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法考情節是我這輩子繞不過去的坎,為了這壹天,我等了壹輩子,也奮鬥了那麽多的日日夜夜,但這壹天,也如我的昨天和明天,它並沒有什麽不同,只是對我而言,這曾經所走過的法考路告訴我,這壹天是美好的,而我值得擁有!
回首法考路,微信發文表達心境:2020年實屬不易,過程的艱辛、困苦、迷茫、豁然,苦但樂在其中!
?雖有夢想,也需要激情點燃
相信學法律的都會有過法考的夢想!畢竟這是法律人的壹道門坎。1997年大學畢業,進入體制內工作,1999年拿到湘潭大學的法學的自學本科文憑,燃起司法考試的想法。但那時的司法考試對體制內的人來說是塊雞肋,不是法院和檢察院系統的,即使考過了也不能用來幹什麽,貌似連證也拿不到。在猶猶豫豫之中,我也買了幾本司法考試的書籍,挑燈夜讀了壹些日子,去參加壹次司法考試(具體年份都已記不清了),成績壹出來,差了十來分,壹下給自己瀉了氣。接下來二十多年的時光,我基本從事內勤綜合工作,與法律漸行漸遠。
2017年12月份我到長沙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壹次高級執法資格考試,壹出考場,我不禁哀嘆,以當時43歲的年齡,基本沒有再進考場的機會了。等到臺上領證時,發現單位竟有壹位女同事(年齡稍長我壹點)領的是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獎勵。細查資料,才知道以前的司法考試已經改為法考,而且國家對行政機關人員是鼓勵考試,通過法考後可以作為單位的公職律師,三年後可轉社會律師。
這無疑對我是巨大的誘惑,而且同事的成功也讓我看到了我的另壹個可能性。雖然我已經近二十年沒有具體接觸過法律,但或多或少還是算在法律圈內吧,心想要是通過法考了,先做公職律師,到退休了再能做點自己的事情,也不至於空虛無聊吧。於是開始有意識地通過公眾號、微博關註法律知識,但對於法考,內心還是沒有信心。直到2018年11月,我被借調到女子看守所工作,這裏是公檢法加律師工作的匯集地,經常接觸大量的法律文書,與公檢法銜接各種關系,更重要的是接觸了非常多的在押人員,她們對法律的急切需求,讓我才真正看到了法律的價值,曾經的夢想在這裏突然壹下被點燃了。2019年年後,買了壹套法考書籍,開始重新學習,2019年8月底參加法考,客觀題又是十幾分的差距,未過。2019年11月淘寶網購瑞達客觀題學習包,跟上網課節奏,2020年基本是在學習和工作中度過,直至法考結束。
回想法考的過程,焦慮始終相伴。太多次的自我否定,太多次地徘徊退縮,但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有顆強烈實現自己夢想的心吧。曾經以為自己已經放棄了的法考之路,在二十年後突然被喚醒了,而壹旦被喚醒,激情壹下就好像被點燃了。特別是到了女子看守所,跟在押人員的緊密接觸,去給她們講解各類的法律問題,了解到的她們壹個個案例,讓我感覺踐行法律的路還很艱巨,需要我們更多地去學習法律,宣傳法律,同時也可以運用法律去幫助這群違法犯罪的迷路人,確實很有壹種使命感,讓我更迫切地想通過法考,壹方面能具備法律資格更好地開展工作,同時能學到更多的法律知識來幫到她們。
? 抗過高壓,就能高效
?2020年年關剛過,新冠役情襲卷中國,我們的工作、生活節奏完全被打破,看守所也進入戰時備勤狀態。隔離--值班--居家隔離的模式成為常態,我最長隔離加值班的紀錄是36天未能回家。值班的日子基本上連走帶跑連軸轉,永遠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心理壓力非常大,封閉的空間,每天擡頭看不到天,想跑個步也只能在走廊裏轉轉,內心灰暗,接觸的人和事也相對灰暗,這個時候,躺回宿舍基本是不願動的,書拿到手裏都是字在看我。但也正因為高壓,人就越需要抗擊它的勇氣。當我意識到自己狀態時,我立即調整自己,每天制定學習計劃,即使看不進書,也要將要看的書聽完,聽久了覺得有味了也就聽進去學到知識了。同時調整自己值班的狀態,通過廣播,定期給在押人員上法律課,組織她們學習法律,也搞了壹些聽歌、講故事的活動來調動她們的積極性。這種邊學邊講的方式對我確實也很有促動力,課前的準備,課後的討論,還有每次走過監室收到的壹張張法律咨詢的字條,讓我的心思更專註於學法這件事。唯有自己更強,才能更好地教導她們。壓力壹經轉化,學習的效率也就很明顯了。雖然工作很忙,但我基本做到了每天清晨六點前起床,學習2-3小時,中午規定只睡半個小時,學習1-2個小時,晚上再花上2-3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雖然很苦很累,但基本上保證了自己的學習時間。而在家隔離的時間雖然不久,但基本也保證了我能安心在家,以隔離的名義不被打擾地學習,學習的時間雖然被壓縮了,但學習的效率反而更高,效果更好。
回想2020年的時光,我看到我在工作上的無限可能,確實在隔離期間做了很多有創意的工作,費力但也受益,如在監室建立流動圖書屋,花了很多時間去推薦書籍,收集整理書籍,再發到每個監室去;利用每天可能的時間去給在押人員上法律課,有時時間有限,可能只講個二十分鐘,但這些都給了我很大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這種成就感和價值感也讓我學法的信心倍增,每次焦慮或泄怠時,就感覺有人在逼著我振作起來似的,讓我在有限的時間裏完成了我以為的不可能的事。
?雖然笨了點,但我總算是跟上節奏了
2019年當我產生法考的想法時,我買了壹套法考的書籍,在家閉門學習了壹段時間,效果很不理想,原因壹是多年未系統地學習,很多知識脫節,學起來很困難;二是年齡確實是個很大的坎,書看了似懂,放了就忘,做起題來基本靠蒙,這無疑很打擊自信心。即便當年是報了名,也只是去走走過場。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到了2020年,我很知趣地買了瑞達客觀題的學習包,跟上網課的課程,聽課的效果比看書還是好很多,最起碼有互動的可能 ,有時聽老師講幾個笑話,打趣壹下,心情也會輕松壹些。而且學習任務不需要安排,每天都擺在那,網上課程有更新,趕緊跟上就是了,老師點哪我就跟哪。學習能力有限,所以腦袋笨的我,只能老老實實跟著書和課程,從精講、精粹、真金題、法律法規壹本通到考前聚焦,壹節課不拉下地跟著學,題目不管做不做的出都填滿,再找答案反復找錯的原因。有時瑞達的課聽完了,對覺得難的再聽壹遍,要不就跑到別的法考網站去聽,旦凡有空閑的時間,我也要開了語音課程,隨時聽隨時記。將鐘秀勇的那句至理名言“repeat,repeat,repeat”牢記在心。“勤能補拙”對忘性大的我而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確實很多,但非常實用。雖然無數次懷疑過自己的能力,就如拿到成績單的那壹刻,我都不相信這是真的,但我不得不承認,我所付出的的努力並不是在做無用功,它是被壹點點積攢下來了,回報多多少少總會有的,而更大的驚喜可能真的會從天而降,讓妳明白自己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未來可期,給努力的我們!
讓時間又回到2021年1月8日的這天清晨,八點早過,我遲遲都沒能打開網頁查看分數,心裏想過很多種可能,我內心中已經做好了沒過的打算,還想象自己即將又要開始拼搏的壹年,我在法考的微信群裏徘徊良久,看到的都是歡呼雀躍的報分信息,讓我心生希望,這麽多人都過了,也許我也可以成為其中壹個吧。於是打開網頁,點擊進入,主觀分數121分,忍不住大吼壹聲,內心狂喜,壹路閃著淚花將車開到單位。我感覺為這壹天的到來,我真的好像用了壹輩子。就在同壹天,壹個我曾經管教的在押人員通過多種途徑找到了我,約我見面相聚,我們壹起聊了很多話題,當然聊了我帶給她們的書籍和法律課堂,我熱切地告訴她,我過了法考,我離我曾經給她們的許諾又近了壹步,她的眼睛也放著光,很真誠地謝謝我!
曾經對她們說過,只要我們努力,有正確的方向,未來可期!而我想做那壹束光,即使微弱也可以有溫度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