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病機制
據《中國婦女報》報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指給患者輸入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使其免疫系統受到攻擊,其胃、肝、造血系統也會受到影響。這種細胞對身體的危害甚至比艾滋病還大。
為什麽直系親屬間輸血會產生輸血相關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四川在線報道,由於親屬間抗原的高度相似性,當受者即宿主的免疫力嚴重缺失或受到抑制時,會出現對外來直系親屬相似淋巴細胞的識別缺失。這時,外來的淋巴細胞就會“反客為主”,攻擊宿主自身的組織器官,從而引起致命的並發癥,即輸血相關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據《山東商報》報道,這種病的發病率並不高,大概是萬分之壹到萬分之壹。但壹旦發生,死亡率相當高,達到80%到90%。這種並發癥大約發生在輸血後10至14天。起初發熱出疹較為常見,最後因感染導致死亡。
輸血用血袋(來源:杭州日報)
直系親屬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獻血互助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以通過輻照技術殺死活性免疫細胞,使其輸入體內後不再產生免疫血液活性。雖然直系親屬之間的輸血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但直系親屬之間的直接輸血仍然不被推薦。當真的需要輸血時,要少輸,盡量少輸。輸血時選擇成分,輸紅細胞時只輸紅細胞;不缺血漿的時候,不會有血漿流失;想輸血小板就輸血小板吧。
另外,如果沒有經過病原體檢測,剛采集的新鮮血液並不安全,不能直接給患者使用,所以電視劇裏在醫院擼起袖子獻血也不太現實。大家要掌握輸血常識,不要被影視劇裏的壹些片段誤導。(曹亞輝)
本文由首鋼總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姚震科學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