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浸泡。很多人煮粥,都是直接把米放進鍋裏,然後開火。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在煮粥之前最重要的壹點就是先用涼水浸泡大米,約半小時左右,這樣可以讓米粒更好的膨脹,使煮出來的米更加飽滿。如果直接把米放進去,會導致有些米煮出來很幹癟,影響口感。
2、開水下鍋。大多數人都是涼水下鍋,我也壹樣,但是有時候煮出來的鍋總是容易糊底,所以,壹定要在熱水的時候把米倒進去,下鍋。這樣煮出來的米粥不僅不會糊底,吃起來也會更加的軟。
3、攪拌。很多人把米放進去,按好開關,定好時間就不管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在開水下鍋的時候,我們要攪拌下,等煮20分鐘左右,粥煮至稍微稠的時候,壹定要再次攪拌,直到出鍋為止。可能有朋友疑問了,為什麽要攪拌,不是說不會糊底嗎?其實攪拌的目的只是增加粥的粘稠度,松軟度。
4、放油。在煮粥的時候我們可以滴幾滴油進去,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米飯因溫度過熱翻上來,還可以有效的增加食欲,增加口感。
5、料與底要分開煮。如果,我們想要煮皮蛋瘦肉粥或者海鮮粥的時候,切記,壹定要把肉、海鮮等與米分開煮,不能壹起都放進去煮,這樣會喪失有些食物的特性,使食物本身的味道和營養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所以壹定要分開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