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樹立正確的黨員個人價值觀。個人價值是指個人作用於社會並被社會肯定的知識、能力和精力。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是積極的要求。過去從宣傳教育到社會實踐,對人的認同感要求過高而忽視了特殊性,服從集體影響了人的個性。黨組織要求黨員做“革命的螺絲釘”,卻忽視了研究如何把“革命的螺絲釘”擰在最合適的位置,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把追求個人價值等同於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樹立新的個人價值觀念,就要認識到黨員對個人價值的追求不僅僅是黨員個人發展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把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運用到工作和社會中去。要把黨員對個人價值的追求變成黨員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為人民服務能力的過程。作為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凝聚黨員群眾的心。
第三,要樹立科學的黨員先進性評價觀。過去判斷黨員的先進習慣是“思想好、幹勁足、肯吃苦”。在新時代,先進性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強調黨員的敬業精神、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的統壹。黨員的先進性不僅要強調態度和精神,更要註重實踐能力和工作實績。既要有老黃牛的精神,又要勇於開拓創新,能夠成為工作骨幹和業務能手。
四是樹立基層黨組織積極維權服務的理念。黨章規定,嚴格管理黨員是為了維護黨和黨員的利益。同時,黨組織也要為黨員提供各種服務,保障黨員的政治、工作和生活權利,使黨員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基層黨組織要協調黨員與組織、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群眾的關系;營造互助友愛的和諧環境氛圍,將教育管理融入服務之中。這樣可以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讓集體更有凝聚力。
五是樹立全新的黨建和業務融合理念。歷史上出現過以黨代政、黨務沖擊業務的現象,也出現過無視政治、弱化黨建工作的現象,對我們的事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害。理解和把握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的關系沒有固定的標準和統壹的答案,二者的關系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變遷而不斷變化的。無論是黨建工作要圍繞業務工作開展的“環繞論”,還是黨建工作要以業務工作為中心的“中心論”,還是黨建工作要結合業務工作開展的“組合論”,都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根源,也有其提出和存在的合理性。現階段,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的關系日益呈現出相互融合的趨勢。可以說是妳中有我,我中有妳,兩者很難完全分開。因此,要樹立基層黨建和業務工作壹體化的綜合理念,把基層黨建和業務工作有機統壹起來。
第二,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是工作機制的創新。
基層黨組織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管理體制,推進自身工作機制創新,切實體現黨的政治優勢,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保障經濟社會組織健康發展。通過建立和完善目標機制、決策機制、組織機制和聯動機制,實現工作機制的不斷創新,是實現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保證。近年來,特別是通過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北運河管理處黨委不斷實踐工作機制創新,取得了壹定成效。
壹是完善目標機制,實現基層黨建和中心工作目標的有機統壹。北運河管理處黨委建立了基層黨支部目標考核和工作管理制度。在去年的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形成了黨員先進性的具體標準和要求。在完善支部自身工作目標的同時,註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動員黨員群眾共同努力,實現水務發展目標。黨委進壹步完善了黨員責任區制度。各黨支部根據黨員的工作和責任,確定黨員責任區的範圍,明確每個黨員及其所在單位或人員的責任和任務。將黨支部的工作制度、工作目標和黨員的責任區域劃分制成展板進行宣傳,提高了黨員的責任感,加強了對黨員的監督和管理。
二是完善決策機制,實現基層黨建決策與水務中心決策的有序銜接。基層黨組織在集體決策、參與決策和監督決策過程中,加強民主管理,暢通黨員群眾反映意見的渠道,旗幟鮮明地發揮政治引領和監督保障作用。
三是完善組織機制,實現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用制度約束人、激勵人。建立健全系、所兩級黨組織,選拔政治素質強、業務能力強、領導協調能力強的同誌從事黨務工作。同時,根據黨員隊伍的特點和黨的建設的實際,建立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制定了黨支部工作制度、黨員學習培訓制度、組織生活會制度、黨員發展制度等八項黨員教育管理長效制度,制定了《北運河管理處2005-2008年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實施綱要》,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了嚴把入口關,確保新發展黨員的質量,從源頭上保持黨員的先進性,我們在發展黨員中實行了“雙提升雙公示”制度和黨建黨史理論考試制度。即在確定發展目標和吸收預備黨員前實行“雙提升”制度,在吸收預備黨員和黨員轉正前實行“雙公示”制度。這種形式擴大了黨內民主,增加了發展黨員的透明度,便於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
通過完善目標機制、決策機制和組織機制,明確基層黨組織的職責任務,優化基層黨建工作環境,激發黨建工作動力。
第三,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是教育模式的創新。
隨著形勢的發展,黨員的思想更加活躍,對壹些事情的認識和判斷是多方面、多角度、多方面的。如果我們仍然停留在過去的傳統教育觀念上,采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就不能適應黨員的需要,不能適應新時期黨的建設的要求。如何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針對黨員的思想和工作實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教育活動,是對基層黨務工作的新挑戰。幾年來,當地黨委在實踐中做了壹些有益的嘗試。
1,創新黨建基礎工作,實行黨建工作“雙冊”管理。為了使黨建工作更加規範,當地黨委印發了《黨支部活動手冊》和《黨員活動手冊》,記錄了黨員長效管理制度、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要求、黨支部和黨員的活動時間,使黨建工作壹目了然,便於檢查和總結。
2.創新教育內容和方法,豐富活動載體。在教育活動中堅持“三個結合”,即思想教育與新形勢新任務相結合,與本單位中心工作和幹部職工思想實際相結合,與提高班子成員思想理論水平和領導能力相結合。改進傳統教育模式,創造符合時代特點和黨員需要的教育內容和形式。每年開展有效的學習教育活動,如邀請專家教授作輔導報告、組織不同內容的專題講座、舉辦學習論文交流、組織參觀、典型宣傳活動和主題黨日活動等。把嚴肅的政治教育用生動的形式和載體表現出來。
在教育活動中,要轉變教育觀念,發揮黨員自身優勢。今年上半年,在黨章學習系列教育活動中,我們組織學習了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和黨章。在此基礎上,分兩批對全部門工作的黨員進行了培訓。黨委主要領導以“學習黨章,增強黨性,做壹名合格黨員”為題,給黨員進行了壹次互動講座。在黨員中廣泛開展了“遵守黨章,從我做起”的研討和征文活動。在分組討論的基礎上,12名黨員代表結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實踐進行了學習交流。這種教育自己的方式,同時讓大家壹起得到教育,在黨員中很受歡迎。
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中,當地黨委以4月7日為“榮辱觀”全教育日,組織員工觀看輔導報告,觀看《道德的力量》《感動中國》等系列輔導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