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牂牁怎麽讀音是什麽意思

牂牁怎麽讀音是什麽意思

牂牁讀音是[zāng kē]。

1、船只停泊時用以系繩的木樁。

2、郡名。漢時設置。位於今貴州省舊遵義府以南,至司南、石阡等府,皆其地。

3、河川名。源出貴州惠水縣西北亂山中,流經廣西入廣東為西江。也稱為「蒙江」。

壹、牂牁郡

1、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置牂牁郡(zāng kē),又名牂柯,今大致在貴州內。

2、牂牁郡轄且蘭、鄨、平夷、毋斂、談指、出丹、夜郎、同並、談焒、漏江、毋單、宛溫、鐔封、漏臥、句町、進乘、西隨等17縣,郡治且蘭。

二、地理氣候

1、牂牁郡,其範圍大約包括今貴州省大部,雲南省曲靖東南部、文山州和紅河州的壹部分,以及廣西西部的右江上遊壹帶。

2、郡治遺址位於今貴州省東南的黔東南自治州的最西北的黃平縣的舊州鎮。舊州鎮隸屬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黃平縣城西北部,距黃平縣城20公裏,距州府凱裏79公裏,距省會貴陽市204公裏。

3、全鎮總面積223平方公裏,平均海拔684米,平均降雨量1121毫米,平均氣溫15.7℃,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溫潤宜人,舊州古鎮地勢平坦開闊,萬畝大壩壹望無垠,土地肥沃。

4、物產豐富,盛產稻谷、玉米、小麥、紅薯、洋芋、油菜、花生、水果、畜禽等,自古以來便是貴州東部重要的商品糧和畜禽基地。舊州古鎮商業發達,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史可考已達2300余年。

三、歷史沿革

1、牂牁讀音(zāng kē),《管子·小匡》載齊桓公語:“南至吳、越、巴、牂牁、爬、不庚、雕題、黑齒、荊夷之國,莫違寡人之命。”莫違寡人之命,則春秋時期的牂牁應該在貴州北部。

2、《華陽國誌·南中誌》曰:“以牂牁系船,因名且蘭為牂牁國,分候支黨,傳數百年。”牂牁本屬且蘭國,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置牂牁郡,並從鍵為郡劃出鄨縣屬牂牁郡,吳霸為首任牂牁太守。

3、漢成帝河平二年(前27),牂柯太守陳立殺夜郎王興,夜郎國滅。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牂牁郡為同亭郡。漢桓帝時(147--167年間)牂牁郡毋斂人尹珍,自中原學成返裏,曾在今綏陽、正安新州講學。

4、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分牂柯置平夷、二郡。唐朝時,又數設牂牁郡、牂牁州、牂州、牁州等。北宋置珍州,亦稱樂源郡,領播州、朗州、帶水三縣,至此牂牁郡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