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活動科學有序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壹份周密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闡明活動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活動方法等的企劃案。那麽應當如何制定活動方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垃圾分類中隊活動方案(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垃圾分類中隊活動方案1壹、指導思想
我校有36個班級,900多名師生員工,每人每天都要產生壹些垃圾,如廢紙、舊書報、食品包裝、廚余物品等,其中以廢紙為最多。這些垃圾如果混雜在壹起被運走,壹方面是對資源的浪費,如廢紙、塑料等完全可以再生利;另壹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品(如廢電池),會造成環境汙染。另外,少數學生平時亂扔垃圾,既影響校園環境,又會養成不良的習慣,這也不利於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
鑒於上述情況,學校在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思想指導下,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讓垃圾分類成為壹種習慣。同時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學生影響家庭、社區,為我區實施垃圾分類打好基礎。
二、活動的口號
資源回收,清潔校園,保護環境,和諧發展。
三、活動的宣傳
1、在校長室、教導處的領導下,由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書,號召人人參與。每人在倡議書上簽名,並轉化為自己的直接行動,為保護環境盡壹份力(附後)。
2、發放《垃圾來源及學生處置方式的問卷調查》(附後),讓師生反思自己的行為。
四、具體分類收集工作安排及要求
(壹)人員配備
1、加強領導,由校長室牽頭,各部門協作,大隊輔導員xx負責每天的垃圾分類情況和監督計量工作。
2、各班由班主任、環保小衛士負責,各辦由辦公室主任負責,對垃圾分類的要求進行監督執行,每周進行小結,每天定人、定時進行垃圾清倒。
(二)工具配備:垃圾收集處3處,分別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班級發垃圾桶2個,為可回收,不可回收。學校大廳配有廢舊電池回收專用箱。實驗室配有實驗廢液回收缸。
(三)垃圾收集的類別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師生產生的垃圾主要為:
A類:廢舊報紙和草稿紙、作業本、各類產品的紙質包裝。
B類:食品包裝、各種產品的塑料包裝、各種塑料袋、飲料瓶等。
C類:廢舊電池、廢油墨盒、實驗廢液。
D類:不可回收垃圾(含食品、教室打掃後的殘存物等。)
(四)垃圾收集的方法
1、教室產生的垃圾,分類後在統壹時間送交學校垃圾收集箱。
2、廢舊電池、實驗廢液由學校統壹收繳後交上級部門處理(特別是廢舊電池壹定要放在專用收集箱內,家中使用的電池也可帶來。)。
3、文印室的廢墨盒由文印室人員統壹保管集中處理。
五、加強監督、強化管理
1、總務處、少先隊大隊部對分類情況進行統壹檢查評比。
2、每周對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評比,對可回收垃圾的計量進行匯總。
垃圾分類中隊活動方案2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持續增加,垃圾圍城之困日顯突出。為打造生態宜居幸福新冉義,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和文明意識,根據《20xx年成都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壹、指導思想
依據《中華人民***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等國家及成都市鼓勵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及資源化利用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指引,圍繞建設生態宜居幸福清溪的目標,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和處置,建立生活垃圾綜合管理體系,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促進城市精神文明與生態環境建設。
二、工作原則
(壹)協調管理。堅持統壹領導,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強化屬地管理、綜合協調和分工協作運行機制,加強宣傳引導。
(二)科學易行。各村社區結合分類收運和處置方式,按照先粗後細、先易後難原則,制定科學分類方法,方便居民操作。
(三)示範推進。各村社區通過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置試點,總結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進。
(四)統壹規劃。各村社區系統考慮分類投放、收運、處置各
環節之間的銜接,配置配套的'環衛收運設施設備。
三、推行區域
冉義鎮7個村社區作為我鎮20xx年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區域。
四、工作目標
20xx年,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村社區建立垃圾分類收運體系,配套相關設施設備;20xx年底,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達55%,在全鎮範圍內構建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逐步建立長效監督管理機制提供經驗借鑒和基礎保障。
五、生活垃圾分類操作方法
(壹)分類標準
目前,我鎮群眾環衛意識尚處於初級階段,試點區域采用粗分法,根據生活垃圾來源、成分構成和目前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分為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類。
1、可回收物:指生活垃圾中未汙染的、具有壹定經濟價值的、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垃圾,如紙類、塑料、玻璃和金屬等。
2、餐廚垃圾。指居民家庭生活和賓館酒店、機關團體及企事業單位食堂產生的有機易腐垃圾,具有含水量高、易被生物降解、產生臭味、產生滲瀝液等特點。主要包括:廢棄和剩余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茶葉渣、廢棄食用油等。
3、有害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物質,具有易燃性、腐蝕性、爆炸性以及傳染性等特點,混入生活垃圾容易造成二次汙染。主要包括:廢電池、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過期藥品、廢化妝品以及電子產品等。
4、其它垃圾。包括除餐廚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所有生活垃圾,含大件垃圾等。大件垃圾指體積大、整體性強,或者需要拆分再處理的廢棄物品,如廢舊家具用具、廢舊大件電器等。
(二)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置設施配置
1、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配置。設置垃圾收集固定點,並按照分類標準,配備不同顏色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應對收集的垃圾類型標識清楚,容器設定位置應相對固定,並符合方便居民、不影響市容觀瞻、不妨礙交通、利於垃圾的分類收集和機械化收運作業等要求。另外,對有害垃圾收集桶要做好防滲透等處理,避免造成二次汙染。
2、垃圾收運設施配置
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運設施要與前端生活垃圾分類收運投放設施相配套,並統壹外觀和標識,實行密閉運輸。
3、餐廚垃圾處理設施配置
根據需要配置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處理餐廚垃圾和部分落葉、雜草、枯枝等有機垃圾。
(三)分類投放
按照分類標準,將生活垃圾分類袋裝後(試點期間由政府免費提供“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袋”和“其他垃圾收集袋”),分類投放到相應收集容器,由環衛工人負責分類裝運。此外,可回收物還可預約服務企業上門有償回收或自行送至再生資源回收點;大件垃圾可通過電召預約上門回收。
(四)分類收運
垃圾分類收運實行“分類手推車收集+壓縮轉運”機制。分類收集可采用手推車或直接配備帶輪帶蓋垃圾桶。其中,分類手推車收集要滿足以下要求:
1、配備經過崗前培訓的環衛工人,負責清運垃圾收集容器的垃圾;
2、環衛工人配備的專用手推車要密閉、有分類裝載功能,可分裝多類垃圾。
六、組織領導
(壹)領導小組
為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冉義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曹光平(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組長:吳永琪(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成員:喻旗(黨政辦公室主任)
楊港(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康誌忠(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
熊小平(社會事務辦主任)
李建偉(垃圾清運負責人)各村社區書記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吳永琪同誌兼任,辦公電話:xxxxx。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全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的統籌規劃、協調和推進,具體負責制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宣傳、監督、檢查和考核的落實,協調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經費。
七、實施步驟
1、召開工作動員會: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村社區、企事業單位召開壹次工作動員會,成立領導小組,明確部門職責,布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此項工作在20xx年10月4日前完成。
2、前期準備工作:協調村社區完成試點小區垃圾產生情況、垃圾成分調查;購置垃圾分類收集桶,做到合理布點、標識清晰,按要求配備專用手推車、運輸車輛;確定餐廚垃圾處理單位和有資質的廢物處置單位。此項工作在20xx年10月15日前完成。
3、開展宣傳培訓:通過標語、廣播、會議等開展輿論宣傳,發放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對保潔隊伍進行組織培訓,此項工作與前期準備工作同步進行,在20xx年10月20日前完成。
4、啟動工作:在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袋、收集桶及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輛等專門設施配置到位的情況下,啟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試點工作應在20xx年10月20日底前完成。
5、總結經驗:20xx年底對我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形成書面材料,重點提煉試點經驗;按照市工作安排,制訂下壹步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計劃,積極擴大分類收運處置覆蓋範圍。
八、保障措施
(壹)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推進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指定專人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工作的落實;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檢查指導,確保試點工作取得實效。
(二)落實資金保障。工作開展期間,宣傳教育活動經費和生活垃圾分類區域內分類垃圾袋、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收運設施及餐廚垃圾處理設施配置所需經費等由鎮村兩級財政予以解決。
(三)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廣播、標語、橫幅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積極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專題教育與知識普及活動。
(四)總結完善推廣。工作開展期間,定期向領導小組匯報試點工作情況;以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為契機,進壹步完善生活垃圾管理體系,推進生活垃圾全程依法監督和特許經營,深化環衛體制改革,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垃圾分類中隊活動方案3為了保持校園的清潔、衛生,培養師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大家的環保能力,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垃圾分類處理實施方案,使垃圾分類回收長期化、規範化、制度化,希望全校師生遵照執行,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
壹、組織機構:
成立我校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垃圾分類工作。
組長:崔國民副組長:劉寶玉
組員:各班班主任及各處、室負責人
二、分類標準:
生活垃圾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2.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油脂等食品類廢物。
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三、責任分工:
1.學校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垃圾分類工作方案,統壹部署相關工作、負責組織開展宣傳動員、保證推廣及分類工作所需經費。
2.教導處負責對教師的宣傳工作、檢查各部門工作完成推進情況。負責教師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
3.德育處負責對學生的宣傳教育,保證學生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並組織學生誌願者等對師生投放垃圾的分類情況進行督促。除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外,重點將宣傳倡導綠色健康和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減少垃圾產生。
4.總務處負責設置垃圾分類箱,督促垃圾回收部門進行垃圾的分類收集、分類清運工作。負責信息報送、階段工作總結等。
四、階段安排:
1.宣傳動員和準備階段(5.30—6.5)本階段建立機構、制定方案、開展普及宣傳、教育活動,設置垃圾分類箱。
2.實施階段(6.6——6.30)按照分類標準投放垃圾,規範垃圾分類的管理。本階段學校與社區進行***建活動,組織學生深入社區宣傳和參與垃圾分類,小手拉大手,促進家庭和社會***同參與垃圾分類,提升文明程度。
3.總結階段(7.1——7.10)總結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工作期間的成敗得失,進壹步完善工作制度,提煉有效的工作方法,改進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為下壹步的深入實施積累成功的經驗。
五、具體要求:
1.垃圾桶擺放。每個普通教室、辦公室和專用教室擺放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壹個。每個樓層擺放有毒有害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壹個。學校可回收垃圾桶、有毒有害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壹個。
2.垃圾的投放。師生在學習、工作中產生的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按分類要求直接投放在室內的垃圾桶內。有毒有害垃圾必須直接投放到樓層的專用垃圾桶內,不得與其他垃圾混合。3.垃圾的處理。可回收垃圾由總務處負責收集好,送到學校專用倉庫存放,再由廢品回收公司統壹回收。其他物品由值日生負責在放學時投放到垃圾房內的分類桶中,如上課期間已滿則可就近投放到樓層的分類桶中,由總務處負責清理運輸。有毒有害垃圾由專人負責集中投放到垃圾房的相應垃圾桶內,由總務處聯系環保部門回收處理。
4.廚余垃圾的回收和處理。學校暫時仍然采用原來的方式,由專人收集處理,待環衛部門的有關設施設備到位後,再由環衛部門統壹處理。
六、其他:
1.本方案自制定之日起實施。
2.本方案為初稿,會在實施過程中進壹步修改完善。
垃圾分類中隊活動方案4為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我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加大垃圾分類的推廣,普及工作力度,促進垃圾處理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發展,進壹步改善我鄉人居環境,加快“兩型社會”和新農村建設步伐,根據省市有關精神及《大屯營鄉城鄉發展規劃》,制定本方案。
壹、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要求,切實改善城鎮生態環境。
二、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
通過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宣傳工作,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群眾知曉率和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化處理行為形成率。
宣傳內容:垃圾混合收運處理的弊端,垃圾分類收集的意義和方式,目前垃圾處理工藝和現狀,
2、配套設施建設。
(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填埋場和壓縮式垃圾站處理設施建設。
(2)漚肥池建設,鎮區居民集中點漚肥池用於收集廚余菜葉、果皮等垃圾,農村居民廚余用於餵養牲畜或自建漚肥池漚肥,不
得投入垃圾池。
(3)垃圾池建設,居民每戶建壹個中間隔開的垃圾池,壹邊放可回收垃圾,另壹邊放不可回收垃圾。每個村建壹個垃圾池,同樣分為兩邊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4)由鄉城管執法中隊進行垃圾清運車和保潔工具配置。
3、垃圾處理方式。
(1)戶分類。農戶負責將本戶產生的垃圾分類減量後,分別倒入相關垃圾池內。
(2)村收集。各村聘用人員對轄區內道路沿線和每戶門前垃圾池內垃圾進行清理,並傾倒入指定垃圾池。
(3)鎮處理。由環衛所統壹將各村垃圾區進行分類清理,可回收垃圾送到廢品回收公司,不可回收垃圾送到垃圾填埋場和壓縮式垃圾站。
4、經費保障。
垃圾處理經費的收取標準,由物價部門召開聽證會後確定對門店、企業、居民收取壹定的衛生費,同時由鄉政府安排部分資金,並爭取上級扶持資金,保障垃圾處理經費。
5、考核評比。
嚴格督查考核,強化獎懲制度,由城管執法中隊對各村、社區進行督查,做到每月壹次調度,如實通報情況。每季壹次評比,按序排出名次,對不達標的村(社區)進行通報批評,並限期整改,對年度排名靠後的村(社區)不予評先,對完成任務好、工作成效
明顯的村給予適當獎勵。
三、垃圾減量模式
1、建築垃圾。挖坑填池,即將爐灰、掃地土、掃院土及偶發性的拆墻、磚頭瓦塊等建築垃圾直接回填到低窪處,填坑造地,硬化土路,堆制土肥,改良土壤,沒有低窪地點的村,必須指定專用的建築垃圾堆放點。
2、可回收垃圾。包括以下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品:紙類、塑料、金屬、玻璃、織物等,以及體積較大、整體性強,需拆分再處理的廢家電和家具等,由環衛工人分類收集出售給相關收購點。
3、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填埋或焚燒等方式進行處理。
4、可堆肥垃圾。垃圾中適宜利用微生物發酵處理並制成肥料的物質,包括剩余飯菜等易腐食物類廚余垃圾,樹枝花草等可堆漚植物類垃圾等,倒入漚肥池,進行漚肥。
垃圾分類中隊活動方案5為認真落實市政府垃圾分類工作推進要求,確保我區完成年底前機關單位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的目標,根據《關於在機關單位實施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政辦發20xx69號)有關要求,結合我局實際情況,制定此實施方案。
壹、組織領導
成立局垃圾分類工作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全局垃圾分類工作。
組長:
組員:
二、主要目標
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原則,有計劃地推進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處置工作,逐步形成全局***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要充分認識到垃圾分類工作的目的、意義,不斷提升環保意識,切實發揮帶頭作用,為順利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發揮示範作用。
2、規範實施。全局人員要嚴格按照《關於在機關單位實施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進行垃圾分類,自覺在工作、生活中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良好習慣,切實保障垃圾分類工作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3、督促檢查。垃圾分類工作小組要切實做好全局垃圾分類的指導、協調、宣傳工作,加強對各辦公室的檢查力度,並及時督促整改到位。
四、實施步驟
(壹)前期準備階段(11月20日—30月)
1、做好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
2、統計、購買、分發垃圾分類收集容器;
3、完善相關機制對接等工作。
(二)全面實施階段(12月1日—31日)
1、各辦公室規範使用垃圾分類小桶(可回收為藍色,其他垃圾為黃色);
2、可回收物品由辦公室進行統壹存儲,定期交由物資回收企業回收再利用;
3、工作小組做好對各辦公室垃圾分類的檢查、督促和整改工作。
(三)鞏固完善階段(20xx年)
進壹步總結經驗,規範管理,完善制度,改進提高。
垃圾分類中隊活動方案6為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現結合我校實際,就推進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制定本方案。
壹、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推進和諧校園、建設生態校園、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為要求,以“科學規劃、全員參與、整體推進”為工作原則,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引導全校師生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創造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提升學校的整體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逐步完善校園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處置體系。
2、逐步實現校園垃圾源頭減量,科學分類,無害處理。
3、努力形成全體師生積極踐行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良好氛圍。
三、實施措施:
(壹)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確保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有序推進。
1、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領導小組組長:張國宏;
副組長:李瑞根、王桂霞;
組員:秦振林、各班主任、團隊幹部
2、健全隊伍,加強分類管理
(1)成立學校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明確各部門、組(室)、食堂、實驗室負責人為學校指導員,具體負責本部門、組(室)的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的日常宣傳指導和管理、監督和檢查。
(2)成立班級垃圾分類減量指導員隊伍,明確班主任為班級指導員,具體負責本班的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的日常宣傳指導和管理、監督和檢查;成立班級垃圾分類綠色小衛士隊伍,具體負責本班級的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的自主管理。
(3)規範保潔員隊伍,加強學校層面的垃圾收集和處置工作。
3、加大投入,完善設施設備。向各部門、組(室)、班級等發放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宣傳資料、垃圾袋等,指導全體教職工、學生將垃圾分類投放;校園內增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箱,班級內分設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
(二)加大宣傳,體驗實踐,確保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有效開展。
1、多途徑開展專題宣傳活動,努力提升垃圾分類知曉率。
通過教職工大會、專題午會、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板報、宣傳欄、倡議書、電子屏幕等多種形式開展垃圾分類普及教育,強化師生垃圾分類減量意識,提升知曉率。
2、多途徑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努力提升垃圾分類踐行率。
(1)開展“光盤行動”,值日教師、團隊幹部組成檢查團,每日對各班午餐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學生避免“舌尖上的浪費”,從源頭上實現垃圾減量,倡導學生爭做“光盤行動”的踐行者、推廣者、監督者,促使全校上下形成壹種厲行節約、弘揚節儉的良好氛圍。
(2)開展“垃圾分類減量,從我做起”主題隊日活動,以知識競賽、十分鐘隊會、簽名等形式進行垃圾分類減量活動,強化學生垃圾分類減量的意識,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3)“開展“小手牽大手”垃圾分類減量系列活動,誌願者服務等形式,倡導節約、環保、低碳的生活理念,帶動家庭、社區關註垃圾分類減量,並積極配合、參與學校的相關活動中,攜手***建勤儉節約、綠色環保的美麗家園。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各部門、各組(室)、各班級要明確職責,高度重視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工作,要將其作為建設文明校園、落實節能減排的工作來抓,積極做好實施和推進工作。
2、加強監督,務求實效。校領導小組定期對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監督和評價;學校大隊部行為規範日常檢查組將此項工作納入各班級每日檢查評比中;各部門、各組(室)、各班級要加強對本部門、本組(室)、本班級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工作的監督,確保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取得實效。
3、加強宣傳,及時上報。各班級要加強宣傳垃圾分類減量活動,並註重挖掘活動中的典型案例,以活動簡訊的形式及時上報至學校大隊部,書面稿和電子郵件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