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壹種創造性勞動。寫壹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下面是關於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參考!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學反思昨晚失眠到很晚,不知什麽時候才可以輕松對待這種公開課。
真正講這壹節課時,我想到了賈誌敏老師的?目中無人(聽課老師)和目中有人(學生)?,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真真正正的走進文本。
這節課,很流利的上了下來,對於學生出現的問題我也能應付自如。自己感覺良好,開了這麽多節課,覺得這是壹節最成功的課。因為我真正感動了,學生感動了,有些聽課的老師也感動了。這是我沒想到的,現在才真正明白課堂設計的再完美,如果妳沒有激情,妳沒有對文本的理解,是講不出?味?來的。我們班鄭菲那個孩子,下了課,還在掉眼淚,在我上第二節自習課時,她還在哭。我不敢去安慰她,讓她盡情的宣泄自己的情感--想念自己的媽媽。(可憐的孩子沒有了媽媽)
我想這節課會留給孩子很深的印象,壹定會留下抹不去的東西。
但是,還是要真正的反思這節課,給蕪湖來的史老師討論,還是發現了不少瑕疵。我太註重學生體會情感了,忽略了真正的語文的東西--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為了時間的完整性,設計的問題太瑣碎了,太簡單了。應該放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思考的問題要有壹定的深度。具體反思如下:
上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壹文,感慨這壹課不僅有?精彩?之處,還有?糟糕?之處:
?精彩?壹、教學過程緊扣教學目標,整體感知課文。我主要通過,抓住重點語句,重點段落來理解;采用多種方式去領悟父母不同的愛,如:小組合作交流,聯系生活實際,壹首父母愛的小詩,緊扣重點的板書。在學生不自覺中突破難點,微風細雨中感受父母的愛。
學生真正的走進文本,聯系生活實際時,孩子們情到深處,留下了感動的淚水,這就是自動生成的亮點。
?精彩?二、教學環節比較清晰,過渡自然。抓住?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的對比,讓學生在不經意間理解了父母不同方式的愛。
?精彩?三、同學們朗讀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
當然本課還有諸多不足:
?糟糕?壹、教學重點有忽略的地方,如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要進行強調。而我只是在多媒體上標註出來,讓學生以讀來體會。沒有做到先分析寫作特點,再體會文中情感。
?糟糕?二、問題有點瑣碎,過於簡單。如:幾年後,巴迪認為自己的第壹首詩怎樣?父母又是怎麽評價的?少年時候的巴迪是怎麽做的?這個地方應該提得有點深度,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
總之,這堂課留給我太多的.感受,壹句話,不管是?精彩極了?也好,還是?糟糕透了?也好,我會繼續前行。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與評析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學過的壹些方法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感悟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都是源於對作者的愛。
4、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麽說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包含的都是愛。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巴笛的成長過程中為什麽需要兩種愛的聲音。
教學準備:電腦、錄音機、課件光盤。學生課前進行預習,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交流預習情況。
1、談話導入新課
2、讓學生瀏覽課文,相互交流自己的預習情況。
二、再讀課文,初步感受課文內容。
再讀課文,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可能會覺得巴迪有個慈愛的母親,可能會感覺巴迪的父親太嚴厲;但因為讀過課文,所以學生最有可能說的就是媽媽和爸爸對巴迪的評價,雖然感情色彩不同,但出發點都是壹致的,那就是對他的愛。)
三、品讀重點語段,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1、為什麽說爸爸媽媽對巴迪的評價都是出自對他的愛呢?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細讀課文, 並說說哪些地方給了自己怎樣的感受。
2、學生自學課文,找出文中的相關語句,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全班交流,深化理解。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弄懂,父親的?糟糕透了?的評價,壹個是因為父親比較理性,要求比較嚴格,他考慮到的更多的是詩的本身的質量。另壹個是父親針對母親的?精彩極了?的評價,認為兒子得到的鼓勵已經太多了。才說?糟糕透了?的。母親的評價是為了鼓勵?我?,父親的評價是為了提醒?我?,警告?我?。只因為?我?的成長中壹直有這兩種聲音,才使?我?能不斷進步,取得成功。)
四、聯系實際談感受
1、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學了這篇課文後的感受。
2、教師根據學生談的情況,進行相應地引導和點撥。
五、回到整體,體會寫法。
1、讀文,想想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2、談收獲。重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