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學會去愛

學會去愛

——作者黃玉玲

愛是什麽?人本主義大師羅傑斯說,愛是深深的理解與看見。看見壹個人,看見他的快樂,他的憂傷,他的渴望 ,他的憤怒,他的挫敗,他的仿徨,他的恐懼,他的所有……這是對壹個生命的深度理解。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愛,也渴望被愛;渴望看見,也渴望被看見。

攻擊性是什麽?攻擊性是沒有被看見的生命力。武誌紅老師把它稱之為“黑色生命力”。這股生命力含有強大的力量,運用得好,便是創造力,相反,會變成破壞力。所有的攻擊性都可以匯聚到壹個點上,這個點就是:想要卻不得。

課程的評論裏,大家講得最多的就是“我想要,卻不行”。我想要朋友尊重我,他卻忽視我;我想要我的孩子回家看看我們,可是他卻只跟女朋友在壹起,連個電話也不往家裏打;我希望老公有空能夠陪陪孩子,可他總是那麽忙,還對我發火;我希望我的領導公平處事,他卻壹味偏袒。

於是,沒有被看見的我們,很失望,很生氣,很憤怒,心裏壹團團火各種亂竄,無數次舉起恨的利劍,想要把那些讓我們不爽的滅掉,只差沒有付諸行動了。

恨因愛而不能,武誌紅老師這麽說道。我第壹次看到這句話,是多年前他正在給壹個粉絲的書做簽名,這不是寫給我的話,但是我卻感覺自己得到了禮物,仿佛那片黑色的森林有壹絲光亮飄過。就像等了很久,終於有壹個人理解了我的痛苦。那壹瞬間,很美好。那壹瞬間,我感覺到被看見,甚至,我感覺到被愛。

文字有這樣強大的力量。我相信,很多勇敢的靈魂在文字裏找到過慰籍,那些靈魂曾經在很深的地方遇見。

可以說,壹個人攻擊性的歷史,就是壹部喪失的歷史。攻擊性裏面的破壞性有多強,喪失就有多大。壹個人最大的喪失,就是失去愛。失去心愛的人,失去心愛的物件,失去愛的能力。既不能愛他人,也不能享受被愛。

這個感覺是很痛苦的。喪失,就像壹個巨大的空洞,吞噬著壹個人的心;同時也是壹個巨大的障礙,阻止了人們去愛。

來給大家講壹個故事。

壹個姑娘小時候被送到不同的親戚家寄養。好幾年之後才回到父母身邊,那個時候她已經學會了看人眼色行事,很精準地讀到大人的高興與不高興。甚至是很本能地配合父母的願望,做壹個特別乖巧懂事聽話至極的孩子。這個女孩長大後,變得煩躁易怒,對他人總是充滿敵意。她不知道怎樣感受善意,感受愛,也不知道怎樣愛他人,她最擅長做的就是迎合別人,壹段時間後暴怒,然後毀掉壹段關系。

當年被寄養的經歷,在她的體驗裏,是被父母拋棄的噩夢。她無數次坐在門墩上,祈求來探望她的父親帶走她,可是直到她睡了壹覺醒來,她還在門墩上坐著。她絕望地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才把她放在親戚家。她說不恨她的父母。因為,在她的記憶深處,她盼父母都盼不到,愛都還來不及,談何去恨,又怎麽舍得去恨呢?

恨,似乎意味著,我們內心壹直想要保留的愛,消失了。就像這個姑娘說,我舍不得恨。我都沒有享受多少溫情,我還來不及被愛,我怎麽舍得恨啊?

其實,不是不恨,是不敢恨。這個姑娘對於被寄養的體驗,她的感覺是失去了父母的愛。這個喪失壹直在折磨著她,她也壹直讓自己陷在自己不夠好、沒有價值的漩渦裏,卑微與憤怒疊加在壹起,讓她近乎發狂,她壹次次攻擊周圍的人,也壹次次地攻擊自己。

當她來到我的咨詢室,她是同樣的討好,卻充滿著敵意。她認為我也是那個讓她依戀,同時又會拋棄她的父母。她希望我理解她、看見她,同時很恐懼我離開她。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反復確認,逐漸建立安全的關系。到我們的關系越來越結實的時候,她終於有信心可以表達恨的感覺了。那是壹段很煎熬的時光,因為,恨並不容易。她開始能感覺到恨父母,以此開始,甚至恨了身邊的所有人。最後發現,她最恨自己,恨自己無能為力。

恨,是對自己的攻擊,也是對關系的攻擊。恨,使得她不能去愛,不能享受愛。她必須經過這條隧道,就像壹個暗夜騎士,必須為自己出征。

而我,是那個陪伴她的人,縱使我明白她所有的痛,也不能夠代替她,我只能陪著她,累了,歇壹歇,痛了,緩壹緩,悲傷了,哭壹哭。就這樣壹遍壹遍,無數次地經歷疼痛,無數次地擦幹眼淚,往前走。慢慢地,她說:我覺得生活有壹點希望了,我覺得看得見壹點光亮了。我覺得沒有那麽想發脾氣了,我覺得別人的笑變美了。我覺得,來見妳,有點幸福了。

有很多朋友問,怎樣面對喪失?

上面這個故事,就是在告訴妳怎樣面對。

妳需要有安全的關系。這樣悲傷才能夠慢慢地流動起來,情緒慢慢釋放。關系慢慢親近,而這個關系承接得住妳對他的攻擊。無論妳多想離開他,破壞他,他都在那裏保護妳。他還能夠理解妳,陪伴妳,看得見妳。

這樣內心的防禦才能夠慢慢地卸下來,才能夠有勇氣去談論那些過往。讓那些經歷裏的情感得到壹次次重新釋放的機會。那些恨,才有可能慢慢地軟化,慢慢地轉變。而這就是愛不斷地轉化攻擊性,轉化恨的過程。

恨因愛而不能。攻擊性因恨而生發,如果妳有愛灌註進去,恨就會慢慢被消化掉。攻擊性中的破壞性自然也跟著就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創造性。我自己的孩子和我的來訪者經常會讓我感到驚喜,當他們被愛,那種創造力真是讓人贊嘆。

同時,關系的存在,構建了壹個新的可能,給了壹個新的視角,並不是所有的關系都像曾經經歷的那樣糟糕。

在壹個人有力量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父母,就會更有空間,不只是看到父母拋棄了她,還看到父母在竭盡全力地過好生活,盡早地想把她接回去。也看到父母那種對生活的無能為力下的堅韌。那些漫天的恨從他們的身上劃過,到了盡頭,原來是:我那麽深愛妳。

我覺得找壹個靠譜的心理咨詢師只是面對喪失與哀悼的壹個方式。我並不認為,這是唯壹的方式,所以,我鼓勵大家在生活裏,多去展開妳們的生命力,建立越來越豐富的關系。這些有價值的關系總是能夠滋養到我們,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力量,去面對那些慘淡的過去,以及艱難的當下。

這是壹個臨在的狀態。敞開妳的心,當下的每壹分每壹秒,都值得我們去觸摸,去鏈接。我建議經常走神的朋友可以先做呼吸靜心。很簡單,用深深的腹式呼吸把自己帶到當下的時刻。可以放壹些舒緩的音樂,幫助自己放松,哪怕有壹些念頭飄過,也沒有關系,只是試著不斷地讓自己存在這個當下。

當妳讓自己的身體放松了之後,更容易去和他人建立連接。

我印象最深的壹次愛的感覺,是在壹個周末的下午,我陪孩子們壹起蕩秋千。那壹天,我心情極好,把手機收起來,就是盡情地跟她們在壹起蕩秋千,跟她們壹起唱歌,參與他們的遊戲。讓自己沈浸在那個當下,就像每壹次做咨詢時壹樣的投入。在那個過程裏,我感覺到周圍樹葉的輕搖,看到它們綠得發亮,身邊有鳥兒偶爾飛過,擡起頭,見到樹葉縫隙裏透過的陽光。秋千上,孩子們的嬉笑,幸福綿長。

那天下午,結束了玩耍,女兒跟我說:媽媽,我今天感覺到了愛。我記得那個下午回到家,壹切都順利極了,她們也不跟我哭鬧,也不跟我頂撞,就像是玩得超級爽了,怎們弄都很舒服。這個時候,破壞性早就無影無蹤了。

孩子心總是敞開的,他們什麽都知道。我們是不是在當下,是不是跟他們的心在壹起。他們憑感覺就明白。我能這樣說嗎?那天那個下午,同樣非常滋養我。讓我想起多年前跟兒時夥伴壹起玩耍的時光,雖然沒有父母在場,可是我們自己玩得那麽盡興。那同樣是跟當下在壹起的愛的感覺。

在我的舞動工作坊上,在大家很盡情地釋放之後,我會邀請他們講壹個故事,或者畫壹幅畫,每壹幅畫裏都有壹個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非常具有創造力。唯有妳去投入,妳才知道深深地浸入當下的感覺是多麽美妙,多麽有感染力。

邀請妳們都來嘗試,先讓自己身體放松,再美美地與自然連接,與當下連接。

我們很多人都是很恐懼親密關系的,所以總是會在關系裏保持距離。遠壹點的關系,的確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但是也讓人非常孤獨,有的時候甚至是非常空虛。

怎麽辦呢?因為恐懼,就不去鏈接了嗎?不是的,大多數人是又渴望,又害怕的。那麽,除了找壹個人看見妳,不斷地在關系裏修復那些傷口之外,我們還可以做的是,讓自己變得再勇敢壹些,帶著恐懼,主動表達妳的善意。

可以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是:描述壹個相處的過程,***情對方的感覺,同時將自己的感受也壹並描述出來。

再給大家講壹個我自己的小故事。幾年前,我媽媽在我妹妹還沒有找對象的時候,特別焦慮。但是我妹妹經常不跟她說這些事,她就找我,非要我介入這件事情。大家都能感覺到這種張力,我其實很不願意靠近這個感覺,甚至有點恐懼她把這個壓力放在我這裏,同時也不願意給妹妹壓力。

於是我就跟我媽說:妳跟我說的時候,我也感覺到挺著急的。我知道妳是想幫她。但是,妳想啊,咱們的目的是要幫助妹妹,這麽壹催,不但幫不了她,還可能會讓她討厭咱們。妳說咱們不是幹了壹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兒嗎?她有她的節奏,咱們慢慢等著就好了。我壹說這樣幫不了妹妹,老太太立馬就明白過來,這個方式不可行。後來再也沒有拿這個事兒要求我了。

然我們回頭看壹看,我對跟她說的第壹句話是:“妳這麽和我說我也挺焦慮的,我知道妳是想幫她。”那麽在這裏呢,媽媽很焦慮這樣的話就不要說了,因為她壹定會說她不焦慮,她需要這樣的防禦。

我的經驗是,保持自己的善意。相信對方是有壹個值得尊重的願望的。比如,我媽媽,她就是很想關心妹妹,也想讓自己不要太焦慮了。看到這壹點,對媽媽的煩,就消散了很多。那種想要逃離的感覺也沒有那麽難以忍受了。可是如果我跟媽媽發火,貶低她的願望,甚至斥責她怎麽是這樣壹個討厭的人,其實我的內心並不會好受到哪裏去。我可能會又恨又內疚。這個感覺並不會滋養我。也不會增加我愛的能力。

記住要表達自己的想法,讓自己在這個關系裏有壹個存在的感覺。會讓我們自己有力量。同時當我們帶著愛做這些事情,也會讓我們身邊的人能夠感覺到被愛,被滋養。而我們自己也會因這件事有壹個妥善的回應和處理而更加舒服。

我對愛的理解,就是我心裏想著妳,念著妳,支持妳,滿足妳,尊重妳,陪著妳。

這是我們今天的課程,來壹個總結。

1.所有的攻擊性都可以匯聚到壹個點:想要卻不得。

2.學會去愛,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面對慘淡的過去,哀悼曾經的喪失。

3.學會去愛,有壹個很重要的技巧,即放松身體,安住在當下。

4.學會去愛,最後壹條建議是帶著恐懼與他人連接,主動表達妳的善意。可以使用的方式是***情對方的感覺,同時將自己的感受也壹並描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