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中世紀的歐洲人喜歡戴白色假發?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戴假發的時尚傳統始於12世紀。那時候不僅僅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流社會的人把戴假發視為壹種時尚,是參加正式場合或沙龍的正式服裝。專家指出,司法機關使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不同。在英格蘭,司法假發的兩邊各有三個卷發,但在王室只有兩個。這是否代表了微妙的隱喻意義,不得而知。但是蘇格蘭人總是和英格蘭人吵架,因為在蘇格蘭,情況正好相反,王室用三個卷發假發,司法人員只有兩個卷發假發。假發的生產成本在於人工而非材料,因為馬毛的獲取並不困難,而且假發的生產是壹項精細的工作,不可能靠機器或生產線來批量生產。壹個熟練的工匠需要大約44個工作小時來生產壹頂假發,包括編織和卷制。成品壹般有白色、金黃色、淺灰色、灰色四種顏色。在壹些英國老殖民地,比如西非和加勒比海,白色很受歡迎,而在英國,金黃色和灰色最受歡迎。壹般壹個法官的假發要1500多英鎊(折合人民幣18000左右,哇,不便宜),最普通的假發也不低於300英鎊。大多數人寧願忍受虱子也不願像女士換帽子壹樣頻繁地換假發。原因不是他們不願意買更多的假發。它是基於壹種說法:假發戴得越久越臟,越黑,也就是說妳吃合法食物的時間越長。在司法領域,資歷和年齡是個寶,就像醫院的老醫生最吃香壹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假發越老,律師招攬生意就越老套,法官的古董假發就是壹塊有著豐富審判經驗的招牌。壹個法學學生取得律師資格後,家人或朋友送的最好禮物是壹個著名藝術家制作的假發。很多制作假發的工匠都是從父輩,甚至是家族中傳承下來的,他們制作假發的歷史比壹些英國貴族還要悠久。定制假發也是壹個需要耐心的過程,因為很多著名工匠的聘期都是好幾年以後。即使妳可以立即定制它們,在制作過程中,妳的頭骨至少需要用尺子測量12次。這不是工匠故意折騰妳的要求,而是工藝精湛的要求。當然妳也可以買壹個現成的,但畢竟不如量身定做的輕輕吻壹下自己靈動的腦袋,更何況隨便買的假發在很多法律人眼裏就像穿牛仔褲去參加壹個莊嚴的宴會壹樣粗魯。英國人以保守精神著稱,尤其是在司法領域。正義要求準確甚至剛性,強調穩定和平衡,不太兼容個性化的東西。許多假發工匠的家庭保存著每壹個售出的假發的記錄,要求購買者在記錄上簽字。幾百年後,在這些記錄中還能找到很多名人的親筆簽名,因為很多著名的政治家在成名前大多做過律師。假發的收納也是壹項細致的工作。壹般每套假發都配有壹個通風的鐵盒或木盒,有的盒子甚至是另壹件獨立的藝術品,遠比假發本身更有價值。最早的時候,在英國人頭上經常長虱子的日子裏,假發在存放的時候會撒上壹些粉末來防虱子。最後壹個和中國有關的問題是:很長壹段時間,假發使用的原料大部分來自中國,這也是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中除茶葉外的重要貿易項目,因為歐洲馬的鬃毛不易編織,容易折斷,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不斷漂白和清洗,只有中國馬生產的鬃毛才能經得起各種考驗。提到英國的法官或律師,腦海中自然會浮現出灰色微卷的假發。對於英聯邦法律傳統之外的人來說,雖然假發已經成為英聯邦法律人的標誌特征,但這種打扮並不會生出莊嚴的威望。反而往往是壹種奇怪的感覺,讓觀者時不時為他們捏把汗,擔心他們會不會隨著大律師優雅的鞠躬而溜走,在法庭上出醜。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曾說,“(英國法官)就像壹只躲在棉絮下偷窺的老鼠。”該儀器還把壹個出庭作證的孩子嚇哭了,導致英國專門審理青少年案件的特別法庭徹底廢除了假發。假發歷史悠久,在古埃及和羅馬帝國的文獻中都有記載。但是在歐洲上流社會的知名度壹般認為在1620左右。路易十三世戴假發來掩蓋他的禿頂,這引起了經常出入宮廷的貴族們的效仿,隨後在歐洲流行開來,以至於連女人都戴著各種假發出席社交場合。到了17世紀60年代,這種時尚被國王查理二世傳播到了不列顛群島。17世紀英國人塞繆爾·佩皮斯的日記真實記錄了假發在英國流行的歷史。1663 165438+10月2日,佩皮斯得知國王和公爵都要戴假發的傳聞,於是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剃光了頭發,決定制作假發。佩皮斯寫道,“和我的頭發說再見還是有點難過,但當壹切結束時,我要戴上假發。”。可見假發在英國的流行,榜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