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壹新的古巖,至2001年總投資約300萬元,總建築面積逾2千平方米。寺前有放生池、廣場,上方是觀音寶殿,內奉觀音菩薩聖像,莊嚴慈悲。踏上兩側走廊樓梯,直上就是大雄寶殿。殿內主奉三聖佛,前面兩側擺十八羅漢,左旁供金剛薩埵,右旁供救度母(梵文“多羅菩薩”,俗稱“慈悲娘娘”)。後者左手持缽羅華(青蓮),右手作施無畏印,造型優美,體態妍娜,如法莊嚴。再往上,於右側約百米處,聳立壹座規模在粵東罕見,八角三層的“千手千眼觀音寶殿”。
重建壹新的古巖,至2001年總投資約300萬元,總建築面積逾2千平方米。寺前有放生池、廣場,上方是觀音寶殿,內奉觀音菩薩聖像,莊嚴慈悲。踏上兩側走廊樓梯,直上就是大雄寶殿。殿內主奉三聖佛,前面兩側擺十八羅漢,左旁供金剛薩埵,右旁供救度母(梵文“多羅菩薩”,俗稱“慈悲娘娘”)。後者左手持缽羅華(青蓮),右手作施無畏印,造型優美,體態妍娜,如法莊嚴。再往上,於右側約百米處,聳立壹座規模在粵東罕見,八角三層的“千手千眼觀音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