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成就

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成就

晨光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與建築?

在東南大學春暉堂的演講(摘要)

東南大學客座教授黛博拉·霍華德,劍橋大學藝術史系教授

第壹部分:佛羅倫薩與早期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即法語中的“重生”。在傑克伯·布克哈特寫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文明》(1860)中,它首次被用來描述15到16世紀的意大利文明。早在1550年,“重生”這個概念就被意大利藝術家瓦薩裏在他的《藝術家傳》壹書的第壹版中使用。他把那個時代的藝術發展分為三個階段:14世紀的萌芽期,15世紀的青春期,16世紀的壯年期。這三個時期的劃分,使藝術發展進步這個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直觀。後來的歷史學家從瓦薩裏那裏繼承了這個有效的研究框架。“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這壹概念沿用至今,其內涵如下:首先,瓦薩裏將他的藝術家傳記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壹個獨立的世紀。其次,意大利是這次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第三,復興的觀念源於之前古羅馬偉大藝術的復興。第四,瓦薩裏的傳記第壹次把重點放在“藝術家的人格特征”上,把從所有藝術家中脫穎而出的人稱為“天賦異稟的天才”。但瓦薩裏也持有壹些偏見。比如他認為只有繪畫、雕塑、建築才是高級的藝術形式,他很少關註其他藝術形式。這個觀念影響了後來的藝術研究。

佛羅倫薩在15世紀初在繪畫、雕塑、建築方面取得了驚人的同步進步,成為當時的藝術中心。這些成就取決於開明的贊助人。佛羅倫薩為藝術提供了極好的環境,這個城市和國家的權力主要集中在壹個由銀行家、商人和制造商組成的行會手中。那些富有的家族,尤其是大銀行家美第奇和露西拉,熱衷於藝術贊助,願意深入了解古羅馬文明,喜歡招募壹批被稱為“人文主義者”的學者,專心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史。

讓我們來關註壹下15世紀初引領藝術復興的三位藝術家。

布魯內萊斯基(1377-1446)布魯內萊斯基通常被認為是第壹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瓦薩裏認為,布魯內萊斯基投身於建築的決定性靈感在於他早年與同行藝術家多那太羅的羅馬之旅,而對古羅馬建築的研究是建築師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壹步。布魯內萊斯基第壹次展示他的新和諧秩序體系的建築是由他的行會資助的壹所孤兒院。除了藝術成就,文藝復興也是技術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重要時期。1420年,布魯內萊斯基受托建造佛羅倫薩大教堂的穹頂。他不僅發明了如何在沒有臨時穹頂支撐的情況下豎立穹頂,還發明了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新機械。穹頂采用雙殼面中空屋蓋結構,由鋼拱肋支撐。下殼頂為石材,上殼頂為人字形磚。這可能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技術進步。同時,布魯內萊斯基發明了用壹點透視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技法,正是透視技法引起了繪畫革命。我們可以從他與當代偉大畫家馬薩喬的作品中看出這壹點。

馬薩喬(1401-C.1428)馬薩喬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如何運用透視給人以質和量的感覺。他的風格是簡單的,較少裝飾,表現出對空間和體積的新的關註。他和馬佐利·諾為佛羅倫薩的卡米爾聖母院布爾卡禮拜堂制作了壹系列濕壁畫,人物栩栩如生,造型精準,在畫面中創造了壹種不可思議的空間延伸感。隨後,透視技術很快被另壹位佛羅倫薩建築師、藝術家和學者阿爾貝蒂在他的《論繪畫》(1435)壹書中提及。透視的新技術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進入繪畫的世界。壹點點透視大大拓展了現實主義藝術的可能性。

多那太羅(1386-1466)多那太羅擅長使用各種媒體,包括大理石、巖石和青銅。福音書作者的早期系列雕塑展示了壹種宏偉而不朽的新造型風格。他對古典風格的研究在他的傳統青銅雕塑大衛中表現得很明顯。多那太羅和帕多瓦制作了壹座著名的騎著馬的雇傭軍指揮官的銅像——卡塔米拉達銅像。

結語這三位先驅在15世紀初的教導,影響了後來幾乎所有的意大利藝術家。繪畫的創新在很多畫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我們回顧了佛羅倫薩的藝術圖片,它在15世紀早期在建築、繪畫和雕塑方面進行了創新。古羅馬被認為是壹個失去的黃金時代,所有的藝術家和資助人都渴望重建它。不可避免的是,我們只能通過瓦薩裏的敘述來了解那個時代,而最近的許多想法填充了我們對文藝復興的理解,對此我們必須謹慎。

第二部分:文藝復興全盛時期的羅馬(1500-1527)

當時,處於瓦薩裏“成熟”初期的羅馬,已經成為壹個新的意大利藝術中心。

教皇65438+6世紀初三位強大的教皇都對藝術充滿熱情,第壹位是朱莉亞二世,他是藝術的熱心支持者,主持了西方藝術史上最輝煌的天才綻放期,朱莉亞二世死於1513,由來自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奧十世繼任,成為藝術的熱心資助人,利奧十世死於1521。教皇哈德良六世只統治了兩年,之後被美第奇家族的另壹位教皇克萊門特七世(1523-1534)取代。克萊門特的統治在1527年可怕的“羅馬掠奪”中戛然而止。“羅馬掠奪”標誌著這個輝煌的藝術贊助時代的結束。

布爾拉蒙特(1444-1514)在朱利葉斯二世的支持下,三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布爾拉蒙特、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創作出了他們最完美的作品。布拉蒙特在法國入侵米蘭後來到羅馬,與朱莉婭二世壹起開始了壹系列雄心勃勃的建設計劃。其中之壹是重建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的第壹張新草圖是對稱的。聖彼得墓的頂部是壹個大的主拱頂,四個角上有四個小圓頂,缺口被靈活地用作設計中的積極因素。然而,這種中心對稱的羅馬十字形設計最終被放棄,他增加了壹個中殿。

米開朗基羅(1475-1564)朱莉婭二世想在新聖彼得教堂建築群中為自己建造壹座豪華的巨型陵墓。他任命著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負責這項工程,後者設計了四個獨立的大型紀念碑,有40多個人物。最終,這個計劃從未完成,只有少數雕像幸存下來。陵墓沒有完工的原因之壹是朱莉婭要求米開朗基羅為梵蒂岡的西斯廷教堂裝飾天頂。米開朗基羅獨自完成了整個計劃。當時他只是壹個30歲的青年雕塑家,完全沒有畫濕壁畫的經驗。米開朗基羅最終在1512年完成了整個天頂壁畫,這部作品也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壹。

拉斐爾(1483-1520)朱莉亞二世將裝飾梵蒂岡宮“簽約廳”的任務委托給拉斐爾。第壹個房間(稱為簽名室)被設計成教皇的私人圖書館。房間的墻壁和天花板上貼滿了所有人類知識主題的圖片。天花板主要描繪了典型的四類圖書館:哲學、法學、神學和文學。人類知識的這四個分支在巨大的濕壁畫上相互呼應,完成了古代哲學、文學和基督教信條、教義的復雜融合。後來,教皇利奧委托拉斐爾設計了壹系列大型畫作,制作精美的壁毯裝飾下層墻壁,並要求他在羅馬郊區的馬格裏奧山的山坡上建造壹座巨大的“馬達瑪別墅”。雖然沒有完成,但從幾幅草圖和壹封非常好地描述了別墅想法的信中可以想象出拉斐爾的意圖。俯瞰山坡花園的美麗遊廊顯示了拉斐爾想要重現古羅馬別墅生活方式的願望。

結論在1527年羅馬劫掠的可怕暴行中,許多藝術家遭到搶劫、襲擊或被投入監獄。大多數藝術家都盡快離開羅馬,以免受到傷害。“羅馬掠奪”結束了這個藝術贊助的輝煌時代。雖然有些人會對藝術和建築的巨額支出感到震驚,但這恰恰給了最偉大的藝術家壹個展示其傑出技能和才華的機會。

第三部分:16世紀的威尼斯。

威尼斯,威尼斯,經過幾個世紀與東方的貿易,已經變得繁榮和強大。與拜占庭伊斯蘭世界和北歐的長期接觸,使公民們喜愛華麗的色彩和裝飾性的雕刻。在市中心,有兩座莊嚴的建築,顯示了威尼斯在海外商業中的主導地位。壹個是拜占庭的聖凱爾廳,壹個是具有伊斯蘭和北歐哥特式建築風格的總督府。

聖凱爾廣場1500 16世紀,作為威尼斯政治中心的聖凱爾廣場要重建,但聖凱爾宮和總督府被允許保留。藝術家Barbagli用木刻鳥瞰圖(1500)忠實地描繪了威尼斯的所有建築。圖為聖凱爾廣場為L型結構,包括聖凱爾大廳前的大廣場和總督府前的小廣場。圓形劇場式的廣場負責舉行各種重要儀式,那些建築看起來岌岌可危,與國家的盛典非常不協調。威尼斯和中國決心改善市中心的面貌。1496年,建築師Cordes在城市貿易區商業中心的主要街道Machelia街的入口處建造了壹座鐘樓。這座大鐘不僅可以準確地告訴慶祝活動和政府會議的時間,還可以預測潮汐。在此之前,人們只能通過聖凱爾鐘樓頂上的鐘聲來判斷時間。每天中午,鐘樓的影子正好散落在上面,仿佛象征著從中世紀到現代——文藝復興科學時代的歷史進程。威尼斯與坎布雷聯盟(1509-1517)戰爭中期,聖凱爾廣場北部發生意外火災,管理當局果斷決定重建整個廣場北部。正是這壹壯舉揭開了威尼斯復興的序幕。

值得壹提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圖書印刷出版中心。許多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重要原始手稿在這裏印刷,以便更廣泛地傳播。其中,古羅馬維特魯威的《建築理論》讓大眾更加了解古羅馬建築的理論規律。

就像布拉蒙特和朱麗亞二世之間形成的建築師和資助人的重要關系壹樣,雄心勃勃的威尼斯總督格雷蒂(1523-1538)和他最喜歡的建築師珊賽維諾也建立了這樣的關系,珊賽維諾·索比諾為聖凱爾廣場的重建做出了巨大貢獻。索比諾被羅馬掠奪,流亡國外。當他第壹次到達威尼斯時,他在建築方面沒有什麽經驗,只是憑借他的雕塑天賦而出名。他很快得到了翻修聖凱爾廳搖搖欲墜的穹頂的機會,並借鑒了布魯內萊斯基的方法對穹頂進行加固。瓦薩裏認為,薩姆·索比諾是在她有機會展示才華之前,被稱為“天才的密友”的格雷蒂總督極力推薦的。認識到成為藝術家的保護者不僅可以增加個人影響力,還可以贏得公眾的支持,格雷蒂建議山姆·索比諾重建聖凱爾廣場的建築。當時,索比諾最迫切的問題不是改善廣場的混亂狀態,而是重建這些建築。重建工程不僅取決於經濟穩定,還取決於公眾對文藝復興全盛時期羅馬建築風格和語言的理解。

為羅馬復興提供理論支持的是索比諾的搭檔賽利奧。1528年,塞利奧向威尼斯元老院申請許可,出版壹系列木刻圖——《建築的五根柱子》。他計劃寫壹套書,包括幾卷建築方面的書。首先出版的是介紹古典建築風格的第四冊。1540出版的第三卷是關於古羅馬古跡的。這兩本書的出版,促進了大眾對古典建築理論的理解。這些作品對索比諾聖凱爾廣場設計的影響不可低估。賽利奧自稱是建築學教授(教育家),在第四本書裏,是第壹次把五根柱子分類。基於此,他不僅從理論上影響了廣場上新建築的風格,還比較了不同建築的風格和檔次。賽利奧離開威尼斯前往法國後,於1545年在巴黎出版了第二本書,生動清晰地描述了威尼斯中心的重建(將貴族氣息與古典主義相結合是格雷蒂創新理念的精髓)。

1538年,索比諾設計了大鐘樓。愛奧尼亞和科林斯混成壹個復合柱,賽利奧認為這個組合非常適合表現凱旋的氣勢。索比諾使鐘樓不再需要支撐,並將圖書館與鐘樓分開,使人們在廣場上從任何角度都能看到總督府。

刻意區分賽利奧和珊賽維諾的風格差異是沒有意義的。索比諾是壹位天才的建築師和雕塑家,塞利奧是偉大新理論的傳播者。他們個人的成功得益於並依賴於彼此的成就。這樣歐洲大眾也能理解格雷蒂時期威尼斯新羅馬風格設計中那些柱子的優越性。

1570年,索比諾去世,意大利著名建築師帕拉第奧在威尼斯發表的論文《建築四讀》中提到:只有在著名建築師和雕塑家索比諾先生開始建築設計之後,我們才看到了優秀的建築,他為聖馬可的代理人設計的建築是歷史上最精美的。帕拉第奧預料到了索比諾去世後造成的空白,向維也納政府出示了自己的委托書。在他為聖喬治教堂和修道院教堂的立面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索比諾聖凱爾廣場設計的肯定。總督府在1574和1577遭受了兩次嚴重的火災,帕拉第奧被推薦以古典風格重建整個宮殿。然而,威尼斯政府始終沒有勇氣摧毀這座銘記了這個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的權利和繁榮的中世紀建築。

結論索比諾在生命的最後時期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佛羅倫薩人”。從1527到1570,他是如何成功引領建築行業的?原因很復雜,首先應該歸功於完善的保薦人制度。其次,新羅馬雕塑風格符合這個城市人們的意識形態。此外,索比諾的難民經歷也拉近了與威尼斯人的距離。

索比諾借助現有出版物,依靠天賦,創造了只有天才藝術家才能創造的理想視覺效果和古典氛圍,帕拉第奧也是如此。瓦薩裏說:“山·索比諾的確是這座城市最好的設計師,他的能力從平民到貴族都受到了敬仰。”是他策劃了文藝復興,意大利最偉大的城市文藝復興。

(翻譯:趙麗,藝術系博士生,趙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