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曾參不受邑文言文翻譯

曾參不受邑文言文翻譯

曾參不受邑文言文翻譯如下:

翻譯:

曾參穿著破舊的衣裳在地裏耕種。魯國的國君派人趕到他家裏送給他壹座城池。曾參還是拒絕了。再次去,還是沒有接受。派來的人說:先生不是有求於人,別人主動送給妳,妳為什麽還拒絕?曾參說:我聽說過,接受別人饋贈的人就會害怕得罪饋贈者;給了別人東西的人,就會對接受東西的人顯露驕態。

就算國君賞賜我的城池,而唯獨我不能有這樣的驕氣。最後還是沒有接受。孔子知道了這件事,說:曾參的話,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原文: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我獨不與其驕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曾參不受邑》給我們的啟示:

1、保持獨立自主的精神:曾參拒絕了魯國國君的邑,因為他不想因此而受到牽制或者驕橫的對待。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誘惑,比如金錢、權力、地位等,如果我們過於追求這些,就很容易失去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甚至會成為別人的附庸。

2、珍惜自己的名譽:曾參拒絕了邑,是因為他不想因此而受到別人的指責或者非議。這表明他非常珍惜自己的名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珍惜自己的名譽,做到言行壹致,不做出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

3、學會拒絕的藝術:曾參拒絕了魯國國君的邑,但是他並沒有直接拒絕,而是通過自己的言行讓使者明白自己的想法。這種拒絕的藝術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