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和魯迅是良師益友的關系。
蕭紅可謂是魯迅發掘最具文學才華的人物。他們之間筆法相近、理想壹致、才情***通,這些特點讓魯迅和蕭紅之間迅速地成為良師益友的關系。我認為《生死場》是連接魯迅和蕭紅的重要節點。當晚年時期的魯迅讀到這部書時仿佛和知己痛快地暢談壹場。
因此蕭紅對於魯迅而言壹個被世間塵土埋沒的明珠。而蕭紅對於魯迅則是充滿了感激和尊敬。我們回顧蕭紅的前半生都是在掙紮中度過,魯迅的出現無疑是將她從泥潭中拉起來。這是壹場知己之間的相遇、強者之間的惺惺相惜。
蕭紅人物生平
蕭紅,祖籍山東省聊城市莘縣董杜莊鎮梁丕營村,中國近現代女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本名張秀環,後改名為張廼瑩(壹說為:張乃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壹個地主家庭。
1932年,結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壹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長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