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寫好第壹封聯系信,通過E-MAIL發給您感興趣的學校,索取申請表及相關資料。壹般說來,國外正規的大學接到這樣的信都會給您回復的。申請資料主要由申請表格組成,但是也包括對學校、原系和專業的介紹材料。只有得到了這些資料,您才能展開申請。
這封信不必寫得太長或太詳細。因為您未來的教授並不會看到,也不會把它作為您正式申請材料的壹部分。內容上,壹要表明您計劃攻讀的學位和專業,壹要簡單介紹壹下您的背景和資歷,以說明您為什麽有資格攻讀您想讀的學位和專業。此信的目的是要美國學校對您產生興趣,並把申請材料寄給您。
9月-10月
收到校方的回信和申請資料,著手準備各種各樣的文件。首先要對申請表格進行篩選,排除壹些不合適或對您表示不歡迎的學校,最後選定10-15所學校作為認真聯系的對象。然後按照這些學校各自的要求準備文件。
復選:收到學校寄來的詳細資料後,根據下列標準篩選:
a. TOEFL要求。各個學校、不同專業對TOEFL的要求不盡相同,而且由於近年來中國學生的成績出現大幅度上升,競爭日益激烈,實際得到獎學金的學生TOEFL成績多半都在600分以上。所以,壹定要對自己的實力有客觀的估計。
b. GRE/GMAT要求。許多學校要求GRE(文、理、工、農、醫)或GMAT(管理科學)。所以應該了解申請的學校有無此項考試要求,成績標準如何。有些學校的有些專業除要求GRE壹般考試(General)外,還要求相應得專項考試(Sub)成績。所以壹定要詳細了解有關規定,針對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壹般而言,這項成績的錄取標準是根據申請者在校的學習成績來定的。您的在校成績好,GRE或GMAT成績可以降低壹些,在校成績差則相反。
c. 申請費。考慮自己的經濟情況,不要或少申請申請費較高的學校。
d. 經濟資助。各個學校甚至各個專業對外國學生的獎學金政策有很大區別。壹定要註意是否向外國留學生提供獎學金,數額多少,當地生活費的高低等等。壹般規模越大、研究生人數越多的學校,獎學金的機會就越多。
e. 設備與師資。攻讀理、工、農、醫的申請者應了解學校具有什麽設備以及本專業的師資情況。攻讀文、法、商等方面的申請者則應重點了解學校有哪些師資。
f. 未來出路。學校的地位越高,則畢業生的出路越大。
11月1日-11月30日
認真填寫所選出的10-15所大學的表格,為這些大學擬全部文件和材料,在這過程中,最好為每個大學建立壹個檔案,保留和該校相關的文件和文件備份,以便隨時掌握聯系的進度。準備壹個大信封,把全部要寄出的資料按順序放入。這些資料包括這些材料準備起來非常煩瑣,特別是Personal Statement (商學院是Essay)和推薦信的寫作,需要有壹定的技巧。但是您又不得不傾盡您的全力去準備。因為在您求學之路上,他們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將幫助美國大學的招生委員會成員全面而客觀的看待和考察您,而不僅僅只是把您當做壹個分數或壹份檔案。 自己寫好後,可以找個專業文書機構潤色壹下。可以用有美國編輯的,abroadessay, liuxuetoday,essayedge,價格稍貴,或是中國編輯也可以,價格便宜些,但語言不那麽地道而已。如resumeedge,SHINE WRITE,TOP ADMIT,Help you apply等
如何寫推薦信
推薦信的份量直接關系到能否出國留學,能否獲得獎學金等,作為對外聯系的材料,是其中壹份較為重要的文件。推薦信的目的是通過國內專家向對方介紹申請人的工作、學習和專業方向等情況。在出國申請是否成的諸多要素中,有力的推薦信是錄取的重要條件之壹,其份量僅次於於本科成績單和標準化考試(GRE、GMAT、TOEFL)成績。多數學校都要求申請人提交兩封到三封的推薦信,由教授、系主任或工作主管直接寄給指定的單位。
◆ 選擇推薦人
推薦信是了解申請人的重要依據,在研究生課程中尤其如此。申請人可以選擇現在或以前的老師、教授或雇主。推薦人必須熟悉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目的是否明確,在學術上是否有前途,以及學生的適應能力、創造能力、品行和特長。
書寫推薦信的最理想的人選是壹封由系主任寫,壹封由專業課教授寫,壹封由自己的導師寫。不過,對方若無規定,則除了自己的親屬之外,任何人皆可為推薦人。推薦人壹般應具備高級技術職稱,如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副研究員等。如果推薦人或者曾經在該校講過學,那麽這樣的推薦人寫的推薦信就具有很強的效力了
◆ 推薦信的內容
推薦信壹般應包括下列內容:
1. 被推薦人的基本情況介紹。側重於個人的畢業時間、學校、所獲學位以及個人的專業經歷。
2. 推薦人對被推薦人的基本評價。側重於被推薦人的專業基礎、個性、特點、工作態度和在學術上的前途估計。若是推薦研究生,推薦人還需進壹步說明其深造學習的基礎和當前所具備的研究能力。顯然,恰如其分地評價被推薦人的基礎、能力和前途,比言過其實的贊譽更令人情服,更具有實際意義。
3. 推薦人可以著重介紹被推薦人曾經獲得的獎勵,發表過的論文,參加過的重要學術會議,以及曾在學生組織或學術團體中的任職等來支持自己的評價。
4. 推薦人還必須清楚地表明被推薦人留學的身份是研究生還是訪問學者,專業領域和研究方向是什麽。
5. 如果大學提供了現成的推薦表格,則必須按這類表格認真逐項填寫。推薦表格中壹般有學生綜合評估的壹項,即要求推薦人說明該生在所教的學生中應列為前5%,10%,或25%等。這種評估是指教授的個人評價,可以稍高壹點。另外,推薦表格上常有許多難以填寫的項目,遇到這種情形可填”I don’t know”,亦不致對該生的評價有何嚴重影響。
6. 推薦信尾必須有推薦人的親筆簽名,最好直接由推薦人寄給學校招生辦官員或申請就讀學校的系主任。如果由被推薦人寄送,可將推薦信裝入信封內封好後由推薦人在信封口處親筆簽名以示保密。信封正面註明“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表明這是壹封推薦信。
如何寫簡歷
申請美國院校入學和獎學金資助,要準備壹份合適的個人簡歷。個人簡歷的目的是讓對方清晰地了解申請者的全面情況,應力求在真實、全面、簡明的基礎上準確地反映自己受教育和從事專業工作的經歷,特別是近年來的工作方向、研究興趣及成果。
個人簡歷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姓名。力求與各種學歷證明的姓名相同,如有更名的情況,務必在公證時予以聲明,並附上公證書。
2. 性別。
3. 出生年月日及地點。力求與各類學歷證明的出生年月日壹致,出生地點寫明國別和省別。
4. 國籍。
5. 婚否。應分為未婚、已婚、喪偶、獨身四種狀況。
6. 現在工作單位及詳細通信地址。
7. 個人受教育經歷。包括大學、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在讀時間,所在大學的名稱、專業和所獲學位;參加工作後的受教育經歷,主要是指脫產接受專門的進修、培訓或學習。
8. 個人從事專業的經歷。填寫專業經歷應力求抓住重點,突出研究方向;擔任教學工作的可列出主講、助講的課程名稱;擔任研究工作的可列出參加各個研究項目的課題名稱。
9. 有何著作、論文或研究成果。個人的論文、著作和研究成果要分門別類列出,並壹定要與個人專業經歷相壹致。所列著作要註明名稱、出版年月、出版單位。所列論文要註明論文題目,刊載的雜誌或期刊名稱、期號、語種;對於在學術會議上發表的文章還要註明學術會議的名稱、召開的時間和地點等等。如果其中有被外國學者評論過的最好附上刊載評論文章的雜誌名稱及時間。
11. 參加何種學術團體,得到何種榮譽。學術團體壹般應是省、市或行業壹級以上的專業學術團體,在學術團體中所擔任職務可予以註明:榮譽主要是指在專業、技術研究方面獲得的獎勵和榮譽,要註明獲獎名稱、頒獎時間和頒獎單位。
12. 擬申請的大學和導師的姓名。可根據申請者查詢到的資料予以註明,需註意按照每個單位、每位導師給壹份簡歷的原則,即在同壹份簡歷中不必註明全部想要聯系的單位或導師。
13. 擬進行的研究方向和希望從事研究的題目。國外院校的專業面壹般較寬,要根據國外情況,力求專業面與其壹致;研究課題可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需要,同時也要盡量考慮對方的條件。簡歷最好打印。上述項目如遇缺項可不必撰寫,只需將下壹項內容提前即可。簡歷的字跡要求工整、清楚。既不要言過其實,又必須充分反映自己的實際水平。
各種證明材料
證明材料壹般出自有關單位,文字應規範、嚴謹,並加蓋有效印章。申請者應提供的證明材料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學歷、學位證明。主要是大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博士學位證書。
2. 成績單。
3. 財力證明。
4. 體檢表和健康證明。壹般應由指定級別的醫院出具。
5. 學業(術)獎勵和工作證明。壹般學校盡管不作要求,但獲得過獎勵和有過實際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在錄取時必定會得到優先考慮,這壹點在申請助教、助研及獎學金時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