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名:列昂·愛德華茲(Leon Edwards)第二名:卡瑪努·烏斯曼(Kamanu usman)第三名:柯比·科溫頓(Kirby Covington)第四名:貝拉爾·穆罕穆德(Mohammed Muhammad)第五名:哈姆紮特·奇馬耶夫(Khamzat Chimayev)第六名:吉爾貝·伯恩斯(Gilbert Burns)第七名:沙夫卡特·拉赫莫諾夫(Shafqat Rakhmonov)第八名:斯蒂芬·湯普森。
第九名:傑夫·尼爾,第十名:肖恩·布雷迪,第十壹名:維森特·盧克,第十二名:尼爾·馬格尼,第十三名:邁克爾·基耶薩,第十四名:伊恩·馬查多·加裏,第十五名:傑克·德拉·馬達萊娜,第十六名:米歇爾·佩雷拉。
UFC比賽的男子按照體重分為八個級別,分別是次輕量級、輕量級、羽量級、輕量級、中量級、輕量級,體重從65,438+026-265磅(60 kg ~ 65,438+020 kg)不等,體重依次遞增。女子按體重級別分為草重級、蠅重級、幼重級、羽重級。
終極格鬥冠軍賽;UFC),世界頂級、最大的職業綜合格鬥賽事,每年舉辦20余場。比賽直播采用按次付費的形式,賽場是標誌性的八角籠。簽約UFC的職業拳手都經過了系統科學的格鬥訓練,具備綜合運用各種格鬥技術的能力。
早期,UFC被詬病規則過於開放,導致很多比賽的血量都很高。因此,參賽者修改了規則,改進了醫療安全和賽事監管。此後,UFC發展迅速,陸續合並了WEC、PRIDE FC、StrikeForce等MMA賽事。現在全球超過145個國家可以觀看UFC比賽的轉播,其在職業綜合格鬥賽事中的統治力毋庸置疑。
UFC的起源:
如果妳看過UFC的廣告,妳就會知道,UFC最早的起源要歸功於李小龍,他為李小龍和MMA做出了巨大的開拓性貢獻。日本權威武術雜誌《空手道》曾評論說,偉大的中國武術家李小龍是綜合格鬥的鼻祖。
2007年,在電視李小龍日的紀念活動上,UFC的總裁曾經公開評價李小龍是MMA之父。更值得壹提的是,白大拿與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私交甚好。也許李小龍在美國武術界的大師地位是連接UFC和中國武術最好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