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技示範戶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優勢農產品和優勢產區為重點,以推廣主導品種、主體技術和實施主體培訓為關鍵措施,以整合資源和創新農業推廣服務機制為突破口, 並建立政府推動、市場引導、項目推進的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長效機制,不斷完善主體。 構建為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為農民生產經營提供技術服務的新機制。
二、目標和任務
組織縣鄉農技人員在全縣範圍內進村(村委會)、入戶(科技示範戶),以水稻、玉米、小麥、甘蔗、茶葉、油菜、蔬菜、亞麻為重點,兼顧其他作物和農產品的開發利用,選擇種植類型相對集中、農產品商品率高、示範效果好、具有壹定代表性的生態類型的科技示範戶開展工作。示範推廣優良品種和配套技術,對農民進行農業科技培訓,實現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培養和造就壹大批觀念新、生產技能好、管理好、輻射能力強的農業科技示範戶,發揮科技示範戶的引領作用,拓寬科技入戶渠道;構建政府組織、市場機制、科研推廣機構、農業企業和技術服務機構驅動,專家、技術人員、示範戶、農民互動的新型農業科技網絡,為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農業建設項目實施提供科技支撐和保障。力爭顯著提高科技示範戶素質和能力,進壹步壯大農業技術服務組織,培育.萬個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萬名農民,發展新型農業技術服務組織;在重點示範區,主要先進實用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以上,農業綜合生產成本降低%以上,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提高%以上。
第三,農業科技示範戶的能力建設
合理選擇農業科技示範戶
示範戶評選是做好科技入戶工作的重要環節,要深入、認真、細致地做好示範戶評選工作。示範戶的評選由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並充分尊重工作成員的意見。
()示範戶評選條件
示範戶應具備:家庭中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至少100名勞動力具有初中文化程度;養殖水平科學,經濟效益高;生產經營規模較大,在當地處於平均水平以上;擁護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懂事廉潔,遵紀守法,群眾公認,樂於幫助和帶動周邊農民依靠科技發展生產。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農民技術員、各類科技推廣項目示範戶、養殖大戶、“綠色證書”、“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證書”獲得者。對某些方面表現突出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可適當放寬限制。
示範戶的評選應在農民自願申報的基礎上,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相應的民主程序確定。經縣農業局審核同意後,在村內公示,並報市農業局備案。
()示範戶的權利和義務
示範戶的權利:享受科技入戶項目補貼;優先發展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機具;優先開展科技培訓、技術指導和服務;評估技術講師的表現。
示範戶的義務:積極參加科技培訓,帶頭使用新技術、新機器,提供必要的示範條件,配合技術指導員做好技術推廣示範工作;熱心幫助周邊農戶,積極傳授科技致富經驗,帶動農戶10戶左右。
重點扶持農業科技示範戶
通過優惠政策、直接補貼、科技培訓、專家指導、小額信貸等多種方式支持科技示範戶,實現良種、技術、農機、信息“四戶壹戶”。通過各級農業部門、農業專家、技術指導員和農村基層組織,把農作物和水產品的優良品種引進科技示範戶;向科技示範戶傳授先進、實用、集成、易學的種植養殖技術、防災減災和標準化生產技術;向科技示範戶推廣省工、節本、增效、操作簡單的新型農業機械和工具;向科技示範戶發送農業科技、農產品供求、生產資料等相關信息。
不斷增強農業科技示範戶的能力
著力提高科技示範戶的學習接受能力,讓科技示範戶自覺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帶頭推廣應用先進實用技術;提高科技示範戶的自我發展能力,將所學知識和技術運用到生產經營活動中,發揮自身優勢,自主創業致富;提高科技示範戶的輻射帶動能力,可以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普及、傳授給周邊農民,形成以戶帶村、以村帶鄉的農業技術示範新模式。
第四,科技服務
,成立XX縣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專家組,由首席專家負責,在市專家組和縣農業局的指導下開展工作。首席專家為易代居,成員如下表所示:
騰沖縣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項目專家名單
姓
工作單位
職稱
聯系號碼
責任
趙國祥
XX縣農業局
X
領導者
以寸待菊
XX縣植物保護站
高級農學家
X
副組長
蔣佳明
XX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農業技術員
X
副組長
周
XX縣茶桑站
農業技術員
X
陳勇
XX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高級農學家
X
尹克儉
XX縣種子管理站
助理農學家
X
格尚威
XX縣水產站
工程師
X
段薔
XX農業機械推廣站
助理工程師
X
李有東
XX縣植物保護站
農業技術員
X
戴朝明
XX縣種子管理站
農業技術員
X
王世林
XX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農業技術員
X
尹嘉欣
XX縣農業廣播學校
人際關系協調員
X
附:
保山市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項目專家名單
姓
工作單位
職稱
聯系號碼
責任
存瑞鴻
XX農業局
高級工程師
X
領導者
鄭迦文
XX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
研究員
X
副組長
首席專家
李
XX種子管理站
研究員
X
副組長
尹開清
XX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
高級農學家
X
尹聖鑫
XX土壤肥料工作站
高級農學家
X
賈英明
XX甘蔗科學研究所
農業技術員
X
張家中
XX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
高級農學家
X
肖文祥
XX植物保護檢疫站
高級農學家
X
吳少燦
XX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
農業技術員
X
邵家軍
XX水產站
工程師
X
楊曉鋒
XX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
高級工程師
X
專家組負責全縣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的科技指導,編制工程技術方案,對全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進行分級篩選,報市專家組審定,縣農業局批準實施;對全縣農業生產中的重大技術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在全縣範圍內進行技術指導、監督檢查。
,實行科技入戶技術指導單位責任制。
騰沖縣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技術指導單位
單位名稱
接通的電話
XX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XX縣種子管理站
XX縣植物保護站
XX縣水產站
XX縣茶桑站
XX農業機械推廣站
XX縣農業廣播學校
XX市農業科技家園工程技術指導單位
單位名稱
接通的電話
XX農業科學研究所
,XX種子管理站
,XX經濟作物技術推廣工作站
XX植保植檢工作站
,XX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XX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
XX甘蔗科學研究所
XX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
XX水產工作站
技術指導單位要根據縣級技術計劃,做好縣級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推廣示範工作,並結合工作開展課題培訓;積極跟蹤農業科技入戶工作進展,及時提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指導意見,解決農業生產中的重大技術問題;認真解答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農業企業、技術指導員和農民提出的技術咨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農業生產正常進行,取得豐收。
,實行技術指導員負責制。
每個技術指導員都需要聯系農民作為科技示範戶。
技術指導員應填寫《農業科技示範戶登記表》,並建立專門檔案。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範戶應當簽訂科技服務合同,以合同形式確定責任關系。技術指導員要采取現場指導、集中培訓、電話咨詢等多種形式,為科技示範戶提供技術服務,及時有效地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技術指導員應如實記錄技術服務和示範戶的生產情況,並建立技術服務檔案。技術指導人員、服務對象、服務內容、資金使用等信息應當向社會公示。
動詞 (verb的縮寫)基金管理
,資本投資
根據市政府和市農業局的安排,從現在起每籌集壹萬元,其中縣級提供壹萬元。要求各鄉鎮提供必要資金作為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專項資金,直接補貼到戶。此外,要充分利用現有農業補貼政策和各類項目資金,良種、農機補貼、科技推廣培訓、重大農業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項目向科技戶傾斜,增量部分主要用於支持科技示範戶;引入市場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和個人投資科技入戶項目。
,資金的使用
列入科技入戶工程資金,將直接補貼給農民,主要用於農民購買良種等科技措施,不得用於科技入戶工程資金等事項。
,資金的使用。
縣級以上由市、縣、鄉三級工作人員安排的科技入戶工程資金,給予每人人民幣元的科技推廣配套資金。資金到位後再貸款,工作人員根據聯系戶登記補助。聯系戶必須簽名並按手印。最後他們會拿著補貼名單去農業局核實。逾期不辦理驗證手續的,不予考核,並責令書面說明理由。如有經濟問題,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六、技術指導員管理
從事科技入戶工作的技術指導員,除接受所在單位管理外,應服從縣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管理,並接受所在鄉、鎮、村的管理。
技術指導員原則上與本單位其他工作脫鉤;
技術指導員要與科技示範戶同吃同住同勞動;
技術指導員每月在村時間不少於天,農忙季節不得離村。特殊情況需要離開本村的,應報鄉(鎮)、村相關工作機構批準;
壹、技術指導員進村周應制定出工作計劃,季度、半年度、程度的工作報告,分別上報鄉(鎮)、縣領導機構;
技術指導員在村工作期間,由單位按在村實際天數每天發放夥食補貼,往返交通費由單位每月報銷壹次,列入單位科技推廣補貼支出;
壹、在選擇科技示範戶時,與上述相比,要實現糧食產量增長%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以上,以村為基本單位轉移勞動力以上。
,工作考核。從農業局二級單位抽調的班子成員,由縣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考核;鄉鎮政府負責對鄉鎮壹級抽調的班子成員進行考核,並報農業局備案,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履行職責和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重要依據。
七。項目管理
,管理組織
為加強全縣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的組織管理,騰沖縣農業局成立了農業科技入戶工程領導小組,由縣農業局局長尹任組長,農業局副局長趙國祥、楊必金任副組長。成員由縣農業局種植股股長張紹福、農機股股長楊新壽、組織人事股股長、謝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種植處,張少福任組長
監督檢查農業科技入戶工作
按照農業科技入戶工程責任制,縣局領導班子對科技入戶工程進行全過程監督檢查,有效解決了農業技術推廣“最後壹公裏”和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最後壹道坎”的問題。開展農業科技示範戶和科技入戶項目組織管理績效評價,建立獎懲機制。對績效突出的鄉鎮、村進行表彰獎勵,績效不明顯的減少項目支持或停止項目實施;對表現突出的示範戶進行表彰獎勵,對示範效果差、周邊農民不滿意的示範戶,經調查核實後取消其資格;對專家組、技術指導單位和技術指導教師中的優秀成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責任心不強、表現差的,從下至上淘汰,及時增補。研究制定優惠政策,為科技戶創造良好環境,形成農民競相學習和運用科技的氛圍,推動科技戶深入持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