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zhōng sī,綠色或褐色昆蟲,善跳躍,吃農作物。雄的前翅有發聲器,顫動翅膀能發聲。
詳細解釋:
1、蟲名。體長寸許,綠褐色。雄蟲的前翅能發聲,雌蟲尾端有劍狀的產卵管。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詩:“黃金塗物象,雕鐫妙工倕 。乃令千裏鯨,幺麽微螽斯。”
2、《詩經》篇名。《詩·周南·螽斯序》:“螽斯,後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妬忌,則子孫眾多也。”後用為多子之典實。
拆字解釋:
1、螽
zhōng
(1) ㄓㄨㄥˉ
(2) 解釋:〔~斯〕昆蟲,身體綠色或褐色,善跳躍,對農作物有害。〔阜~〕即“蚱蜢”。
(3)鄭碼:RSII,U:87BD,GBK:F3AE
(4) 筆畫數:17,部首:蟲,
2、斯
sī
(1)?筆畫數:橫、豎、豎、橫、橫、橫、撇、點、撇、撇、橫、豎
(2)解釋:“斯”本義是劈、劈開,引申為用工具或手使分開。這些意思後來寫作“撕”。“斯”後假借作指示代詞,表示此、這樣、這個、這裏。後虛化為連詞,表示就、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