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微信刷號,用的是什麽技術

微信刷號,用的是什麽技術

不久前,微信進行了調整,公開公眾賬號每篇文章的閱讀次數,以及用戶對文章的點贊次數。這讓所有的公眾號、服務號“赤裸裸”地曝光在了用戶面前,誰家的公眾賬號人氣旺通過閱讀量就壹目了然,這壹招讓壹些“含水量”較大的公眾號無比焦慮,於是動起了“刷閱讀量”的念頭。

記者發現,在淘寶、豆瓣等諸多網站上,都出現了“刷閱”的信息,且人氣不差。“1000個閱讀量15元,10000個閱讀量120元,量大從優。”有商家報出了這樣的價格。造假“刷閱”儼然成了壹條黑色產業鏈,同時也讓人深思壹個問題——誰在操控微信閱讀量?

微信“顯示閱讀量”,讓“造假”者嗅到商機

顯示閱讀量,是愛玩微信的朋友們最近留意到的話題。壹篇有人氣的文章可能引來上萬個閱讀量和近千的點贊,而壹篇滿是水份的廣告文,即使發布文章的公眾號號稱有多少萬的粉絲,但顯示的數百條閱讀量立馬將其打回原形。

記者手機微信上,加過壹些咖啡館、甜品店的微信公***號。這些微信號當初通過掃碼送優惠的方式積累了不少粉絲,如今它們每天發出的“美文”的閱讀量卻非常有限。

“刀刀”是壹個知名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他告訴記者,顯示閱讀量對於壹些商業性較重、比較浮誇的微信賬號來說,影響較大;而對於重視內容、比較“有料”的賬號來說,閱讀量基本上就是實打實的實力證明。

“以前壹些公***號的閱讀量都是後臺數據,有時候為了拉商家贊助,用壹些弄虛作假的方式去欺騙,而如今微信閱讀量明明白白顯示在頁面上,擺在用戶面前,誰都忽悠不了誰。”“刀刀”說。

那麽,同壹個微信用戶壹直點擊壹篇文章,是否可以提升閱讀量呢?記者嘗試了壹下,發現同壹個IP最多能增加5次閱讀量。

不過,記者發現,不少商家嗅到了微信“顯示閱讀量”的商機,在淘寶、豆瓣等人氣網站上,“刷閱”的廣告帖不在少數,且人氣並不差。

“刷閱”的出現,讓“漲粉”、“刷點擊”等“造假”產業鏈再壹次曝光在了公眾的面前。

找人“刷閱”,半分鐘內就多了100條閱讀量

在某網站上,記者搜索“刷閱讀量”,壹下子就跳出來數十家店鋪。“保證迅速完成,每天最好不要超過2000個‘閱讀’哦。”壹位賣家如此描述。

“圖文閱讀10元1000次,微信點贊2元10次,分享轉發10元30次,微信加粉絲2元100個,公***號註冊15元1個……”有商家明目張膽地列出了這樣的價格。對方還表示,“刷閱”的每個賬號都是不同個性簽名、不同頭像、不同昵稱。

記者以壹個公***微信號運營者的身份在QQ上和壹個“刷閱”商家咨詢,對方給出的價碼是1000個閱讀量15元,10000個閱讀量120元。同時,對方聲稱,刷出來的閱讀量可以分配到不同的文章上面,並保證不會被查到。

“我們和很多公司合作的,如果妳不放心,可以1000個、1000個這樣刷。”對方說,他可以先免費為記者的微信號測試加上100個閱讀量。於是,記者發給對方壹個公***微信號讓其給某篇文章“刷閱”。果然,半分鐘後,這篇文章壹下子增加了100個閱讀量。

除了幫人“刷閱”之外,記者發現有商家甚至在網上出售“刷閱”的軟件。對方稱,該軟件不僅可以提升閱讀量,還支持增加微信廣告點擊量、圖文分享等多種功能。

有法律方面的專家表示,“刷閱”行為涉嫌科技造假。北京工商大學廣告系講師張慧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這說明我們的市場監管仍然存在壹些漏洞,尤其是電子商務,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

對於“刷閱”行為,7月29日,騰訊做出“反刷”回應,全網微信“刷閱”曾陷入癱瘓。但時隔壹周,記者發現,依然有商家表示可以操縱“刷閱”。據悉,近日,騰訊微信官方再次強調將會針對近期出現的虛假點擊、集贊等行為進行打擊。

據《廣州日報》報道,暑假期間大學生兼職和實習工種中出現了壹種“微信刷閱族”。由於閱讀數是“大V”們的臉面,也是自媒體叫價的基礎,市場需求巨大,壹大波“刷閱族”襲來。“刷閱族”其實是以各種手段幫助微信公眾號增加文章閱讀數,以此來獲取經濟利益的人。

不少網上賣家召集了壹些有刷閱讀量需求的公眾號加入QQ群互粉,並且每天為群裏的其他公眾號刷閱讀量。為了增強聲勢,不少找暑期兼職的大學

生也被吸引過來成為“水軍”。“我去年暑假去肯德基打工,今年就不想去了,太累又沒多少錢賺。但是我現在刷100次閱讀量就有12元,壹天能刷壹百來元

錢。”有學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