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東南亞地區的各國的國家官方用語是什麽?

東南亞地區的各國的國家官方用語是什麽?

1、越南

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老撾、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裏,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裏,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屬於南亞語系的越南語被采用為全國性官方語言,用於教育體制及大眾媒體。約90%的少數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語。

2、新加坡

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壹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和制。

新加坡是壹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由於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

3、柬埔寨

柬埔寨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壹。高棉語為柬埔寨通用語言,與英語均為官方語言。

舊稱高棉,位於中南半島,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東北部與老撾交界,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毗鄰,南部則面向暹羅灣。柬埔寨領土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闊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

4、印度尼西亞

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壹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

印度尼西亞語(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內方言為基礎的壹種馬來語,是印度尼西亞的官方語言。全世界約有3000萬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他們的母語,還有大約1.4億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第二語言,能較熟練的讀和說印度尼西亞語。

5、東帝汶

東帝汶位於東南亞努沙登加拉群島最東端,島國。包括帝汶島東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歐庫西地區以及附近的阿陶羅島和東端的雅庫島。西部與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與澳大利亞相望。

官方語言為德頓語、葡萄牙語;工作語言為印尼語、英語。德頓語為通用語和主要民族語言。

6、老撾

老撾語(Lao)也稱為寮語,是老撾的官方語言。老撾語分布於中南半島,和泰語接近,但是文字外觀有壹定的差別,老撾語是壯侗語族-壯傣語支的壹種語言,在歷史上曾經吸收了大量的梵語、巴利語和柬埔寨語的詞匯。

7、緬甸

緬甸語屬漢藏語系下的藏緬語族;居民以農耕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學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響。

以蒲甘王朝為代表,建於十壹世紀初,以蒲甘為首都。設行政組織,訂立法律,雕刻及繪畫藝術相當發達;並且以自創的緬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並成為經書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築以“糾蘇吉剛佛塔”為其代表。

8、泰國

泰語主要是分布在泰國、老撾、緬甸、越南西北、柬埔寨西北、中國西南、印度東北的傣泰民族使用。泰語分為大泰方言(中國雲南西部及西南部、緬甸北部及西北部、印度東北部),蘭納方言(中國雲南南部、緬甸撣邦東北部、泰國北部、老撾北部、越南西北部)。

暹羅方言(泰國中部及南部、老撾南部、柬埔寨西北部)等三大方言。泰王國北部、東北部是蘭納方言,中部、南部是暹羅方言,泰國中部方言是泰國的標準泰語。

9、文萊

文萊的國語是馬來語,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原用加威文(用阿拉伯文書寫的馬來文),現許多場合如個人簽名、公***建築物上等仍使用。

19世紀英國人進入之後,書寫采用拉丁字母,英語亦開始廣泛通用。文萊華人除講本民族語言外,還講英文和馬來語。主要報紙用英文、馬來文和中文出版。

10、馬來西亞

官方語言為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壹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在1969年種族騷亂五壹三事件發生後,馬來語才成為主要語言。然而在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壹種活躍的第二語言。

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準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壹種英語型態,雖然很少正式使用這個名稱,除非是跟教育有關的討論。

11、菲律賓

塔加洛語在語言分類上是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主要被使用於菲律賓。被稱為菲律賓官方語言的“菲律賓語”,正是以塔加洛語作為主體而發展出來的。

根據菲律賓政府2000年所進行的人口普查資料,在總數76,332,470的菲律賓人當中,有21,485,927人是以塔加洛語作為母語的,比重約為28%。

此外,還有將近5000萬的其他菲律賓人,則是以塔加洛語作為第二語言。在菲律賓的將近170種本土語言中,塔加洛語是唯壹具有官方語言地位的壹個語言。

百度百科-越南

百度百科-新加坡

百度百科-柬埔寨

百度百科-印度尼西亞

百度百科-東帝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