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研究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殘唐五代史演義傳》等,不僅對羅貫中本人產生了興趣,故此萌發了對羅貫中生平及其作品進行探索的興趣。現摘錄如下以和有識之士***同討論:3:X_@%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3|7《西湖遊覽誌余》卷二十五:{)[VEr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n%l'U錢塘羅貫中本者,南宋時人,編撰小說數十種。而《水滸傳》敘宋江等事,奸盜脫騙,機械甚詳,然變詐百端,壞人心術,其子孫三代皆啞。天道好還之報如此。xb>c{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U!案《四庫全書總目》:“《西湖遊覽誌》,二十四卷,《誌余》二十六卷,明田汝成撰。”第二條見於《增補武林舊事》卷八,文字與上文完全相同,末題曰《西湖誌》,顯然是《西湖遊覽誌余》的原文照錄。而《西湖遊覽誌余》的記載又大體上為明代嘉靖末期的王圻所遵循:w8~+o7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水滸傳》羅本著。本,字貫中,杭州人。編撰小說數十種,而《水滸傳》敘述宋江事,奸盜脫騙機械甚詳。然變詐百端,壞人心術。說者謂子孫三代皆啞。天道好還之報如此。(《續文獻通考》卷壹七七《經籍考》)c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i,+可見《西湖遊覽誌余》關於羅貫中是南宋人的說法是值得重視的。第三條見於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正集》卷二十五:zoPu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cYE36/世所傳《宣和遺事》極鄙俚,然亦是勝國時閭閻俗說。中有南儒及省元等字面,又所記宋江三十六人,盧俊義作李俊義,楊雄作王雄,關勝作關必勝,自余俱小不同。並花石綱等事,皆似是《水滸》事本。倘出《水滸》,後必不更創新名。又郎瑛《類稿》記《點鬼簿》中亦具有諸人事跡,是元人鐘繼先所編,然則施氏此書所謂三十六人者,大概各本前人,獨此外則附會耳。郎謂此書及《三國》並羅貫中撰,大謬。二書淺深工拙,若霄壤之懸,詎有出壹手理。世傳施號耐庵,名字竟不可考。友人王承父嘗戲謂是編《南華》《太史》合成,余以非猾胥之魁,則劇盜之靡耳。&Ts.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T(此文下有註曰:“施某事見田叔禾《西湖誌余》。”(案:田汝成,字叔禾)第四條見於《文章辨體匯選》卷三百二十七王思任《批點玉茗堂牡丹亭詞序》:V6vc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d*z火可畫,風不可描;水可鏤,空不可幹。蓋神君氣母,別有追似之手,庸工不與耳。古今高才,莫高於《易》。《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其次則五經遞廣之,此外能言其所像,人亦不多。左丘明,宋玉,蒙莊,司馬子長,陶淵明,老杜,大蘇,羅貫中,王實甫,我明王元美,徐文長,湯若士而已。若士時文既絕,古文詞詩歌尺牘,玄貴浩鮮,妙處夥頤,然稟胎江右,開乳六朝……_9#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4\=cO(度其文意,王思任大概也認為羅貫中是南宋人。這種說法,與現在通行的羅氏生活於元末明初之說相差壹百多年。實際上,關於羅貫中的生平情況,人們掌握的材料是很少的。明嘉靖間人郎瑛所撰《七修類稿》卷二三“三國宋江演義”條說:~m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z=kg;《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本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宋江》又曰錢塘施耐庵的本。昨於舊書肆中得抄本《錄鬼簿》,乃元大梁鐘繼先作,載元、宋傳記之名,而於二書之事尤多。據此尤見原亦有跡,因而增益編成之耳。~: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F^93b/《錄鬼簿》著於元至順年間,有至順元年(1330年)序,它是我國第壹部文學專科目錄,是最早記述元代雜劇散曲作家小傳和作品名目的著作。《錄鬼簿》***二卷,記述了由金入元和與作者同時的雜劇散曲作家壹百五十余人的傳說資料和四百五十余種雜劇劇目,並以《淩波仙》曲憑吊其中已卒知友。由於書中所錄的作家大都是作者親自接觸過的同時代人,另壹小部分前輩作家距作者所處的年代也不久遠,所以該書在資料上比較真實可信。v
作者勇於打破正統觀念,不怕得罪於“高尚之士、性理之學”,將雜劇散曲作家錄進鬼簿,為他們吊以樂章,樹碑立傳,其中大部分是“門第卑微,職位不振”而又“高才博藝”的“九儒十丐”。象關漢卿這樣壹位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卓越貢獻的大作家,不僅《元史》上不見傳,其他史料也少有記載,多虧《錄鬼簿》為我們保存了他的籍貫、職業和別號,以及雜劇劇目六十種。另外,《錄鬼簿》還著錄了大量的民間作家。這些正是《錄鬼簿》的重要價值所在。GCKHh:
《錄鬼簿續編》收錄了鐘嗣成、羅貫中等七十壹位作家,七十八種雜劇劇目,和無名氏所作雜劇七十八種的劇目,反映了元末明初的戲曲創作成就,從中我們可以了解這壹時期壹些作家的主要事跡。U$mY\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o'QNmT最後來研究壹下羅貫中的生平。根據《羅氏家譜》中所錄載的15條“譜規”的內容來看,“無意遺漏”或隱瞞的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此,這個人的被《家譜》除名,肯定有著其他重要的原因。而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只有做了忤逆不孝和大逆不道事情的人,才會受到家譜除名這樣嚴厲的處分。羅貫中寫雜劇、作小說,這種被當時有傳統偏見的人認為是與倡優、伎藝人等混為壹流的行輕,無疑是玷汙門風的;更為嚴重的是,他曾參與過被封建統治階級視為俱亂、海資盜,之書的《水滸傳》的編集修撰工作,而元、明、清三代,封建統治者對有“倡亂,誨盜”之嫌的小說,戲典作品又都是屢次明令禁毀的。羅貫中既然插手了此書的編撰寫作,其罪過自不亞於“亂臣賊子”,故而,他也就很可能以身兼“敗子”和“逆子”的雙重身份而被除名。TU
以上的推認,主要是由於這位“羅錦次子”的生活年代與《三國演義》作者的生活年代頗相吻合,其之所以被除名,又因其參與了《水滸傳》等書之撰寫的緣故。還有更為重要的壹點是:《羅氏家譜》中壹系列序言文字所反映出來的清徐羅氏家世背景,與羅貫中小說,戲曲作品裏所反映的社會歷史背景幾乎完全壹致。據《家譜》等史料的記載,太原清徐羅氏家族的始祖羅仲祥在清徐任職後未能返回故鄉四川的原因,壹是因為“路遠”,主要則是“避亂”。避什麽“亂”呢?避唐末黃巢起義和繼之而來的五代藩鎮混亂之亂。而古晉陽和清源壹帶地區,既是五代戰亂的主要戰場,又是後來產生五代史戲曲,小說故事的天然溫床,這些激動人心的背景與故事,在羅貫中前期所創作的長篇小說《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中,得到了生動、具體的反映。羅仲詳在清徐落籍後,不久即“避亂”遷居到白馬山中的寺溝村,當地百姓因此處盛產白石,就把這些村莊所在的大山溝稱為“白石溝”,這個羅氏家族先祖幾代所居住過的地方,在《水滸全傳》征田虎部分(詳第九十八至第壹百條壹回),也得到了非常明白的“暗示性”描寫。孟繁仁先生考證,《水滸全傳》中的平河北田虎,平淮西慶都分,便 正是羅貫中晚年回到北方,在大名府汶縣壹帶隱居著述的補作。&q
從《羅氏家譜》所備載的二十多篇題序文字中可以看出,這個家族的各代祖先是非常重視“本源”之念的,幾乎在每壹篇題序當中,都有關於家族“本源”來歷的記樣和議論性文字,羅氏家族是把本家族的來源根本教育,始終貫穿在各代子孫當中的,這種家族傳統,無疑給了羅貫中以深刻的影響,又由於他常年飄泊他鄉,所以對故土,親情的“水源木本” 之思也就會愈發強烈。因此,他在給自己的作品署名時,取”木本水源之念,永世貫於心中“之意名為”羅本 貫中“也就再自然不過了。如此說來,太原清徐《羅氏家譜》的發現,又為揭開羅貫中的取名奧秘提供了壹把鑰匙。h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9$7]Gg李修生在《論羅貫中》中認為:羅貫中原籍太原,他的祖先可能是隨宋王朝南遷至杭州的,故又稱杭州人。孟繁仁在《〈錄鬼簿續編〉與羅貫中種種》(載《三國演義學刊》第2輯)中認為:《錄鬼簿續編》的作者既是羅貫中的“忘年交”,他關於羅貫中的記載就應該是最權威、最可信的。羅貫中創作的小說、戲曲,在選材上都與山西、太原有壹些瓜葛:《三國演義》塑造最為出色,最為成功的人物關羽,是山西解州人;《隋唐兩朝誌傳》中的重要人物李淵父子,是從太原起兵而奪取天下的;《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中的重要人物李存孝,是山西雁北人;《趙太祖龍虎風雲會》中的趙匡胤,未發跡時曾流落太原;《平妖傳》中的文彥博,是山西介休人。這種“瓜葛”,正與作家的“故土性”有密切關系。元代在晉陽(太原)有壹個羅氏家族,羅貫中很可能屬於這個家族。劉世德在《羅貫中籍貫考辨》(載《文學遺產》1992年第2期)中提出:《水滸傳》、《三國誌通俗演義》中有三處屬於古東平範圍內的地理錯誤。 W
根據孟繁仁先生1985—1987年考察太原“羅氏家族”以及對祁縣會善村與何灣村的追蹤考察、訪問等情況來看,孟先生“排除了祁縣河灣村”與現在學術界認定生於元末明初的古代小說家羅貫中存在直接聯系的可能性。[-SIXt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g{tIH@明清以來,羅貫中各作品經過了不斷的校訂修改,已經大異原著,甚至《三國演義》亦有很多已非原貌。柳存仁在《羅貫中講史小說之真偽性質》中首先提出異議,認為:“《三國誌傳》之刻本,今日所得見者雖為萬歷甚至天啟年間所刊刻,時間固遠在嘉靖壬午本《三國誌通俗演義》之後,然其所根據之本(不論其祖本為壹種或多種),固有可能在嘉靖壬午以前。”由此,他勾勒了《三國》版本演變的基本線索:大約在至治本《三國誌平話》刊刻之後四十年左右,羅貫中有可能撰寫《三國誌傳》,其後為其他各本《三國誌傳》所宗。在此之後,始有《三國誌通俗演義》出世。盡管嘉靖本是現存最早的《三國演義》版本,但決非最優秀的版本,也不是最接近羅貫中原作的版本;《三國誌傳》是與嘉靖本並列的版本,在某些方面保留了比嘉靖本更古的形態;近十幾年來,中外學者作了進壹步的探索,觀點漸趨接近。%FI2
中華曲藝 -- 中華曲藝-=曲藝愛好者的樂園=- 關鍵詞:評書 相聲 曲藝 下載 FTP %近三十年來,對於羅貫中及其作品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超過了以往任何歷史時期,在壹系列問題上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取得了若幹新的突破。'OI9}
八十年代以來舉行了多次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國際研討會,成立了羅貫中及其作品的各省、市、縣級學會及專門研究機構,比如山西省清徐縣“羅貫中研究會”,掛靠清徐縣誌辦公室;四川省三國演義學會,掛靠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等。相關專題研討會,已經舉行了3次。包括: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研討會在廣州舉行;《三國演義》版本討論會在雲南昆明舉行;孫吳與三國文化研討會在浙江富陽舉行等等。已經擺脫“文革”桎梏,正在大膽解放思想的中國學者,以新的精神面貌,對羅貫中及其作品進行了可貴的重新探索。臺港澳及外國學者的加入,亦形成了羅本文化研究蓬勃發展的新局面。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