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體裁是什麽,請列舉幾部獲獎作品

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體裁是什麽,請列舉幾部獲獎作品

在七屆評選的33部獲獎作品中,農村題材達8部,占24.2%。其中,《芙容鎮》描述1963—1979年間南方鄉鎮極富風情的社會生活和胡玉音、秦書田與王秋赦等人在“左傾”政治運動中的跌宕命運。《騷動之秋》講述的是在商品經濟大潮的深入沖擊下,“農民改革家”嶽鵬程為改變家鄉面貌,力除陳弊,大膽革新,使鄉鎮企業迅速發展,並帶來了人際關系的巨大變化。《秦腔》對變化中的鄉土中國所面臨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滿赤子情懷的記述和解讀。它們概括性地紀錄了“***和國農村”的變遷史,還有《黃河東流去》《白鹿原》《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湖光山色》檢視了中華民族築基於農村的執著、堅韌與真實等。由於對農村題材有深厚的寫作經驗和傳統,所以,盡管意識形態濃厚,但評論者認為無損於它們的思想深刻和復調性;盡管遵循的是現實主義,但豐富的生命與生活體驗卻拓展了藝術的精致和深化;以及強烈的鄉村文化意識,都使它們有著難得的可讀性與研究價值。然而,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的都市化進程,農村題材也在創作中不斷萎縮,反思生活和現實的力度減弱,因此,如何進行敘事轉型,重振農村題材小說創作,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