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丹利出生在越劇之鄉,從小就接觸越劇。邱丹麗家附近幾乎每個人都會哼幾段越劇唱腔。她的兩個月經都是越劇演員,母親也是粵劇愛好者。邱丹麗四歲的時候就會唱《我家有個小九妹》。因為喜歡舞臺上仕女們漂亮的服裝,年輕的邱丹麗經常在房間裏穿上媽媽的衣服和奶奶的袖子,然後自己演壹出戲。大人們笑著說,這孩子是個“玩傻逼”怎麽玩小的。
1995年的壹天,13歲的邱丹麗在中心小學唱《紅梅贊》。她那優美高亢的嗓音和去招生的越劇藝術學校校長“合拍”。她隨即以蕭聲組第壹名的成績考入藝術學校,開始正式邁入越劇藝術的大門
然而,在進入藝校的前兩年,邱丹麗被分配到團,學習唱範派和徐派。身材嬌小的她戴著壹頂小眾的帽子,可以遮住臉。再加上缺乏陽剛之氣,壹直仰慕花旦團的邱丹麗經常在花旦團偷偷學戲。就這樣,在戲劇學院的第三年,邱丹利在老師的建議下換成了花旦,從此如魚得水。
靈氣逼人,路很寬。
從藝術學校畢業後,邱丹麗進入著名的紹興小百花月劇團,師從著名的傅派、花旦、宸妃和吳素英。那年剛畢業,邱丹麗才16歲,但劇團的四個花旦同時懷孕,所以年輕的李丹得以和劇團的頂梁柱、年輕的戲迷吳鳳花合演十幾部戲。回憶起那些日子,邱丹麗覺得自己很幸運。訓練雖然魔鬼般,但確實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藝術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2004年,邱丹利作為壹個人才被引進到上海越劇院,在那裏他不僅有機會結識更多的著名藝術家,還排練了許多新劇。幸運的是,2006年的《越女為前線》讓更多的觀眾記住了她。越劇百年,邱丹利的“復派”經典劇目《愛情大偵探》重新上演,這是《愛情大偵探》28年來第壹次完整地呈現在上海觀眾面前。因為這部戲,邱丹利獲得了第17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新演員提名獎”。
邱丹利戲路寬廣,出身青衣。他飾演的小花旦也是惟妙惟肖。薛寶釵帶著凝重的氣氛;美麗聰明的祝英臺;美麗的桂;像癲癇病壹樣瘋狂的崔石;幽靈般的雲;有情有義的艾倫...她願意嘗試這些不同風格的角色,分寸感很好。指導過她的老師都說:“這孩子有壹種與生俱來的表演靈氣,是唱戲的好材料!”
在這次專場演出中,為了拓寬自己的職業道路,邱丹麗挑選了四部人物性格各異的折子戲:《朱良十八相送》、《愛家鳴鳳》、《孔雀東南飛》、《闕夢》、《蹩腳山狂夢》,涉及各個年齡段的女性,有少女、少婦、中年婦女,也有橫跨青衣、小花旦等。其中《蹩腳山夢》還由昆曲表演藝術家梁親自授課。
莫名的向往和懷念
邱丹麗師從傅派,也是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祥的弟子。85歲的傅全祥經常讓丹麗去她家吃飯,然後手把手教戲曲。邱丹利再次把《神探》搬上舞臺,也是傅老師提議的。
有意思的是,邱丹麗和傅老師之間還有壹個“邊疆”。20多年前,傅全祥回老家探親。在參觀壹家紫砂廠時,他遇到了當時正在雕刻的邱丹麗的母親。那時候,邱丹麗的媽媽也是壹個年輕漂亮的女人。傅全祥老師壹拍即合,與她親切握手,並簽下紀念品。沒想到20多年後,當傅全祥看到同樣年輕貌美的邱丹麗時,立刻覺得似曾相識,並且出奇的喜歡。
因為形象細膩,邱丹利也參演了很多電視劇。但當被問及是否考慮過轉行時,她斷然說“沒有”。即使在更好的條件誘惑下,我也不會和這個‘情人’分手。另外,她對舞臺有壹種莫名的留戀和向往,這也是她壹直堅持這個行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