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 湖南長沙,在唐人萬壽園陵墓,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儀式舉行。同日9點38分由湖南省農科院主辦袁隆平院士追思禮,展開對老先生的深情懷念及近期科研成果進展的分享。社會各界再次掀起了追憶袁老、悼念袁老的活動。
今年5月22日,這位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的老人與世長辭,享年91歲。對於袁院士為何時隔近6個月後下葬,社會各界多有猜測,袁老生前的助手楊先回應了廣大網友的疑問。楊先生表示:“因袁院士去世後社會國家對他的安葬地都很重視,有壹些地方,包知袁老的家鄉江西,和工作的地方長沙等都希望袁院士能落葉歸根,能夠歸葬到他們那裏,由此家屬有些舉旗不定,不知道滿足誰的要求為好。 這樣就耽誤了壹段時間、在8月份最終確認安葬在唐人萬壽園。因為考慮到袁院士的豐功偉績和民眾對他的瞻仰和緬懷的因素,陵園公司也要做壹些準備工作,因此時間又耽誤了壹些。最終全部安排好以後才確定具體的安葬時間。這才造成了時間延遲了近半年的時間。”
袁老出生於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壹生的工作地點主要是在湖南長沙市,因此家屬在最終的安藏地方選擇那裏有些猶豫也是可以理解的。現在壹切事情都已經塵埃落定,袁老也可以安然離去了。袁老雖然走了,但是他留給我們卻是無盡的哀思和回憶。他不僅僅是學術上的楷模,為全世界解決了幾億人吃飯的問題,而且還是壹個做人的典範,他勤勤懇懇的忘我工作狀態更好被我們這些後輩們學習。他的壹生都遵循著壹句話:“人就像種子,要做壹粒好種子。”我們雖然可能很平凡,但是我們壹定要努力做到不平庸。
我們來壹起回顧下袁老那些留給我們年輕人的名言警句,讓我們以此再次緬懷這位為中國乃至世界的人民辛苦壹生的有德長者。
“我始終都還在努力使夢想成真,妳們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我相信妳們必定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實踐、厚積薄發,並將不會辜負時代的擔當。”
“年輕人可以賺錢,但是要賺對社會有益的錢”;
“壹個人真正做到沒有名利思想是很難的,關鍵是要淡泊名利”;
“作為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要多讀書但不能迷信書本,也不能害怕冷? 嘲熱諷,害怕標新立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