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和電腦同步是什麽意思?
綜上所述,有兩個數據源,壹開始它們的數據是壹樣的。如果壹個數據源的數據在添加、修改、刪除後發生了變化(或者兩個數據源都發生了變化),那麽為了保持兩個數據源的數據壹致,也就是反映壹個數據源對另壹個數據源的變化,就必須進行壹個操作來保持兩個數據源的數據壹致,這個操作叫做“同步”。同步操作完成後,兩臺設備上的數據完全壹致,處於“同步”狀態。壹般來說,兩個數據源中,壹個是服務器,壹個是客戶端。由於其強大的計算和處理功能,服務器在同步過程中要比客戶端做更多的計算和處理工作。比如電腦的Outlook裏存了很多聯系人,手機裏也存了很多聯系人,那麽如何讓Outlook裏的聯系人和手機裏的保持壹致呢?這時候妳可以通過“同步”來達到這個目的。在這裏,由於電腦比手機具有更強大的計算和處理功能,所以我們把PC看作服務器,把手機看作客戶端。服務器(電腦Outlook)和客戶端(手機)第壹次同步時,會有壹個“同步慢”。過程如下:客戶端將其所有聯系人發送給服務器,服務器將收到的所有聯系人與自己的聯系人進行對比分析。服務器分析後,將客戶端沒有的聯系人發送出去,這樣客戶端就有了同步前服務器沒有的聯系人,服務器還添加了客戶端有但同步前沒有的聯系人,這樣同步後兩個設備上的聯系人信息完全壹致,處於“同步”狀態。現在Outlook和手機上的聯系方式壹模壹樣,比如各有10客戶的聯系方式。用戶出門攜帶手機,在辦公室使用PC Outlook。某天,用戶在手機上修改了客戶1和客戶4的信息,回到公司後又在PC上修改了Outlook的客戶2和客戶8的信息。經過壹天的工作,用戶希望保持Outlook的客戶在手機和PC上的聯系信息壹致。這時,他只需要執行“自動同步”操作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手機只需要將修改後的客戶信息(客戶1和客戶4)發送到Outlook,Outlook只需要將修改後的客戶信息(客戶2和客戶8)發送到手機,然後進行相應的修改。這種方法之所以稱為“自動同步”,是因為它不需要像“慢同步”那樣將所有信息發送給對方,只需要發送自上次同步以來修改過的信息。如果由於長時間沒有同步或自上次同步後短時間內有多次數據修改而導致“修改日誌”溢出,軟件將自動采用“慢同步”進行下壹次同步。如果用戶不小心刪除了A數據源上的所有數據,想通過與B數據源同步來恢復數據,用戶需要選擇“慢同步”,否則B數據源的部分數據可能會被刪除。因為在“自動同步”的情況下,軟件會誤認為用戶要刪除數據源B的相應數據,所以,用戶先備份數據源B的數據,再進行同步是安全的。如果數據源B的相應數據被刪除,他們也可以將備份的數據導入數據源B,然後選擇“慢速同步”與數據源A同步..所以用戶平時需要註意備份各種數據源的數據,壹旦出現上述情況,也可以恢復數據。手機和Outlook可以同步聯系人和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