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室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壹,1066年至今,王位由有同壹個血統的人代代相傳,由於英國允許與王室有血緣關系的女性繼承王位,這造成了英國王室血緣相同而王朝名稱不同的現象。
英國君主與其近親的關系由其名號可知。王室成員雖然沒有嚴格的法律或者正式的定義,並且不同的名單會有不同的成員,不過擁有國王/女王陛下(HM,His/Her Majesty)或者王子/公主殿下頭銜(HRH,His/Her Royal Highness)的壹般都被視為王室成員。
英國王室姓什麽?現在當然是溫莎。但真的就這麽簡單嗎?1917年之前,英國王室成員並沒有姓,名字中只有所處的王朝名稱或房子名稱。國王或女王在簽署文件時也只寫名字,直到現在英國還保持著這壹簽名傳統。
1917年,喬治五世不僅將其統治的王朝和王室住所更名為“溫莎”,還將它定為家族姓氏。1952年女王即位,確定“溫莎”為皇族姓氏。喬治五世之後,他的所有男性和未婚女性後代都姓溫莎。
然而到了1960年,女王和菲利普親王希望他們的直系後代和其他皇家成員有所區分。於是英國樞密院宣布,除去擁有王子/公主頭銜和已婚女性成員。
女王所有的直系後代都要以“蒙巴頓-溫莎”作為姓氏。這項聲明宣布之後,所有女王的孩子壹旦需要表明姓氏,都會以“蒙巴頓-溫莎”相告。
大致說來,被賜王子或公主頭銜的王室成員並不需要姓氏,但如果需要的話(如結婚等),他們的姓則會是“蒙巴頓-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