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風中之子——山口百惠

風中之子——山口百惠

休產假的這段日子裏,翻看的都是些舊書。

手裏這本山口百惠的自傳《蒼茫時分》,早已紙頁泛黃老舊不堪。十幾年前我在家裏的書架深處發現並偷偷閱讀了它,幾年前搬家時,又在爸爸淘汰的舊書堆裏把它拾回來,從此把它當成我的私人藏書妥當保管。

這次又找來日文原版,豎排版讀著很不習慣,幾頁下來眼睛酸澀,腦子被繁復冗長的日文句子攪得犯暈發脹,可文字中蘊藏的情緒卻漸漸泛出了紙面。

13歲出道,紅遍東瀛;21歲隱退,為了她深愛的男人。

不掩飾的私生女身份;與之相依為命的母親與妹妹。

用金錢斬斷的血緣關系;誓與之老死不相往來的親生父親。

贊美與詬病、歡笑與淚水交織並行的演藝生涯。

當然也寫到了很多令人看後不禁會心壹笑的生活小細節,比如:中意的發式,喜歡的數字,心儀的男生。

她的文字敘述平白,內心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都鋪陳得不著痕跡。淡淡的筆觸,宛若旁觀者似的冷靜,和置身事外般的從容。因為她看過太多的風景,榮辱進退早已了然於心。

邊看便不禁心下暗贊:好壹個堅韌聰慧的俗世女子。

關註山口百惠是因為她幾乎是第壹位走進我閱讀範圍的傳奇女子。年輕時我的父母都是她的影迷+歌迷,我對她的關註雖不夠持續,卻壹直在繼續。書頁報端凡是有關她的只言片語,我都會駐足流連。

她有著纖瘦的臉龐,略厚的嘴唇,稍顯粗笨的蘿蔔腿。壹直不覺得她足夠漂亮,至少不是壹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那種。她的個性上有很深的自卑情結,性格不夠乖巧討喜,面容成熟且憂郁,與年齡很不相符。

她的影視作品,印象中只看過《伊豆的舞女》與《血疑》兩部;歌聽得也不多,至愛是那曲《秋櫻》,她有著意料之外的渾厚聲線,仿佛是以二十年全部生命的蒼涼作為底色。

她本該與我的生命沒有任何交集,就在我出生的那壹年,她毅然選擇離開舞臺,就那般輕輕俯身將麥克風放好在舞臺上,淚眼迷離,翩然離去。多年以後復看這段影像,仍叫人唏噓不已。也許用日後她的壹位超級大粉絲的言語可為她當年未作流連的離去背影做最好的註腳:沒有人可以送走我,我只可榮光歸去。這位粉絲,名叫張國榮。

相較於舞臺與銀幕上的那個風情萬種的百惠,我更喜歡作為書寫者的百惠。前者不過是在演繹著別人的離合,吟唱著別人的悲喜,而後者,則是她,作為壹個有豐富故事的人,在靜密處暗自舔舐傷口,拾掇破碎心境, 回首心路歷程。

她盡棄壹切,只想安心做守護他身邊的壹盞明燈,溫暖他的寒冷,照亮他的人生,即使盛名盡褪,他年被人喚為三浦先生的太太也無妨。

可幾十年了,媒體和粉絲並沒有放開她,她此後的每壹個大大小小的生活細節,都有鏡頭自動為她紀錄,於是有人抱怨她身材發福走樣,有人贊她持家有方,還有人爆料聲稱童話般美好的婚姻早已亮起紅燈…

無奈的被寫體

更為戲劇的是,人們只稱那個人,是山口百惠的丈夫。

但不難看出,還是有這麽多人掛記著她,雖然是以在她看來或許不那麽友善的方式。

記得她曾在訪問中說,自己是於風中長大的孩子,壹路或順或逆的飄搖,個中滋味,只得自知。

日版扉頁上僅附壹張她的黑白照,不甚清晰。畫面裏的她既非笑靨如花,亦非神情幽怨,唯夜深沈人闌靜,壹筆壹紙壹燈如豆,她將白晝的偽飾與喧囂全部棄之身後,在溫柔夜色的包裹下坦誠地自我審視自我剖白,回首前塵舊夢。

待天亮了,明天又要開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