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的詩意是:這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全詩春意濃郁、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
《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文學家蘇軾題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創作的組詩。第壹首詩題“鴨戲圖”,再現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象,與原畫相得益彰。第二首詩題“飛雁圖”,對大雁北飛融入人的感情,側面表現了江南春美。
《惠崇春江晚景》(其壹)原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是蘆葦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裏來了。
註釋:
(1)惠崇(亦為慧崇):福建建陽僧,宋初九僧之壹,能詩能畫。
(2)蔞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種。
(3)蘆芽:蘆葦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魚的壹種,學名“鲀”,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臟有劇毒。
(5)上:指逆江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