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禮儀的證書設計

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禮儀的證書設計

北京奧組委分別於2006年4月13日和6月7日組織了初評和復評兩次評審會。入圍設計師對證書設計方案進行多次修改後,於2006年6月30日上報北京奧組委執委會。2006年7月19日成立獎牌、證書設計修改小組同時對獎牌和證書設計進行修改工作。2007年1月11日北京奧組委執委會確定了證書設計方案。2007年1月16日國際奧委會最終通過了證書設計方案。

奧運證書的設計采用了中國具有兩千年多年悠久歷史傳統的古老絹帛工藝、宣紙托裱及祥雲圖案。如果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奧運獎牌設計是在傳統的金屬獎牌上第壹次創造性地使用了中華美玉,那麽絹帛在證書上的使用,則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又壹次全新創舉。

證書制作借鑒了中國傳統書畫的裝裱工藝,以絹帛裝裱。證書內芯為絹帛材質,證書四周采用專門研制的祥雲紋特織綾錦進行裝裱,證書背面使用宣紙托裱,整體設計傳達出深厚而濃重的中國文化韻味。證書的上方左側為國際奧委會會標,右側為本屆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或殘奧會會徽;下方為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和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的簽名,映襯以中國傳統的祥雲圖案,並以顯形水印的長城圖案為背景。第壹名至第八名運動員獲獎證書采用不同色彩加以區分。各名次證書用綾顏色選用中國人文色彩內涵豐厚的粉綠、藕紫、天青、皎月等中國傳統畫專用色彩,充分體現了人文奧運的設計理念。

奧運獎牌的“金玉鑲嵌工藝”配以奧運證書的“絹帛裝裱工藝”,玉帛兩者的結合完美的傳達出倡導世界和平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及中國古語“化幹戈為玉帛”所***同表達對和平向往的美好企盼,堪稱是中華文明與奧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奧運會形象景觀工程中的再壹次完美展現。

古代文獻與考古發現印證了中國宣紙與絹帛可以保存千年以上,北京奧運會證書制作特別開發研制了特抄宣紙、絹帛祥雲紋特織工藝,其染色壹並達到國際A級、甲醛含量為零的環保染色標準。

為保證奧運獲獎證書的品質、質量,達到綠色環保的要求,課題組會同專家學者對制作的證書樣品進行了裝裱後的耐濕/耐熱/耐光後耐老化及色牢度等多達60項科學試驗。這些試驗經過了中國制漿造紙科學研究院、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國家權威檢測機構的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