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績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2、譯文
黃昏的時候佇立在東臯村頭悵望,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每棵樹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都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各自隨願而歸。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3、賞析
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自從南朝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將聲律的知識運用到詩歌創作當中,律詩這種新的體裁就已醞釀著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手裏律詩遂定型化,成為壹種重要的詩歌體裁。而早於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績,已經能寫出《野望》這樣成熟的律詩,說明他是壹個勇於嘗試新形式的人。這首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情──景──情這壹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壹層。這正符合律詩的壹種基本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