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財務專業的論文開題報告

財務專業的論文開題報告

篇壹:

 壹、本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當前,在全球經濟壹體化的大時代背景下,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的核心,美國經濟對於世界整體經濟來說影響是重大的。而中國作為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不可能在危機中獨善其身。國際金融危機對於中國資本市場,乃至實體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

 21世紀財務管理的環境變化及其對財務管理的要求對於財務管理的環境變化,可從宏觀和微觀環境兩個方面分析。從宏觀環境來看,主要表現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知識經濟方興未艾,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與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等。從微觀環境分析,表現為公司內部的機構重組,公司之間的購並與重組,虛擬公司的興起等。而每壹方面都對企業財務管理觀念提出了挑戰。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知識經濟與電子商務的沖擊,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已經明顯不能完全適應21世紀財務管理的環境變遷,在指導企業的財務管理實務方面捉襟見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當代財務管理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工業經濟、以有形資產管理為主的基礎上,而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無形資產比重逐步上升,有的高科技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已大大超過有形資產的價值。

 2.當代財務管理的手段落後,隨著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財務勢在必行。

 3.當代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管理範圍狹窄,僅限於財務風險,而對於風險投資的管理很少論及。

 4.現行財務制度呆板,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對等、不相容。

 5.現行財務評價體系主要限於可用貨幣計量的財務指標,而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知識資產等缺乏適當的指標加以考核評價。

 三、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研究的主要內容:

 壹、什麽是財務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

 (壹) 資本結構不合理

 (二) 投資缺乏科學性

 (三) 資金回收策略不當

 (四) 收益分配政策不規範

 三、中國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壹) 企業的理財活動尚未與不斷變化的外部經濟環境相適應

 (二) 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決策缺乏科學性

 (三) 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健全

 (四) 企業理財人員素質不高,缺乏風險意識

 四、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措施

 (壹) 提高財務決策水平,建立財務預警系統

 (二) 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

 (三) 建設財務風險制度文化,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四) 完善風險管理機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五) 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做到責、權、利相統壹

 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獲得對本課題相關的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本課題所研究的問題。

 2. 歸納整理法:在材料的處理上,首先確定了哪些材料對於本課題的研究有用,並將其集中整理;哪些材料是多余的,對其進行篩選。

 3.對比分析法:對於同壹問題的研究,別人的觀點可能不壹致,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要汲取別人的壹些對自己來說有用的東西,在這過程中,要對比分析壹下,哪些地方合理,哪些地方存在差異,以便自己在獲取資料時提供方便。

 4.求同思維法:我們應該對別人的研究成果持壹種認同的態度,站在他們研究的立場上去體味他們的成果,學習他們的壹些觀察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增加對沈從文及其作品的理解。

 5.求異思維法:認真領悟別人的觀點,但不要被別的觀點所束縛。運用發散性思維,努力在文章中或別人的評論中發現新的東西,並及時加以總結。

 四、本課題主要查閱的文獻和資料

 [1]顧曉安.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的構建[J].財經論叢,2000,(7).

 [2]朱望生.論企業財務風險[J].會計學會,2002,(10).

 [3]黃錦亮,白帆.論財務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J].財會研究,2004,(6).

 [4]鐘言.財務風險防“四高” [N].中國經濟時報,2005-11-29.

 [5]朱然.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範[J].經濟師,2005,(4).

 [6]王小惠.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範[J].經濟師,2006,(3).

 [7] ChenNianDong. Shallow discussion enterprise financial failure the establishment of early warning system [J]. Forest 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2000, (9).

 [8] LiuQiuPing. Strengthen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J]. Building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2003, (2).

 [9] strict really red.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J].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1, (4).

 篇二:

 壹、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意義研究目的:

 通過對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報告等會計資料的分析, 可以了解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負債水平以及償還債務的能力,從而評價企業的財 務狀況和經營風險,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財務信息; 通過對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年報及其他相關資料的分析,可以了解 到企業資產的保值和增值情況,分析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管理水平、資金周轉 情況、現金流量情況等,為評價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供依據。

 通過對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年報及其他相關資料的分析,可以判斷 出企業的獲利能力。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爭取獲得較高的利潤,這樣才能在 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獲利能力強,可以提高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提高企業的 信譽。

 通過對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年報及其他相關資料的分析,可以判斷 出企業的發展趨勢,預測企業的經營前景,從而為企業經營管理者和投資者進行 經營決策和投資決策提供重要依據,避免決策失誤,給企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研究意義:通過對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報告等會計資料的分析, 可以判斷企業財務實力的大小,經營是否健全。如:可以了解企業資金構成比例 是否合理,占用及來源是否平衡,銷售和利潤計劃的執行情況如何,整個企業的 經營活動是否能按計劃、有秩序的進行。

 通過對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報告等會計資料的分析,可以為經營 管理者制定各種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對恒豐礦業集團已取得的成就的評價,對 存在問題及其原因的分析,直接影響到預測的正確性,從而影響到決策的正確性 以及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為了使決策合理,措施有效,就須借助於財務分析 提供的數據資料。

 通過財務分析可以評價企業的經營效益,實行有效的管理,挖掘內部潛力, 提高經濟效益。

 比如在與國內外企業的對比分析中,不僅可以找出本企業的差距, 以改進企業經營管理,更重要的是通過分析,研究企業取得的某項成果的原因, 了解企業還有哪些潛力,以進壹步加以利用,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本文提出的建議和措施針對性較強,對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有較強的 實踐意義,對存在類似問題的企業也有壹定的借鑒意義。

 二、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提綱)1.

 引言 1.1 問題的提出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內容及框架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2.財務分析相關理論概述 2.1 財務分析的內涵 2.2 財務分析的種類 2.2 財務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2.2 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 3.

 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概況及財務管理現狀 3.1 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概況 3.2 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管理現狀 4.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指標分析 4.1 償債能力分析 4.2 營運能力分析 4.3 盈利能力分析 4.4 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杜邦分析 5.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存在主要問題及原因 5.1 生產運營成本高,預算執行不順暢 5.2 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 5.3 財務風險意識薄弱 5.4 財務分析人員素質不高 6.

 針對山東恒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存在問題提出的改進建議 6.1 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優化配置財務資源 6.2 建立健全財務風險控制機制,加快財務信息化建設 6.3 選擇適應性風險管理政策,有效化解風險、降低風險損失 6.4 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7.結論 7.1 前景展望 7.2 研究的局限性

 三、 文獻綜述(國內外研究情況及其發展)國外研究現狀

 西方財務報表分析的起源,開始於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期。隨著經濟的快 速發展,資本主義大規模生產的出現,企業的融資需求大幅上升。在這種情況下, 銀行的地位和作用逐漸增強。

 金融機構為了了解借款企業的財務結構和經營業績, 要求企業提交財務報表作為貸款決策的依據。

 1919 年,美國杜邦公司的財務經理唐納德森創造性地發明了杜邦財務分析體 系(The Du PontSystem),則大大擴大了投資報酬率的使用,並通過對它的分析實 現對企業的財務綜合分析。

 特魯伯德委員會於 1973 年 10 月發表的題為《財務報表的目標》的研究報告, 提出財務報表的基本目標是向有關使用者提供據以進行經濟決策的信息。該報告 受到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高度重視,並視為該委員會概念框架研究項目的 開始。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也在 1989 年參考美國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制定了 《編制和 呈報財務報表的結構》 ,該結構研究了財務報告的目標、財務信息的質量特征、財 務報表要素的定義、確認和計量以及資本和資本保全概念,指導以後具體會計準 則的制定和以前具體會計準則的修訂。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於 1978 年 11 月發布的第壹份概念公告 SFAC No.1《企業編制財務報告的目標》,就是以目標為內容,迄今已發表 7 份公告,形成 了現行的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在 1992 年要求以現金流量表代替財務狀況變動表, 而且 美國的實證研究表明,在評價企業償債能力和預測財務失敗中,的比率是現 金流量/負債總額。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帕利普(Palepu)(1998)等在其所著的《經營分析與評價》 壹書中,將財務分析體系中的常用的財務比率壹般分為四大類:償債能力比率、 盈利比率、資產管理效率比率、現金流量比率。

 目前,國外使用較多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為哈佛大學羅伯特.卡普蘭教授 (RobertKaplan)與復興方案公司大衛.諾頓總裁(David Norton) (1992)提出 的平衡計分卡,平衡計分卡提出應從財務、客戶、內部經營過程、學習與成長四 個方面對企業績效進行評價,實現了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結合;同時平衡計 分卡還強調將企業戰略和整套評價手段相聯系,將戰略、過程和管理人員聯系在 壹起,提供壹種綜合的計劃與控制系統,每個企業都應該建立針對本企業的平衡 計分卡。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采用的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借鑒了西方特別是美 國的財務分析體系。進入 90 年代以後,壹些企業、相關政府部門、經濟學者及財 會工作者開始在這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並圍繞著財務分析設置了壹些方便企業 考核的指標體系

 我國財政部於 1993 年出臺了《企業財務通則》 ,設計出壹套財務業績評價指 標體系,規定企業業績評價體系由 8 項指標組成,分別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 獲利能力方面對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

 1995 年,財政部又制定了《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試行),企業業績 》 評價指標增為 10 項, 每項指標都設定相應權重,同時首次對企業的社會貢獻能力 進行評價。

 1997 年,國家統計局、國家計委和國家經貿委對工業經濟效益評價體系再次 作出調整,采用總資產貢獻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流動資產周轉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和產品銷售率 7 項指標,並根據前述各項指標 在綜合經濟效益中 2002 年 2 月 22 日, 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 《企業效績操作細則 (修訂)。

 》 修訂後的評價標準提高了對企業償債能力和發展創新能力的評價,使該評價體系 更為客觀公正,更具有可操作性,基本形成了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績 效評價指標體系。但這套績效評價體系是以投資報酬率為核心,以工商類競爭性 企業為評價對象設計的,具有壹定的局限性。

 2006 年 2 月 15 日,中華人民***和國財政部正式發布了新會計準則,與舊會 計準則相比,新會計準則從基本會計準則到具體會計準則都做了較大的改動,其 中對財務報表列報和相關列示項目的變動可能會極大地改變財務報表的結構和數 據,由此對基於財務報表數據的財務分析產生較大的影響。

 2006 年 9 月 12 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中央企業綜合 績效評價實施細則》 ,分別從財務效益狀況、資產運營狀況、償債能力狀況和發展 能力狀況對企業進行績效評價。

 葛家澍,占美松(2008)認為企業財務報告分析必須著重關註企業的流動性、 財務彈性、預期現金凈流入、盈利能力和市場風險。

 王曉敏,幹勝道(2008)指出必須對企業償債能力財務分析指標進行變革,認 為其指標不能滿足不同利益主體的需求, 且償債能力概念及其分析指標較為狹隘。

 結合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構建了企業支付能力財務分析指標,包括 債務及時支付率、支付能力現金比率和支付能力保障比率。

 白世萍(2008)分析了企業利潤與現金流量、償債能力背離產生的原因,在此 基礎上提出了怎樣分析借款企業現金流量表, 介紹正確判斷企業償債能力的方法, 同時指出在分析現金流量、判斷償債能力時應註意的問題,以便真實準確地反映 借款企業的償債能力。

 通過對國內外財務分析指標體系進行了綜述。

 對於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研究, 前人已做過不少研究工作,並產生了壹些有意義的成果。目前國內外常用的財務 分析方法壹般分為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我國現行財務報表分 析方法主要以比率分析法為基礎,已形成了壹整套包括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 運能力和發展能力在內的財務指標體系。從對傳統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歷史回顧 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隨著各個時期人們所關註的問題的不 同而日趨完善。

 四、擬解決的關鍵問題生產運營成本高,預算執行不順暢;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財務風險意識薄弱; 財務分析人員素質不高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思路:本文結合財務分析的相關理論及國內外比較研究,對山東恒豐礦 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主要財務指標及經濟可行性進行評價, 結合相關可行研究報告, 在充分利用其他專業部門、機構提供的相關設備技術參數和基礎據的基礎上,對 有關成本、費用、現金流量、資產、負債、損益等各項比率等進測算。運用多種 財務分析方法對測算得出的各項比率進行分析,找出相關問題,並且提出改進方 案。

 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對現有的財務分析理論進行了整理概括,結合山東恒豐 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實際數據,對該項目的財務可行性進行實分析。然後采用定 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靜態研究與動態研究相結合,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 結合的研究方法,從多個方面對公司財務狀況進行考察,以便給決策提供客觀的 依據,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六、 本課題的進度安排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第 1 至 6 周 (2010.3.08-4.18) 第 7 周 (2010.4.19-4.25) 畢業實習,收集相關資料 閱讀分析相關文獻資料, 撰寫開題報告 撰寫論文並形成初稿 提交初稿,並按要求修改論文 提交修改稿,並最終定稿 根據論文完成 PPT 制作 論文答辯第 8 至 10 周 (2010.4.26-5.16) 第 11 至 13 周 (2010.5.17-6.06) 第 第 第 14 15 16 周 (2010.6.07-6.13) 周 (2010.6.14-6.20) 周 (2010.6.21-6.27)

 七、 參考文獻[1] 李常清 財務分析應註意的問題 [J] 中國統計, 2001.

 8 [2]劉新華,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缺陷及對策[J]財會研究 2001.8 [3]張先治.財務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7 [4]

 肖家喜,張和平,淺談如何完善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J]中國總會計師 2006.8 [5]閏華紅.如何利用財務報表分析企業財務管理活動[J].會計之友,2006.10 [6]

 侯曉紅,史敏娜.財務報表分析新探[J].財會月刊,2006.12 [7]

 高傑.運用現金流量進行企業財務狀況分析[D]

 [碩士學位論文].河北大學, 2006 [8]

 榮新樹.如何看懂所有者權益變動表[J].理財雜誌,2007.5 [9]

 徐兵.中國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中南大學商學院,2007 [10]

 王曉敏,幹勝道.企業支付能力財務分析指標構建[J].財會通訊.理財,2008.4 [11]

 李世聰.企業理財效益指標體系的構建[J]

 .會計之友,2008.2 [12]

 葛家澍,占美松.企業財務報告分析必須著重關註的幾個財務信息[J].會計研 究,2008.5 [13]

 錢愛民,張新民.新準則下利潤結構質量分析體系的重構[J].會計研究,2008.6 [14]

 Robert S.Kaplan and David F.Norton.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Work.HarvardBusiness Review.September-October.:1999 [15]Daqing Qi,Woody Wu,Hua Zhang,Shareholding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of part privatized firms:Evidence from listed Chinese companies,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00,8 [16]

 Bennedsen,Morten and Daniel Wolfenzon,The Balance of Power in closely held corporations,Jou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58,No.1.2000

 指導教師意見指導教師(簽名)

 年 所在系(所)意見 月 日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