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碧血丹心

碧血丹心

(兵敗被俘後),文天祥被元兵押至潮陽(宋時廣南東路,即今廣東省內),被張弘範(曾為宋將軍,被俘後變節降元)召見。見到張弘範時,左右親兵要文天祥向張弘範下跪,但文天祥寧死不屈。……文天祥被元囚禁在燕京(今北京)達三年之久。皇帝(元朝世祖忽必烈,蒙古蠻族)知道文天祥寧死不屈,於是與宰相商議打算把他釋放了,但是宰相以文天祥曾在江西起兵抗元之事為由頭,堅決不宜釋放。

ps:

釋義:碧血:出自“血化為碧”這個典故 血化為碧玉,後指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丹心:忠心。滿腔正義的熱血,壹顆赤誠的紅心。形容十分忠誠堅定。丹:紅色。 

出處:《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原文 

天祥至潮陽,見弘範,左右命之拜,不拜,弘範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厓山,使為書招張世傑。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範笑而置之。厓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範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範義之,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復食。至燕,館人供張甚盛。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 …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

翻譯

文天祥押到潮陽,見到張弘範(降將)張弘範的手下讓文天祥下跪。文天祥不跪!張弘範就像招待客人壹樣對待文天祥!張弘範押文天祥到崖山,張弘範讓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說:“我不能保護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背叛父母嗎?那樣行嗎?”張弘範不聽,壹再強迫文天祥寫信。文天祥就寫了《過零丁洋》壹詩給張弘範。張弘範讀到詩最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句時,不禁也受到感動,不再強逼文天祥了。崖山被攻陷後,弘範在軍中置酒大擺慶功會,弘範說:“妳的國家已經來亡,妳作為宰相忠孝已經兩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妳的榮華富貴,仍然是妳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淚下。張弘範派人押送文天祥到京城,文天祥在路上,八天不吃飯,但是沒有餓死,於是就停止了絕食,到了燕京,招待文天祥的人招待的很周到,文天祥不睡覺,整夜就坐在那裏。於是把文天祥轉交到兵馬司,派士兵看守起來,.....文天祥臨刑的時候很從容,對看守他的士兵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朝南方跪拜而死!

文天祥就義時才47歲。此人的錚錚鐵骨無論是宋之當時,還是現今,都征服了無數的人。他的流芳千古的七律言詩《過零丁洋》就是在張弘範強迫其寫信招降當時宋廷仍舉旗抗元的張世傑時寫下的,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為了千百年來中國古典漢文化的最高聲音。正是如此,張弘範徹底對文天祥欽服,不再強迫其變節,而以禮待之。

在元都燕京囚禁的三年中(3年又2個月),元世祖曾親自勸降,甚至是以文天祥的妻兒做誘餌,威脅利誘,但是文天祥的意誌之堅定,冠絕歷代。

雖然元朝建立者,蒙古族以殘暴無良著稱,以動輒屠城的方式,侵略了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屠殺了宋朝的80%漢人,摧毀了包括巴比倫帝國、古羅馬帝國等古代文明,但是,在宋朝冠絕當代的文明面前,蒙元侵略者(此說法是針對宋朝而言),卻不得不放下他們的屠刀,努力學習漢族的文化,以漢文化的方式來解決征服和統治的問題。文天祥的精神征服了包括元世祖忽必烈在內的元廷群臣。歷史記載,甚至在被斬首的當天,忽必烈還擬發了壹道赦免聖旨,只可惜聖旨到達刑場之時已為時已晚。

元朝的歷史地位在國外大部分的史學研究課程中,以負面居多,原因之壹是元朝侵略者的暴行與屠殺使整個世界文明倒退百年之多。

要知道,光在中國,蒙古蠻族從入侵南宋到建立元政權的時間裏,屠殺了中國北方80%的漢族同胞、幾乎被清洗了四川全省(舊時分成都府和重慶府)、崖山海戰時海面上漂浮數十萬的宋人屍體,自此漢人精英盡失,漢文明出現了斷層。在統治期間,人分7等,漢人被列為最低等。

但在現中國,由於摻雜了多民族的zhengzhi統治因素,所有的蒙元歷史研究均是歌功頌德為主,這是不尊重歷史的。

我沒見過這篇古文,只是在網上幫妳搜了點相關的資料,但願對妳有幫助吧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