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效果上來看,感覺仍然不理想,唯壹的收獲便是字寫得快了些。
那時侯的學習,沒有去思考,自己的方法對嗎?以為自己壹味的努力便可以成為學霸。
有次看到壹個高考狀元的筆記,才明白,筆記原來可以這樣做。
後來,接觸到思維導圖,才明白,原來狀元做筆記的方法是采用思維導圖幫助記憶的方法。
今天,學習的便是如何用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
中心圖是壹個愛學習的蘑菇老爺爺正看書也作筆記,旁也站著丹菡的簽名蝸牛看著他的筆記感嘆:“筆記做完,思路清晰,理解精準了啊。"
中心圖畫最好畫與主題相關並能有利於理解記憶的圖。
主分支兩個:制作讀書筆記的方法,示例。以此為兩條主線進行下級的分細。
壹、三步讀書筆記記錄法:
(壹)閱讀。
采用問取憶方式,將文章內容讀完。具體方法詳見 《壹張圖助妳讀懂壹本書》
通過“問、取、憶”三步法,將要做思維導圖筆記的內容“讀”完,並抓住其關鍵信息,把握整體。在這個過程中最好用筆在關鍵的地方做記號,方便後續做導圖或回看。
(二)畫結構導圖或者初步的思維導圖。
初步了解文章或章節的大概內容和整體結構之後,則可以開始畫結構圖或者初步的思維導圖。
確定中心主題,紙張橫放,畫上中心圖,再畫主幹,寫上關鍵詞,然後畫下級分支和小圖像。
容易犯的錯誤:
1、求大求全。
不需要把書上和文章上所有的內容都做在思維導圖上,只用關註重點內容即可,不重要的部分要敢於舍棄。
2、用詞完全忠於原書。
讀書的重點並非壹定要和作者的觀點壹致,而是要從作者的著述中,學習和理解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原文中有的可以直接用原文,原文中沒有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詞語去總結,並隨著閱讀和理解的深入,及時調整。
(三)豐富完善思維導圖。
給思維導圖加上小圖像、簡圖,並上色,軟件繪圖的話直接插入圖像即可。同時,也可以重新對照文章檢查壹遍,防止遺漏重要內容`。
還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拓展思維導圖的細枝末節。
如果是壹整本書,每壹個大的章節可以畫壹幅思維導圖,畫完每壹章後,將整體的框架,所有的章節合起來畫壹幅思維導圖就是這本書的思維導圖。
二、用思維導圖制作讀書筆記示例《如何高效學習》中的《整體性學習的順序》為例進行示範。
(壹)閱讀。
問:
整體性學習的順序是什麽?知道了信息在大腦裏面怎麽存儲的,可信息是怎麽來的呢?
取:
看到正文中跟中心主題相關的內容,“ 1 2 3 4”、“第壹、第二”等數字的部分要高度敏感,因為這些內容是要提取的關鍵內容,在閱讀的過程中整合自己的理解,暗示自己記下來。詳見 《抓取關鍵詞妳不得不知的事》
從中抓取到“整體性學習的順序”:1)獲取;2)理解;3)拓展;4)糾錯;5)應用;6)測試。
憶:
註重回憶和總結,閱讀的時要把“問取憶”三步形成壹種無意識的習慣,運用到實踐中。
帶著這些問題邊思考邊閱讀。並且提取關鍵信息,及時回憶。
閱讀時提取關鍵信息的采集過程,不僅包含了眼睛、耳朵還有觸覺、嗅覺、味覺等等信息。要高效找到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讓有價值的信息更多。
總結下步驟:帶著問題去思考?提取關鍵信息?總結梳理。
按這樣的步驟讀完之後,已將關鍵信息提取出來了,可以開始做初步的思維導圖。
(二)畫思維導圖
先畫中心圖,畫主幹,再寫關鍵詞,畫下級分支。
首先是畫中心圖,中心圖要能體現中心主題。可以畫引起妳聯想的事物。***六個階段,布局的時左邊三個大分支,右邊三個分支。
畫中心圖時,確定中心主題內容的時,耍知道自己要幹什麽;畫主幹的過程,就是梳理分類的過程,分幾個大類;寫關鍵詞的過程,是總結提取的過程,從而使理解更加準確;畫分支的過程是更加細致梳理、歸納的過程,讓理解更加深入。
思維導圖是按照從右上開始的順時針順序畫的。所以右上、右中、右下、左下、左中、左上分別是獲取、理解、拓展、糾錯、應用和測試。
(三)完善思維導圖
在上面添加小圖像或者簡圖、上色等等。
畫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在逼著自己仔細揣摩書中內容,進行分析歸納總結。
用思維導圖做學習筆記,可令思路清晰,讓自己更加了解原以為自己清楚,但實際上不清楚的部分,相當於重新吸收和理解知識,而且印象更加深刻,也方便下次的復習。
還等什麽?動手、動手、動手,知道理論必須加以實踐,在動手繪制中去體會,這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