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小醜》—荒誕的超現實主義悲喜劇

《小醜》—荒誕的超現實主義悲喜劇

魯迅在《論雷峰塔的倒掉》裏這麽闡述悲劇和喜劇,"不過在戲臺上罷了,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亞瑟殺掉自己的養母潘妮時,他微笑著說,“我以為我的人生是壹出悲劇,沒有料到,它其實是壹出喜劇”。在他親手掐掉了自己人生中唯壹的愛和希望之後,黑暗深處的小醜已經完全吞噬了亞瑟。

如果之前的亞瑟在去做心理治療的時候,心理咨詢師可以多壹點耐心;如果在公交車上他哄逗小孩的善意沒有被曲解;如果他的同事藍道在他面臨失業的困境時沒有落井下石;如果在地鐵上那三個金融醉男沒有刻意挑逗侮辱他;如果他沒有知道潘妮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他的童年不是被虐待的;如果莫瑞沒有在節目上惡意模仿中傷他的表演、否定他的努力,使他的夢想破碎……那麽他或許不會被黑化。

但是壹切有如果嗎。

答案是沒有。

現實壹步步的又壹次次地將亞瑟推入絕望黑暗的深淵。

新聞報道裏反復報道著哥譚市的垃圾已經堆滿了街頭,隨著攝影鏡頭移動,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路邊堆滿了垃圾,老鼠在街道上亂串;貧窮無望的人們依然活在狹窄骯臟的房子裏;城市的建築群是工業時代的冰冷暗黑風,鏡頭所掃視之處,沒有壹絲明亮和溫度。貧窮、學歷低、能力欠缺的底層人員的悲慘境遇絲毫不影響富人貴族們在豪華的宴會廳裏欣賞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哪怕歌舞升平的外面是壹群極度憤怒的市民在討伐當政管理者的無所作為和冷漠。

電影裏多次運用對比的鏡頭,赤裸裸地將殘酷、冰冷、黑暗、血腥壹次次地撕裂出來呈現給觀眾,也將在懸崖峭壁隨時崩潰的亞瑟壹點點撕碎了。

當然,導演和編劇並不打算把這部電影拍成以往好萊塢大片主角們經歷了壹番艱難困苦的鬥爭和自我鬥爭之後,迎來壹個好結局的模樣;而是用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將亞瑟這個“小醜”按在了極端的人生困境和黑暗深處,讓他徹徹底底地絕望、黑化。

? 他說,“我沒什麽可失去的了,沒什麽能再傷害我了。我的人生只是壹部喜劇”。

? 如果說之前的亞瑟?懷著善意和希望活著,那麽之後的亞瑟是便從地獄重生的“小醜”,勢必要將社會文明虛偽的外衣扯掉,勢必要破壞不公平的所謂社會規定和規則。

如果亞瑟的人生真的是壹出喜劇, 那麽悲劇又是什麽。

我想,悲劇大概是亞瑟在上莫瑞的節目裏說的那句話:各位都太了解這個社會系統了,妳們決定是非對錯,就像妳們決定什麽好笑或者不好笑。

? 這句話的另外壹層意思是:無論像亞瑟這樣的人物多麽努力地想好好生活和工作,但是他們依然得不到應有的關註和幫助;這個社會的話語權依然在少數富人的手裏,而掌握這個話語權的那些人對亞瑟這類的群體從來都是不屑壹顧。

? 所以以亞瑟為突出代表的這類群體,所有努力活著的價值早已經被破壞得體無完膚。這就是悲劇:活著毫無價值可言。

妳以為妳努力妳就可更靠近陽光和溫暖了,但是金字塔裏的人卻站在高處叉著腰說:嘿,朋友別白費力氣了,這裏永遠不歡迎妳們。

? 在《肖申克的救贖》裏,男主在長達幾十年的冤獄裏壹直堅信希望和自由的可能,在最後他終於靠著自己的學識和智慧越獄成功;但是在這部影片裏,希望和光明從來都是黑暗裏的星星點點,壹陣寒風襲來便瞬間被撲滅。

? 這是荒誕的超現實世界,也是荒誕的悲劇和喜劇交織的世界,影片映射的是部分現實也高於大部分現實。

傑昆菲尼克斯入木三分絲絲入扣的表演加上影片裏充滿暴力、黑暗的藝術化鏡頭,使我們分不清到底哪些是亞瑟的現實世界,哪些是他的幻想。

? 但是這真真假假重要嗎,不重要,影片從開始到最後留給觀眾的遐想空間很大,妳可以認為是壹部R級片子,也可以認為是壹部超現實主義的文藝片,更可以認為它是壹部反人類反社會道德的影片。因為壹千個讀者有壹千個哈姆萊特,然而掩蓋不了的事實是:這是壹部非常經典有耐人尋味的好電影。

? 電影尾聲,亞瑟在車禍後清醒過來時,他睜開眼看到的哥譚市是壹片混亂的畫面:汽車連環相撞,交通混亂堵塞,黑暗裏幾乎都是戴著小醜面具的人們,有人放火打劫,有人開槍殺人,更多人是慶祝著這混亂時代的來臨。而亞瑟,作為小醜之王,用手上的血在塗滿白粉的臉上畫了壹張笑臉,張開雙手,雀躍地邁開了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