父輩的庇佑與輔佐,壹個涉世未深、經驗不足而又缺少手腕的小青年,日本人不欺負妳欺負誰?壹個天生最適合聲色犬馬的紈絝公子,現實偏要壓他壹肩的家仇國恨與慘烈戰事;壹個無心權力的人,卻不得不坐上權力的寶座,為自己的宿命無望掙紮——少帥的悲劇,概源於此。老爹留給他的東北那麽大的家業,物力、軍力全國第壹,說丟就丟了,全國人民不罵才怪呢;不過從另壹個角度來說,民國軍閥遍地都是,但子承父業的只此壹家,張學良無疑是(軍、官、富)二代中的佼佼者,沒有大家認為的那麽不堪,他把奉系的政治生命延長了8年。他是 歷史 的頑童, 歷史 卻因這個頑童而改變。
郭松齡和楊宇霆,是奉系東北軍裏最具軍事才能的兩個人。從某種意義上說,除了張作霖和輔帥張作相,這兩位也在少帥的早期成長歷程中扮演了父親的角色,雖然影響程度不同。無奈三觀差異,亦或許兩才相妒,兩人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派系(士官派和陸大派),水火不容,矛盾幾乎無法調和。同時,各自性格的缺陷導致了人生的悲劇,都死於非命。他倆要是有壹個能活到1931年,日本關東軍哪敢如此輕率就發動九壹八?
郭松齡(字茂宸),可謂少帥的人生導師和精神支柱,是其軍事生涯的領路人。他倆的關系用老帥的話說就是“(張學良)除了老婆不能給他睡,吃個蘋果都要分壹口”;用少帥的話說是“我即茂宸,茂宸即我”,穿壹條褲子都嫌肥。郭是同盟會早期會員、革命理想主義者,憂國憂民,辛亥革命時在東北密謀起義被捕,差點被做掉,後來又跟著孫中山護法。他在治軍、練兵、作戰方面都有壹套,機敏靈活又勇猛過人,堪稱在前線沖鋒陷陣的奉軍第壹悍將。優點很閃光,缺點也很突出,清高、孤傲、剛愎自用又心胸狹隘,看不起其他人,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汙,導致自己在奉系中成為被孤立的另類,沒有盟友,後來被殺時也沒人求情。
聯合馮玉祥、李景林倒戈反奉,郭松齡想推翻張作霖自己上臺(假借少帥名義),施展政治抱負和革命主張(假如他有的話),當然也可能成為新的軍閥。無奈太急於求成了,推倒張作霖的時機遠未成熟,因為張的統治基礎和地位非常穩固,實力仍很強大。他打著擁護少帥的旗號進攻,可與之對抗的正是少帥本人,無疑是命運的玩笑。少帥在老師和親爹之間,終究選擇了後者,因為親爹才是他根本的依靠,沒了老師,他還是少帥;可沒了親爹,他啥都不是。郭松齡的悲劇,就在於缺少冷靜的政治頭腦和長遠的政治眼光,也太貪戀權位。嫌第二次直奉戰爭之後的賞罰不公,他當時握有奉軍最精銳的軍團,所向披靡,何必再去爭壹個督軍的虛位,中原局勢瞬息萬變,就算是當了督軍三個月就得撤回來(楊宇霆、姜登選就是例子)。老帥安慰他的那句話說得好:“將來我的位子就是小六子的,他掌了大權,妳郭松齡還怕沒有位子嗎?”如果他不急於求成,先穩步地壯大自己的派系勢力,等張學良繼位了,二把手的位子除了他坐還能給誰?
很多人都認為郭是少帥的靈魂,的確如此。後來每當張學良遇到難辦的事,就感嘆說“有茂宸在,哪用我為這份難?”張在晚年仍然說:“我最敬重郭松齡,我前半生完全靠他”。郭松齡在講武堂當了幾年小教官都忍過來了,直到遇見張學良之後才有了出頭之日,就不能再忍3年嗎?等老帥歸西少帥繼位了,什麽事情不能幹?
黃品沅,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裏的老範,光明磊落壹身正氣的職業軍人之典範。他演郭松齡,氣場確實很強大,潔身孤傲之氣由內而發,表現出壹種軍人不屑的粗獷。
楊宇霆,是老帥的股肱心腹和首席智囊,奉系中樞的核心人物。壹個精明的利己主義者,擁有敏銳思維的詭譎之才。郭松齡在前方橫刀立馬,他在後方運籌帷幄。除了軍事上足智多謀富於韜略,在對日外交上也是折沖樽俎、縱橫捭闔的高手,手段點子壹大把。奉系的核心決策層,除了張作霖的幾個把兄弟,只有他和王永江是外人(文有王永江,武有楊宇霆),足見其深得老帥信任。他說“老帥的主意,哪壹個不是我給他出的?”“東北的哪壹項決策不是出自我之手?”此言不是自吹自擂。但是,正因為如此,促使他拉幫結派、心高氣傲、野心膨脹、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少帥繼位後,他以元老和長輩自居、以“就我有才”自詡,自恃權威,總把少帥當成壹個不懂事兒的孩子,壹口壹個“小張”,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而不是適時調整自己和小張的關系(同僚→主從)、擺正自己的位置,這就功高震主了。咄咄逼人的架勢,終於使少帥感覺到有危及其地位的危險,被做掉也就情理之中了。然而,畢竟罪不至死,小張殺他,終究屬於沖動任性之舉,可以說替日本吞並東北去除了壹大障礙,因此之後少帥就懊悔自毀長城了。楊宇霆精明壹生,糊塗壹時,此乃其悲劇。余皚磊,將楊宇霆這個以前很少有人知道的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英氣逼人、鋒芒畢露而又心思縝密、老謀深算,活脫脫壹霸道總裁。
宋佳演的於鳳至,全劇最憋屈的角色,宋佳拿捏得很到位。於鳳至是最好的賢妻良母,可四處風流的少帥偏偏不需要壹個賢妻良母。她博學多識而又謙恭有禮,優雅溫淑而又平易近人;她良好的家教與涵養,使她能夠識大體顧大局、獨自忍受所有的苦澀;她以自己特有的端莊、內斂和仁義,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贊譽。她給了少帥無盡的呵護、關愛、鼓勵與襄助;少帥給予她的,是最大的敬重,卻唯獨少了愛。即便1964年被迫離婚後,她的簽名仍是“張於鳳至”,她仍為營救他奮鬥到生命的最後壹息,她的墓碑仍是“鳳至·張”;即便已經離婚,她仍說“我將所有的錢都用在買房子上,就是希望將來他壹旦有自由的時候,這房子可以作為他和趙壹荻***度晚年的地方,這也是我給他最好的禮物”。這份深愛,這份胸襟與氣度,令人感動,更讓人心碎。她愛了他75年,但終究被辜負,因為他愛的,是趙壹荻。
趙壹荻,1927年初識少帥時15歲,讓張歆怡來演,年齡上合適。但是,我個人認為張歆怡少了些什麽,讓我感覺不到趙四小姐應有的迷人,或許年齡太小有些學生氣,或許容貌不是那麽傾國傾城,或許氣質方面欠佳。總之,張歆怡的趙壹荻,我覺得是並不算耀眼和成功的角色。說實話,還不如讓柳巖來演。
谷瑞玉,少帥的隨軍夫人。演員湯晶媚,壹開始我以為是圈裏的新人,完全忘了她在《特種兵1》裏的角色。她穿青色戲服的那個片段,畫面很美,氣質也出眾,遺憾的是戲份太少。而 歷史 上真實的谷瑞玉,在少帥的壹生中,也不過是壹個過客而已。
最後,就是柳巖飾演的表嫂,很多男人為之傾倒的小角色。柳巖通過這個小角色,成功地實現了轉型,終於不再是靠胸吃飯的了。尤其是曬被子那場戲,在庭院裏被少年們偷看,像極了《西西裏的美麗傳說》裏的瑪琳娜。柳巖自己說“在午後鋪滿日光的院子裏晾曬自己的精致臉龐,從趴在圍墻上偷窺的少年們熱切的眼神裏掂量自己的寂寞。”劇中的柳巖,雖然戲份不多屬客串性質,但演得絕對精致。身段嬌柔,嫵媚靈動,每壹套服裝都美出壹個逼格,每壹次出場氣質都拼出新高度,多了幾分秀雅和文藝的氣息,依舊風情萬種,卻少了以往的風塵味兒。有壹種風韻叫柳巖,壹顰壹笑,無不充滿媚惑,往那兒壹站,清風自來,讓人心潮蕩漾起伏澎湃。自從看到了柳巖的表嫂,我開始喜歡吃餃子……
這部戲裏的四個女人,論顏值論氣質論演技,除了張歆怡我持保留態度,其他三位,皆屬上乘。
壹、好人,雖然只是張作霖的貼身護衛,但他忠心耿耿,壹心跟隨著張作霖,從來沒有過野心,但是後來打仗死了。
二、劇中與 歷史 人物簡介:
1、《少帥》中喜順是張作霖的侍衛,飾演者是陳良,中國內地男演員,祖籍山東威海。
趙喜順從張作霖還在保險隊時就開始跟隨於他,到了大帥府時期,直到皇姑屯事件依舊陪伴在旁。趙喜順是大帥府裏打理上上下下的壹把手。他非常疼愛張學良,那時候經常逗張學良,所以張學良從小和喜順的關系就非常好。
2、《少帥》裏趙喜順這個角色可能是張作霖和張學良時期的侍衛譚海。
從張作霖當土匪時就跟隨張作霖左右,其家壹直住在張作霖湯崗子的大帥府內,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炸身亡後,轉而開始退至內務輔佐少帥張學良,直至內戰後國民黨全面撤退臺灣。
壹心跟隨著張作霖,從來沒有過野心,但是後來打仗死了。
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