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薦人簽名的正本壹定要郵寄的,副本可以上傳到申請網站。新生入取的工作量比較大,可能不會逐個打電話,但是有這種可能。但是壹旦經確認出現和推薦信內容不符的情況,可能直接被取消資格。
截至2018年11月,香港大學有十所學院以及研究學院,教職員7795人,在校學生29099人,在經濟、金融、會計、生物醫學、牙醫、教育學、人文學科、法學、語言學、政治學與社會科學等領域展現出較強的科研實力。
2019年9月12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大學排第35名。擴展資料
1、教學建設
港大以小班教學為主,人數不多,課堂內容詳實,且十分註重師生間的互動。得益於班級的大小,在課堂上教師隨時都會向學生提問,他們非常鼓勵學生問問題。
同時,團隊協作成為日常學習中的重要壹環,在香港大學的課程中,需要團隊***同合作完成的比例很大,這對提升交流、合作能力十分有效。
港大沒有強制性要求學生上課的措施,更不靠點名保證出勤率,保證學生出席率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課程的質量,自然地吸引學生來上課。港大采取的是漸進式的教學模式,淡化了期末考試的重要性;
為了更加合理地評價壹名學生的水平,老師平時會留壹些很有針對性的作業,其目的是考察學生跟隨課程學習的進度。這種漸進式教學方式既可以保證學生平時的學習質量,又給了學生充裕的自由可支配時間。
2、學校建築
港大十分重視評教,這也是港大的老師教學質量普遍比較高的原因之壹;對於壹門課程,不僅主任老師要被評教,助教也要被評教。
學校的管理部門分為兩個部分:壹個是負責學術的教授和老師,壹個是負責服務學生的管理部門,兩個部分平行運行,各司其職,互不幹涉;這種模式某種程度上保障了教師的教學、學術自由性。
2012年起,香港大學采用了新的四年制學位課程。新課程架構將賦予學生更靈活、多樣化且多層面的選擇,以汲取知識。
新課程架構除有助學生建立強大的本科及跨學科知識基礎外,更著重培訓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與獨立思想能力,並協助他們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成為出色的團隊成員,最終成為想象力與創造力兼備的領袖。新課程中引進了”核心課程“和”體驗學習“兩大模式。
其中,”核心課程“主要有科學與科技、人文學科、全球問題和中國研究四大主題,而各個學院設立的多種”體驗學習“包括了諸如工作實習等讓學生體驗真實專業領域工作,提供壹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卓越學習經歷,提供與全球***融且具國際視野的大學教育。
3、對外交流
1998年,香港大學創立全球學生交換計劃,為本科生創造在世界各國生活和學習的機會,並予所有交換生以支援 。香港大學同時還是Universitas 21聯盟的創始成員,這個聯盟旨在推進各個成員間的交流合作並促進自身的國際化水平。
2012年4月26日在上海復旦大學光華樓,“香港大學千人中國內地交流計劃”啟動儀式舉行。
“香港大學千人中國內地交流計劃”是港大2012年著力發展的新項目,其緣於李克強總理出席港大百周年校慶典禮時,宣布由2012年開始,中央政府會成立專項資金,每年支持1000名港大學生和老師到中國內地去學習、考察和開展科研工作,加強中港兩地教育交流。
2013年2月1日,香港大學與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簽署合作草案,加入“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與兩所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中國內地的科研單位和學者,在人才交流﹑研究生培養﹑分享研究資源等多方面展開合作。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