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招生和指標生有定義不同、、分類不同、錄取分數不同、競爭對象不同。
1、定義不同
統招生指超過高中統招錄取分數線被錄取的考生。指標生指高中學校給予初中學校部分招生指標名額,初中學校的學生達到本校的最低指標線從而進入高中就讀的考生。
2、分類不同
指標生由教育局統壹分配,因各地政策不同,分配方式可能略有差異,在校初級中學畢業生均可填報指標生誌願。統招生主要包括全日制普通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普通博士研究生、全日制普通碩士研究生、非全日制普通碩士研究生、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全日制普通專科生。
3、錄取分數不同以及競爭對象不同
指標生和統招生在錄取分數上,指標生更有優勢,統招生錄取的分數要遠高於指標生。統招生競爭對象為全市學生;指標生競爭對象為初中本校學生。
統招生的現狀:
到21世紀,統招的意義便是通過中考、高考、統招專升本、全國統壹研究生招生考試,被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錄取接受普通中等專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包括本科(包括四年制和五年制本科、第二學士學位和通過統招專升本考試錄取的二年制本科生)和專科、中專生、研究生。
學歷類型為普通高等教育,學習形式為普通全日制(本專科教育階段)、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階段)即為普通高等教育的統招學歷。普通高等教育統招生中,錄取為非定向就業的學生畢業時由國家或省級的教育人事部門發放報到證。
統招生是大中專院校(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每年對初中畢業報考中專或高中畢業報考大學的考生依照《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招生計劃》經選拔考試統壹招生錄取,將考生檔案通過省招辦下載到錄取院校、教育部、財政廳、人事廳等部門備案,被錄取為到該大中專院校,具有該校學籍檔案的新生。