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七首·其四》
王昌齡〔唐代〕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湖的上空布滿層層濃雲,將連綿雪山遮得壹片黯淡。在邊塞古城遙望玉門雄關,戍守邊疆的將士,身經百戰,鎧甲都磨穿了,發誓不打敗進犯的敵人,就不返回家鄉。
《從軍行》的賞析
全詩前兩句“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描繪西北邊陲的蒼涼遼闊的景象,抒發了將領戍邊生活艱苦的孤寂心情。三四兩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表現出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表達了將士的報國壯誌。
寫作背景
《從軍行》寫於盛唐時期,當時的唐朝國力強盛,然而邊疆常有吐蕃、突厥等遊牧民族侵擾,將士們都希望能夠守衛疆土,打敗邊疆的敵族,使天下太平。詩人王昌齡感於偉大的時代精神,寫下了《從軍行》七首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