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真正清晰的認知了自己。才可能獲得成功的人生。我認識自己,卻是壹件非常難做的事。
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內心,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發點,才能夠去善待他人。
世間的壹切事物都應該順其自然,而不能自以為是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與人。
我們總在以成人世界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妳以後要想出名,要想在社會上建功立業,妳從三歲就必須彈鋼琴,妳從四歲就必須學美式妳從五歲就必須跳芭蕾,如果不這樣的話,妳六歲上小學時有什麽東西可以去跟別人抗衡?六歲上學妳就必須報名參加壹個奧數班等等。只有這樣,妳才能像我們父母壹樣在社會上競爭力足妳,才能讀大學。
我們用成人世界的規則和方式來對待自己最親愛的孩子。沒有把孩子應有的快樂時光還給他,而事用壹種承認的標準去進行剝奪。
我們每壹個人的眼睛都有向外發現和向內觀看的兩種能力。向外可以發現壹個無比遼闊的世界,向內可以發現壹個無比深邃的內心。外在的世界有多大,內心的深度就有多深,這是完全成正比的。
我們今天常常說,人生要少走彎路。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沒有彎路可言如果妳沒有走過那壹段路程。怎麽能抵達現在,如果不站在現在,妳怎麽能回頭去看,說那是彎路呢。
人生的每壹條路都是妳必須要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的,而這個過程,讓我們發現自己並且得到了認可。
每個人都應該不斷的審視自己,這是我們認識自己的又壹個重要條件。
正確的認識自己最重要的是需要我們能夠有自知之明。
莊子始終保持著對自我清醒地審視。從物理意義上人生的狀態,到精神意義上人生的境界,莊子始終保持有清醒的關註。
壹個人要在自己的行骸之外,保有壹雙靈魂的眼睛。
這件事情沒有別人可以做。盡管永遠有人在提醒妳的得與失,妳的對與錯,但是我們往往在他人夠多的言論中盲目迷失了自己。
如果保有這樣壹雙靈魂的眼睛。始終審視自己我們才可以做到寵辱不驚,把握住自己內心真正的願望。
我們不必每天在唉聲嘆氣中做出壹副悲壯的姿態,讓人生隕落很多價值。
莊子告訴我們只要妳心中有大境界,妳就能夠看清超越言行的內心真正的質地。也就是說內心裏面這種真正的大道,大辨,大仁,大廉,大勇,壹切都是不表露於外的,是內斂於心而不張揚的。
這種內斂於心,卻又能涵泳天地萬物的地方,莊子說叫做天賦,是天地萬物的府庫。
這天府裏無限博大,就好像離往裏加水永遠不會滿從裏面舀水,永遠不會枯竭,妳不知道它的源頭是哪裏。莊子說:此之謂葆光。
葆光是什麽呢?就是妳內心保全的,潛藏不露的壹種大的光明,妳心中有大境界才能擁有這種大光明。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普照萬物,光芒永在。
從認識妳自己,到傾聽妳自己,到涵養,孕育妳自己,這是壹個美好的人生歷程。
每壹個人都擁有壹個天府,每壹個人都擁有壹種葆光的能力。到這個時候,人就不以外在的事功來看待自己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