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是壹個至陽至剛之物,宏偉而奇特的鳥巢式建築,全用巨型鋼架構成,表現的是雄性的剛勁之偉;“水立方”則是壹個至柔至陰之物,表現的是陰性的水柔之美。“水立方”是方形,與“鳥巢”的圓形對應,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天圓地方”的理想境界。它們壹左壹右,毗鄰而居,很像壹對極為般配的天作之合,壹對恩愛至極的“夫妻”。
名列全球最新十大建築
最近,國外建築界有壹個全球最新十大建築的評比,其中我國的三大建築赫然在列:壹是“鳥巢”;二是“水立方”;三是中央電視臺新樓。
“鳥巢”和“水立方”的造型都是全世界獨壹無二的,均以獨特的美揚名世界。
國家體育場的設計方案,是經全球設計招標大賽產生的,這個設計方案主體由壹系列輻射式鋼狀結構旋轉而成,因酷似中國瓷器裂紋和“鳥巢”形狀而得名“鳥巢”。獨具匠心的外觀既有建築美的考慮,也有實際的功效。壹個沒有完全密封的鳥巢狀,既能使自然空氣流通,又能為觀眾和運動員遮風擋雨,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鳥巢”的色彩在夜間會很美麗。雖然現在看到的“鳥巢”的色彩是鋼的灰色,但建成後的“鳥巢”在夜間燈光輝映下卻是紅色的。這主要是因為在竣工之後的鳥巢內部會有壹層紅色玻璃墻,夜景中就會呈現出壹團火紅色,紅色代表著中國人民和北京人民對奧運的熱情。
丁工告訴我,“鳥巢”的魅力不僅僅在外觀,更大的震撼力要進入體育場內部才能感受到。壹是看臺十分開闊,無論在什麽角度都有較好的視野效果;二是體育場頂部較為厚重,為體育場增加了許多功能變化的空間。
“鳥巢”的美不僅可用它設計的獨特性和美麗的色彩表現出來,還表現出壹種氣勢恢宏的陽剛之美。“鳥巢”使用的鋼材達10萬噸,建築面積25.8萬平方米,擁有9.1萬個座位,可能是世界上現今最大的環保型體育場。
“水立方”本來是壹個大家司空見慣、平凡至極的盒式建築,但由於其外表全部由壹種藍色的建築材料“膜”建構,許多藍色的泡泡使“水立方”變得晶瑩剔透、美麗無比。設計方案壹開始就圍繞水、快樂、節能等元素,考慮如何表達“水”的意念。但很快就顯示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國外設計師大多拿出了含有波浪、曲線等具有沖擊力的設計方案。而中方3個設計師卻各自不約而同地作出了平頂的造型。外方問他們,為什麽他們3個都作平屋頂設計啊?他們說,他們的設計都表達了壹種陰陽對比和含蓄,而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墨家和道家文化的壹次對話。
“水立方”是北京奧運場館中唯壹 壹個由港澳臺同胞和僑胞捐資修建的場館,它表達了全球華人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同心願。
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北京在奧運場館建設中凸顯“三大理念”,即表現在以建築節能、環境與生態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綠色環保建材等為重點落實“綠色奧運”,以科技攻關、四新技術應用與示範、高科技信息服務等為重點落實“科技奧運”,從文物保護、建築的文化理念、人文景觀建設等方面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環境和服務為重點落實“人文奧運”。
“鳥巢”和“水立方”的構建不僅充分從人文層面考慮其藝術美和以人為本的理念,也充分應用現代高科技的成果,使科技與藝術完美地結合在壹起,充分體現“科技奧運”、“綠色奧運”的理念。
在“鳥巢”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有壹項重大的環保工程,那就是廢鋼渣的應用。北京國家體育館在施工中采用先進的鋼渣回填技術配重抗浮,銷納廢鋼渣8.2萬噸,不但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且為解決困擾人們多年的鋼渣處理問題開辟了壹條新的途徑。
在“鳥巢”的施工過程中,原先屹立在盧溝橋永定河畔的“黑山”正在不斷地變小。這座黑山是首鋼經過40年的堆積形成的,是壹座綿延1公裏、高達35米、總重300多萬噸的鋼渣山。隨著這項廢鋼利用技術的推廣,首鋼煉鋼產生的廢鋼渣堆積造成的環境汙染將得到徹底治理,並為首鋼帶來壹筆巨大的財富。
“鳥巢”的新型大跨度鋼結構,無論是設計、材料選用、加工制作還是施工安裝都難度大、要求高。令人欣喜的是,經過科研人員的技術攻關,工程所使用的鋼材全部實現了國產化。比如,“鳥巢”使用的壹種高強鋼材——110毫米厚的鳥巢特殊用鋼Q460EZ35,集剛強、柔韌於壹體,保證了鳥巢在承受最大460兆帕的外力後,依然可以恢復到原有形狀。這意味著如果北京再次遭受上世紀60年代唐山地震壹樣的地震波及,鳥巢依然能保持原狀,8級地震都不怕。
“水立方”則擁有壹項“科技世界第壹”:在世界上規模最大、構造最復雜、綜合技術最全面的工程建設中運用聚四氟乙烯(ETFE)立面裝配系統。這種材料重量輕、透光度高、抗汙染性強、達到使用期限後可以較為方便地更換,而且可以經受冰雹等自然災害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