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有關愛國的古代名人還有誰

有關愛國的古代名人還有誰

1、蘇武

天漢元年蘇武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

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方獲釋回漢。

2、譚嗣同

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誌士。與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和康廣仁並稱為“戊戌六君子”。

1898年,西太後發動政變,戊戌變法失敗,慈禧連發諭旨,捉拿維新派。譚嗣同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他對勸他逃亡的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1898年9月28日,譚嗣同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3歲。

3、陶淵明

陶淵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東晉傑出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義熙元年(405年),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壹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

潯陽郡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就栽贓陷害。縣吏說:“我們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為五鬥米向鄉裏小兒折腰。”

於是,陶淵明在出任彭澤令八十多天後,就離開衙門,收拾行裝,返回家鄉,從此過起隱居生活。

4、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1946年10月。在反饑餓、反內戰的實際鬥爭中,他身患重病,簽名於《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並囑告家人不買配售面粉,身體力行地拒絕美國政府的精神施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嚴重的胃病逝世,享年50歲。

5、顏真卿

顏真卿,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唐代名臣、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壹,與柳公權並稱“顏柳”。

建中四年(783年),叛亂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盧杞建議派顏真卿前往李希烈軍中,傳達朝廷旨意。顏真卿只身前往李希烈大營。

李希烈將顏真卿逮捕,派甲士看守。顏真卿抱定必死之心,寫下遺書、墓誌、祭文,指著居室的西墻下說:這就是我葬身的地方。

李希烈派部將堆起幹柴恐嚇顏真卿:再不投降,就燒死妳!顏真卿縱身跳入火中,在場諸人急忙拉住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與朱泚叛亂被殺,李希烈大怒,派宦官前往蔡州殺害顏真卿。顏真卿大罵叛賊,於是被縊殺,享年七十六歲。

6、劉胡蘭

劉胡蘭,別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革命先烈,抗日遊擊隊隊員。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並成為中***候補黨員。

1947年,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審訊中,國民黨千方百計,軟硬兼施,想誘使其供出同黨,並相許給她土地。劉胡蘭百般不從,從容就義,年僅十五歲。

7、方誌敏

方誌敏,原名遠鎮,乳名正鵠,號慧生。江西上饒市弋陽漆工鎮湖塘村人,中國***產黨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

1935年1月29日,方誌敏在江西省玉山縣懷玉山區被俘,囚於南昌。國民黨當局以夫妻父子感情對受盡折磨的方誌敏誘降時,方誌敏嚴詞回絕:“我失去了自由,妻子和兒女哪還能顧得到?我只有拋下他們。”8月6日,方誌敏在南昌被殺害。

8、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司馬談之子,西漢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世尊稱為“太史公”。

司馬遷生於小康之家,世代治史,因為李陵辯護,觸怒漢武帝,被下宮室,受腐刑,但他威武不屈,仍然在此情況下奮筆疾書,終成煌煌巨著《史記》。

9、伯夷與叔齊

叔齊和伯夷是孤竹國的兩位公子,兄弟二人不畏強暴,在武王伐紂時力諫武王:“妳父親死了不在家守孝,還大動幹戈,這能稱得上孝道嗎?妳作為商朝的臣民,前去弒殺自己的君主,這能算得上仁義嗎?”

武王伐商功成,伯夷與叔齊隱居求誌,不與武周為伍,謝絕周武王的封賞和高官厚祿。兄弟二人采薇而食,餓死首陽山。

百度百科-蘇武

百度百科-伯夷

百度百科-叔齊

百度百科-司馬遷

百度百科-朱自清

百度百科-譚嗣同

百度百科-顏真卿

百度百科-陶淵明

百度百科-劉胡蘭

百度百科-方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