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好,維護
獨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
解釋:獨:唯獨;善: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出自:戰國?孟子《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窮困時,獨自保持自己的善性,達則把善壹起歸於天下
近義詞:逍遙自得、潔身自愛、自得其樂、獨善吾身、潔身自好、自私自利、明哲保身
反義詞:見義勇為、舍己為人、自得其樂、心懷天下、急公好義、助人為樂
擴展資料
近義詞
壹、逍遙自得?[ xiāo yáo zì dé ]?
解釋:無拘無束,安閑自得。
出自:先秦·莊周《莊子·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譯文:白天出門辛勤地工作,太陽落山了便回家去休息,逍遙於天地間,而心意自得
二、潔身自愛?[ jié shēn zì ài ]?
解釋: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汙。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出自:戰國?孟子《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
譯文: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汙就行了
三、自得其樂?[ zì dé qí lè ]?
解釋:自己能從中得到樂趣。
出自:明·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白翎雀生於烏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鳴,自得其樂。”
譯文:白翎雀生在烏桓沙漠的土地,雌雄和鳴叫,從得到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