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金山遊俠、MUD、塞班,妳還記得那些年的“過時玩意”嗎?

金山遊俠、MUD、塞班,妳還記得那些年的“過時玩意”嗎?

21世紀前後,國內的單機,網遊,手遊迎來了第壹次飛速發展。期間,無數依托於三者的產物不斷湧現,***同塑造了那個輝煌的年代。

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有些產物繼續不斷壯大,最終引領時代的風向,有些產物卻就此沈淪,變成了時代的回憶。當那些親歷者再去審視已經退出 歷史 舞臺的產物時,感受到的只有壹種經過時間沈澱之後的“情懷”。

借此機會, 遊戲 茶館想聊壹聊,在那個年代引領了行業潮流,隨後又被時代無情拋棄的三個產物。

金山遊俠

提起這個軟件,可能大多數80後和90後都不會感到陌生。上世紀90年代到千禧年初,金山遊俠作為少數正版的 遊戲 修改軟件,曾活躍在廣大 遊戲 玩家群體之間。由於使用簡單,修改效率,又集合了數百款 遊戲 攻略,在那個信息閉塞,網絡並不發達的年代,《金山遊俠》壹度成了無數單機玩家眼中的“神器”。

說起來,《金山遊俠》的誕生也實屬壹個意外。1998年,由於和公司高層意見不合,初出茅廬的程序員鄒濤和姚冬憤然離職,隨後將滿腔的無奈和憤慨發泄在了 遊戲 上。在當時,兩人最喜歡玩的是《魔法門英雄無敵2》。不過和大多數玩家壹樣,兩人雖然身為程序員,卻依舊逃不了“卡關”的命運。

在當時,主流的 遊戲 修改器為Game Buster,Game Wizard,FPE。不過兩人用了壹段時間FPE後很快就發現這款軟件“弱爆了”。FPE不僅要在 遊戲 和軟件之間來回切換,查找速度也異常緩慢,兩人為了能爽快的修改 遊戲 ,幹脆自己開始開發 遊戲 修改軟件,這款軟件便成了《金山遊俠》的雛形。

這個界面熟悉嗎?

隨後,在經歷過又壹次職場變動之後,兩人毅然決然加入了金山軟件公司。當時《金山遊俠2》正準備上市,不過作為金山軟件大佬的雷軍對這款軟件並不滿意,鄒濤乘機毛遂自薦了壹把,推銷起了自己制作的那個“遊俠雛形”。經過壹系列緊急籌備之後,99年4月,這款煥然壹新的“鄒濤版”《金山遊俠2》正式推向市場。極短的時間內,《金山遊俠》幾乎碾壓了整個國內 遊戲 市場,長期霸占《大眾軟件》排行榜前列,甚至能和當時的QQ軟件相抗衡。

然而好景不長,千禧年後國內網遊市場份額快速增長,將這款以修改單機 遊戲 為主軟件逼上了壹個尷尬的位置。在03年推出最後壹版《金山遊俠V》之後,作為制作人之壹的姚冬於04年離開了金山公司,而另壹位制作人鄒濤選擇留下,最終成為了金山軟件的CEO。《金山遊俠》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出玩家的視野,“壹代 遊戲 修改神器”就此畫上了句號。

最後壹版《金山遊俠V》永遠停留在了5.0

在知乎上,有這麽壹個問題:“作為程序員,最大的成就感來自哪裏”。作為《金山遊俠》的開發者,姚冬是這麽回答的。

“我覺得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自己作品的受到用戶喜愛,我開發過兩個用戶過億的程序,壹個金山詞霸,壹個YY語音。但是最有成就感的不是這兩個,而是《金山遊俠》,壹個單機 遊戲 修改器。因為這是我和另壹個同學完全出於自己的興趣和需求而開發的程序,入職金山之前就做出了原型,連名字都沒有,被金山包裝成正式產品去銷售,才取名叫金山遊俠。”

誠然,現在的玩家通過“風靈月影”等修改器,壹鍵便可以在 遊戲 中獲得毀天滅地的“超能力”,然而對於經歷過那個需要手動修改數據年代的玩家來說,《金山遊俠》可能承載更多的是兒時美好的回憶。無論是《仙劍奇俠傳》,《新絕代雙驕》,還是《暗黑破壞神2》,《英雄無敵》,通過數值增減來篩選數據,儼然已經成為當年使用者口口相傳的“秘籍”。

回憶固然會隨時間而沈寂,然而這份情懷卻將成為永恒。

《暗黑2》鎖金幣後,最喜歡和奸商對線

MUD

2000年被成為中國網遊界的元年,正是從這壹年開始,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網遊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同時也奠定了其後二十年發展的格局。然而,在2000年之前,國內玩家還經歷過壹個非常特殊的時期,沒有圖形畫面,全靠指令操作的文字網絡 遊戲 —MUD。

圖片上傳中

MUD全稱為Multi-User Dungeon,原指多使用迷宮,後又稱為Multi-User Dimension多使用空間與Multi-User Domain多使用領土。(摘自科普中國),是壹種以指令為操作方式的文字多人即時 遊戲 。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該 遊戲 並沒有任何圖形畫面,壹切的顯示都依靠文字描述,玩家通過輸入特定的指令進行角色的操作。

在國內,MUD被愛好者稱為“泥巴”,作為《無盡的任務》、《網絡創世紀》等 圖形網遊的鼻祖,MUD涵蓋了角色扮演,騎砍,PVP,PVE,互動小說和在線聊天等現代網遊所***有的所有元素。

《無盡任務》封面圖

最早的MUD 遊戲 可追溯到1978年,然而真正進入國內,就已經是十幾年之後事了。1993年中國臺灣率先掀起了壹陣MUD的熱潮,《龍域傳奇》、《風之傳說》、《風之王國》等眾多知名的MUD 遊戲 應運而生。

1993年底,交通大學的服務器上開設了壹個名為“東方故事”的MUD站,和其他MUD不同的是,“東方故事”的背景和劇情全部為自行創作,相較於以往主要翻譯歐美的作品,“東方故事”是第壹個將中國武俠題材納入到網絡 遊戲 內容的電腦 遊戲 。也正是從這開始,國內MUD的創作如雨後春筍壹般,內容形式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

而在這其中,就不得不談到兩款意義深遠的MUD 遊戲 ,《北大俠客行》和《萬王之王》。

《北大俠客行》MUD界面

《北大俠客行》的前身來自於方舟子早年在美國留學期間所編寫的《俠客行》 遊戲 ,因其管理員mudadm將服務器設立於當時的北大東門物理樓上,因而得名《北大俠客行》。

《北大俠客行》誕生於1996年,至今已經運營了24年,作為國內少有的“化石級”MUD,它幾乎見證了國內整個網遊市場的興衰,也成為了很多老玩家的樂園和許多優秀巫師(MUD的維護者)成長的沃土。打開它的Wiki,妳幾乎可以找到任何存在於現有國產網遊體內的“基因”。

它更像是壹本網遊界的百科全書,更是壹個國內 遊戲 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本圖來自《北大俠客行》的WIKI

幾乎在《北大俠客行》出現的同時期,臺灣清華大學的研究生陳光明,黃於真開設了壹個學術實驗性質濃厚的MUD站“萬王之王”,用以研究“高效能分散式系統”。然而誰能想到,4年之後,這款《萬王之王》竟然開啟了中國網遊的新篇章。

本圖來自《萬王之王》的百度百科

2000年7月,由華彩公司發行的第壹款多人在線角色扮演 遊戲 《萬王之王》在大陸推出。作為國內第壹款真正意義上的中文網絡圖形MUD 遊戲 ,《萬王之王》擺脫了枯燥文字的束縛,以更為精美的圖像畫面呈現。 遊戲 中提供了戰士,法師,牧師三種基本職業,並在後期給予玩家多次專精轉職的機會,極大提升了玩家的 遊戲 體驗,豐富了 遊戲 的多元性。這款 遊戲 以極短的時間就席卷了整個中國市場,並在壹個月內實現了萬人同時在線。

盡管不久之後,韓國網遊進入國內,迅速搶占國內網遊市場,但是在那個極其特殊的時期,《萬王之王》依舊成為了中國第壹代網絡 遊戲 無可爭議的代表之作。

《萬王之王》的 遊戲 畫面

塞班系統

在蘋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系統誕生之前,諾基亞的塞班系統可能承載了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在那個索尼愛立信主打音樂,三星,LG還在追求外觀,摩托羅拉止步不前的年代,諾基亞的塞班系統憑借壹流的流暢度,強大的智能後臺系統以及多元化的 遊戲 庫迅速俘獲了眾多年輕人。據市場調查公司iSuppli的數據顯示,2007年第三季度,諾基亞已獲得全球40%的市場份額,其異常強大的智能系統功不可沒。

總有壹款讓妳壹見如故

相比於現代手機的無所不能,2000年初的手機更顯得質樸,除了日常的電話短信之外,似乎沒有什麽能抓住用戶的功能。直到2002年之後,諾基亞手機開始在國內市場普及,而到了2005年,隨著塞班9.0系統的發布,中國的玩家終於發現了智能手機的另外壹個重要功能,那就是 遊戲 。

和現在的主機 遊戲 平臺類似,當時的塞班系統上的 遊戲 大多來自單機 遊戲 ,並由 遊戲 廠商量身定制,因此妳幾乎能見到任何 遊戲 大廠的品牌或是旗下知名IP。像是育碧的《波斯王子》,《刺客信條》,EA的《FIFA》,《模擬人生》,動視的《古惑狼賽車》等等。得益於手機實體按鍵的操作性,擺脫了貪吃蛇,掃雷的單壹玩法,畫面更加豐富多彩的塞班JAVA 遊戲 迅速搶占了國內的手遊市場。尤其是由手遊大廠Gameloft移植的眾多單機大作,更是成為了早期那壹批玩家的永恒回憶。

本圖來自知乎“街機時代”

國內的不少 遊戲 廠商同時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相信不少硬核玩家,對於《七夜》這個 遊戲 應該有所耳聞。作為成都丁果 科技 最有誠意的3D塞班JAVA 遊戲 ,《七夜》憑借優秀的 遊戲 劇情,極致的3D畫面直接秒殺了當時的壹眾塞班 遊戲 ,刷新了玩家的認知。之後,這款 遊戲 更是獲得了2007年IMGA(國際移動 遊戲 大獎)“最佳3D獎”的提名,要知道,全世界只有5款 遊戲 能獲此殊榮,而《七夜》就是其中之壹。然而由於當時移動網絡不發達,27M容量的 遊戲 難以下載,再加上盜版橫行,《七夜》最終落得叫好不叫座的下場。不過,這款被稱為“中國寂靜嶺”的 遊戲 仍然不妨礙當時的玩家將它奉為神作。

《七夜》 遊戲 截圖

對於當年最早的壹批塞班玩家,除了 遊戲 之外,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證書簽名了。塞班系統雖然是壹個開放式平臺,但是為了維持運行穩定,諾基亞特別加強了S60V3(基於塞班9.0制作的用戶界面)的安全性,對系統內運行的第三方軟件有更為嚴格的規定。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要求用戶安裝的第三方軟件必須要有簽名證書識別。然而,那時玩家的正版意識還尚未形成,盜版 遊戲 幾乎成為主流。因此,買到塞班手機之後,去各個論壇找大佬制作免簽證書便成了必修課。而更為高端的大佬,則直接通過刷機獲取使用權限。在塞班系統退市之後,安卓的ROOT和iOS的越獄成為了繼任者。

結語

被時代所拋棄並不意味著永遠消失,這些時代產物上所附著的“情懷”,會讓親歷者永遠銘記。而他們也作為時代的見證者,推動整個行業向著更高的領域,加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