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袁術袁紹的家族號稱四世三公,四世三公指的是袁氏家族哪些人呢?

袁術袁紹的家族號稱四世三公,四世三公指的是袁氏家族哪些人呢?

袁紹家族的四世三公:漢代袁安在漢章帝劉烜時為司徒,兒子袁敞為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稱?四世三公?.

袁紹是東漢末年群雄之壹,官至大將軍、太尉,領冀州牧,持節總督幽青並冀四州。封鄴侯,是東漢西園八校尉之壹、十八路諸侯的盟主(其史書為十三路),左將軍袁術之兄,也是三國時代前期勢力最強的諸侯

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職位,西漢時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後來以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從武帝時起,丞相、禦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成帝時將禦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 , 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新莽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 。

袁紹(?-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司空袁逢之子,漢末著名軍閥。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初為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年)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占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年)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202年)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