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 [háng]?
部首 舟
航,漢語壹級字,讀作háng,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為行船橫渡或駕小舟航行水上,引申指船、航行等。
2014年12月9日晚,“航”字“當選2014馬來西亞年度漢字。
筆順:撇、撇、橫折鉤、點、橫、點、點、橫、撇、橫折彎鉤/橫斜鉤
”航“筆順圖
基本字義:
1、〈書〉船。
2、行船或飛行:~海。~空。~天。~行(xíng?)。~班。民~。
文字溯源:
“航”字的甲骨文構型(圖Ⅰ-甲骨文)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壹個普通的人形(或雙腳被銬的人),手持竹篙,下面壹條小舟,兩形會意,表示人在撐篙駕船航行。金文中的“航”字(圖Ⅰ-金文)變成左右結構,左邊的“舟”訛變為“方”字,右邊的奴隸也變形。“航”字的小篆構型(圖Ⅰ-小篆)恢復甲骨文的構型,不過是左右結構,後在楷書中寫作“航”(圖Ⅰ-楷書)。
航船
小篆構型或從方、亢聲(圖Ⅱ-《說文》小篆),隸變後楷書寫作“?”(圖Ⅱ-楷書),後改為從“舟”而寫作“航”。
組詞:航天、航程、航道、航運、航線、航標、航向、航船、航海、航渡、航模、航行、航路、航母、航次、航拍、航站、航速、航班、航橋、航宇、航展、航段、航炮、航空、航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